分享

肾功能损伤严不严重?尿液可以告诉你,4种情况反应问题不同

 caimin133 2023-05-19 发布于福建

很多时候大家担心会不会尿毒症,主要是对自己的病情没有太多概念。

到底肾功能损伤严重程度怎么样?

是十年还是几十年会到尿毒症?

有没有可逆转的空间?能不能终生维持病情稳定?

等等这些问题大家往往心里没有明确的答案,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也是走一步看一步。这样对病情长期稳定不利,同时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当突然恶化时应对不及时还会耽误病情的控制。

肾功能发展程度到底该如何掌握?通常多数人会看尿蛋白和血肌酐两项指标。

尿蛋白越多肾功能损伤就越严重吗?其实不完全是。尿蛋白症状多发生在肾炎、肾综早期,此时肾脏内部炎症反应活跃,肾小球基底膜损伤严重,主要是病理损伤严重,而不一定伴有整体肾功能的损伤。

肌酐可以反应肾功能整体损伤情况,更多的是血液内毒素水平。但早期升高时要结合着肾小球滤过率来看,单纯看肌酐值不是很准确。

除了这两项指标,还有哪些指标更能体现肾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到底是否还能继续工作,还是可能快罢工了,还是有可逆转的空间?

这项尿液指标反应肾功能比尿蛋白更重要!

它就是尿量的情况,肾病发展到不同阶段排尿情况会有较大的差异!

  • 尿量无明显变化——肾病早期

原发性肾病和继发性肾病发病原因不同,发病机制有差异,尿量情况变化有不同。但病情发展早期多没有明显尿量变化。

原发病早期更多的是免疫炎症反应问题,会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尿蛋白流失,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肾性水肿的情况,此时体内水钠代谢失衡,引起尿量减少的情况,但主要是肾脏滤过问题,而不是损伤问题。

在炎症反应得到控制后,蛋白流失量逐渐下降,水肿得到改善,排尿恢复正常。

继发性肾病早期主要是免疫和血液循环的问题,比如狼疮性肾炎是免疫问题,糖尿病肾病是血流问题,同样会引起尿蛋白水肿的情况,但一般尿量多数正常。

  • 尿量微量减少——肾病中期

肾病进入到3期很多人都没有尿量减少或尿量轻微减少,这个阶段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60以后,此时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的功能都会受损,部分患者尿量由1500毫升以上,下降到1000-1500毫升。

但有些患者平时限水或本身喝水少,只要不低于1000毫升问题不大,可能就没有注意尿量了减少的情况。

但如果一旦低于1500毫升就要注意肾脏滤过功能以及排毒功能下降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保肾以及改善血液循环的治疗。

  • 少尿——肾衰竭阶段

“尿少和少尿”两个字换个位置反应的问题就差很多。当出现少尿一般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说明肾小球大量损伤且不可逆,这个情况多出现在肾小球损伤后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的阶段。

少尿伴随着的是血液内毒素水平越来越高,致使肌酐、尿酸等指标升高,同时酸碱以及电解质代谢平衡也会影响到。

当肾友们出现这个信号就要警惕病情的恶化了,同时尿毒症风险非常高,此时要及时针对受损肾细胞进行改善治疗,延缓尿毒症发展,避免进入透析。

  • 完全无尿——尿毒症阶段

一般24小时尿蛋白低于100毫升视为无尿,完全无尿就是一点都排不出了,此时血液内毒素水平达到最高,除了尿毒症风险还有心衰等各种并发症风险。此时排毒是重要方面,拉长到透析时间,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缓慢调理循序渐进,拉长尿毒症发展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