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土创业人||邵建彬·一池鲜鱼活一方经济

 微信用户lxy926 2023-05-19 发布于安徽

一池鲜鱼活一方经济

——明光市广源水产专业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士凯

2021年金秋时节,当螃蟹等水产品进入销售旺季,明光市广源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的订单就络绎不绝。159单、168单、169单……在该合作社理事长邵建彬的手机微信上显示着一笔笔发往上海、杭州、徐州等长三角的销售记录。

“今年产销两旺,我们养殖的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总产量220吨,产值750万元;大闸蟹产量在50万斤左右,产值2500万元,产品深受客户的青睐”,翻阅着销售记录,今年50岁出头的邵建彬满怀着无比地喜悦。“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交谈中笔者了解到,出生在明光街道赵府社区的一个小村庄的邵建彬,早年因家境贫寒在读完初中后就跟随着哥哥走南闯北,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做着水产品的贩卖生意。在长期与渔民的交往中也积累了一些养殖技术,这为他日后发展水产品养殖奠定了基础。

为了改善生活,带着梦想,邵建彬也进入到南下打工的行列中。在深圳看到渔民通过一块块精养鱼池不断鼓起的钱袋子,一下子就勾起他回乡创业的热情。“我的家乡有着得天独厚的养殖优势,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等三大湖泊碧波荡漾像颗颗明珠镶嵌在皖东大地,特别是女山湖,因为水体蕴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各种微量元素,盛产鱼、虾、蟹等水产品,其产品风味独特,享誉省内外”。2016年春天,怀揣着希望,邵建彬毅然决然辞去一年30万元高薪回到家乡创业兴业。

通过一番考察,决心在女山湖的丰收圩低洼区建立水产养殖基地,与当地近1000户村民签订了3491亩地的流转合同,并对坑塘进行了改造,统一规划,建抽水电站,铺设管道,从女山湖调水,保证养殖用水纯正地道。在虾、蟹养殖技术学习中多次南下江苏湖州、无锡、盐城、高邮以及海南等养殖基地向老师傅们拜师学艺,与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和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一次次试验、摸索后终于让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在明光“落地扎根”。

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规范养殖标准,先后投入了3000万元,开展螃蟹、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池塘精养,建成2600亩高标准螃蟹精养池(其中800亩为林下特色养殖)及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450亩高标准螃蟹精养池(其中大棚温室养殖50亩)。严格按照省、滁州市水产品生产有关规定,做好生产“三项纪录”,确保水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养殖螃蟹、青虾、罗氏沼虾、南北对虾,坚持投喂新鲜野杂鱼、品牌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底改,保证了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合作社自己培育的EM菌,投放到池塘水里河蟹、虾子长势好、肉质好、无病害,2019年该合作社申报南美白对虾、大闸蟹为无公害农产品。

如今,初具规模的养殖基地采取了大规格河蟹、虾反季节轮养。

“栽下梧桐树”的明光市广源水产品专业合作社探索“产业+旅游观光”相融合之路,2021年与浙江光大集团旅行社签约,合作发展休闲旅游渔业,利用合作社养殖资源场发展乡村游,吸引游客体验渔家生产和捕捞情景,品尝即时捕捞的大闸蟹、鳜鱼、南美白对虾等新鲜水产品。签约以来共接待游客7批次500余人,在接待游客同时还聘用周围村民参与接待活动,既解决了部分农闲村民就业,又给他们带来收入。“多亏了基地给我们搭建的销售平台,我家养的100多只土鸡已经卖了40只,收入4000多块(元)”,家住钱西村的钱玉珍对基地开发旅游观光给村民带来好处十分满意。

几年来,合作社已发展成员103户,示范带动非成员户参与合作社相关生产经营活动达到312户,还为蒋章好、杨木发等16户贫困户提供管理、除草、鱼虾分拣等岗位,以稳定村民的收入。“我们将土地流转给基地每亩受益780元,在基地打工,一年还挣30000元”,脱贫户蒋章好说。“授鱼还要授予渔”,邵建彬在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中,积极扶持王一峰、陈兴东等一批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进而抱团进军长三角。

在乡村振兴中,该合作社继续坚持走科技兴渔之路,办合作共赢之社,带领周围千户渔(农)民共同致富,养环保健康之鱼,售合格放心之水产品,坚持笃诚守信,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带动脱贫致富、按明光市三区两园、滨湖观光等规划目标要求,延伸产业链,计划2-3年内再流转3000-5000亩,实施现代化渔业创新养殖,开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开发,努力为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图片:朱士凯 李温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