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作思维导图:抓住1个架构,避免3个误区

 平凡凡在成长 2023-05-19 发布于浙江
在上一篇《掌握这三个阅读方法,让学习力翻倍》中我们提到,制作思维导图有助于复习和巩固,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幅简单的思维导图包含哪些方面,以及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     
初稿:5分钟内完成
东尼·博赞建议人们看完一本书后,在5分钟内完成思维导图。之所以只给出5分钟的时间,一是因为在一定的紧迫感下,人的注意力更易于集中,且更能激发思考;二是因为阅读后的第一幅思维导图不需要完美(也无法做到完美),它的作用是尽快将脑海中关于本书的主题、架构呈现出来,一方面是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下一步精读和完善导图做基础。
基本架构:中央图像+分支
那一幅基本的思维导图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简单来说,就是中央图像+各级分支,看上去就像大脑神经网络图,就如下图:
这是一幅关于二战原因的思维导图,中央图像是核心关键词,最靠近它的是一级主题,也是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内容;而每个一级主题又发散出若干围绕该主题的次级分支……一层一层逐级向外发散。
这样呈现有什么好处呢?
它更便于我们学习和记忆。因为我们大脑的神经网络原本就是以网状结构呈现的,思维导图的形式更符合大脑的思维模式。
而传统的线性笔记,虽然详细,但真正到复习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会认真看完;即使看完了,也常抓不住重点。这是因为事无巨细的记录,看似全面,实则低效,一则是记录费时费力;二则缺乏层级和重点,常让人看完了,也难留下深刻印象。
而思维导图则克服了这些缺点,它以记录各级关键词为主,比较省时;再则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能让人较快抓住重点和脉络。  
避开这些误区:不是思维导图的导图
误区一:做成了“蜘蛛图”,有发散无层级
思维导图的一大特点是,有中央图像且层级、主次分明。但有些图看似满足了以上特点,实则缺乏层级和重点,如下图:
除了核心关键词外(处在正中间那个词),其他关键词似乎都是同级的,缺乏主次的区分,发展下去会让人越来越混乱和迷惑。
(注:每个关键词看上去可无限发散,但所有想法似乎都归结到同一个层次上,成了彼此互不相关的一些想法。)
而一幅合格的思维导图,每一条分支需根据层级的高低有粗细不同的呈现,关键词要写在每条线上,让人对主题的架构一目了然。
误区二:用短句而非关键词来标注要点
初做思维导图时,常会倾向于用更为具体的语言来表达,例如用短句、短语,而非单个词来呈现要点,如下图:
但这样做有两个很大的劣势,一是对概念做了固定和局限,不利于进一步发散和修改,二是还可能遗漏掉其他重要内容。我们仍延用上述的例子来说明,如果将上述例子中的短句分解成关键词和图像,得到的效果和呈现的信息量会完成不一样:
用词语而非句子来呈现导图要点,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看见话题的“多面性”。
误区三:认为一次就能画好“终稿”
如果你一开始就想尽善尽美,往往会难以下笔。因为总会在打腹稿的过程中,一遍遍发现自己有遗漏的地方,于是一次次推倒重来,结果花了很长时间,发现笔下的导图仍然像是“初稿”,有太多地方需要改进或补充。
这很正常,所以不要执着于“一次性成功”,动手就对了,完成初稿后,再逐步将相关的新感受、新知识补充上去。
成熟的思维导图都是在不断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它开放性的设置方式,也便于我们在后期的相关主题学习中,不断补充和优化我们的初稿。
但是,对于从小接受线性知识教育的我们来说,要立马挣脱固有模式的束缚,激发出发散性思维,制作出一副合格的思维导图,似乎还有一定的难度。
那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激活我们的发散性思维?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时,具体又有哪些步骤?在下一章节中,会为您详细介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