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恩师陈振博先生谈王铎并附先生大字作品

 荣誉勋章1 2023-05-19 发布于宁夏

编者按:近日,“风樯阵马,笔力扛鼎——王铎书法艺术展”在河南省博物院开幕,陈振博先生携弟子特由京赶去仰摩学习,先生临习王铎书法多年,收获甚丰,观展后颇有见解与感慨,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讲述并强调了几个方面,特根据录音整理记之以飨同道。

2022年9月 若斋笔记

一.关于王铎之“胡乱”

有学者在文中提及王铎是“敢于胡乱”的,虽并无恶意,甚至是一种褒奖,但我个人并不太赞同此种说法。我认为与其称之为“胡乱”,不如称之为“大胆”。此大胆不是胡作非为之大胆,而是充满自信和创新精神的大胆。当然,王铎是最为崇古的,他的崇古和他的创新,不仅不矛盾,且是辩证存在的。

文章图片1

王铎这种大胆与李可染所讲“可贵者胆,所要者魂”道理一致,学习书法必须得大胆,哪怕在临帖的时候也要大胆,哪怕是初临。所以说胆子很重要,很多画家都说过:要大胆大胆再大胆。但是要“胆大而心细”,光大胆不行,光大胆即成粗野。

二.关于王铎之临帖若斋发来一图问:王铎所临《集王字圣教序》为什么与原帖如此不同?

文章图片2

我想强调两点:一是从某一件临作中无以窥全部。这一幅应该是王铎四十多岁时的临作,他早期临的《圣教序》是极像的,曾见到一件王铎早期碑刻,其中有很多字就如直接从圣教序移过来一样,很像原帖。实际上到中年所临《圣教序》,已经是他消化、改革后,融入很多自己的理解了,并非原样儿照搬,但神完气足。所以这与钱谦益给他写的墓志铭中说“如灯取影,不失毫发”并不矛盾,皆相对而言的,万不可死板理解。所以说就某一件作品来说,不仅有眼见的信息,还有隐藏的信息。要相对去看,去思考,去感悟。另一点是,在很多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中,在艺术理论或思想上前期和后期特别矛盾,他们经常否定自己,前后变化很大,此属正常,亦需辩证看待。王铎说自己中年后创立风格,以前是集古字学古的过程,实际上从年轻时到最后,他的作品的气质大概是差不多的,区别是在功力方面。所以我们讲有些艺术家,他的这个艺术终极成就是有定数的,他的气质和天分都是定了的,只不过后期因是在道路和技术等诸因素造成不同的选择,但是有的在个人气质上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比如林散之,看他20岁时候写的一些作品,以及年纪大时写的作品,大概感觉气质上是相同的,并没有差别太大。但有的艺术家不一样,比如说齐白石,他始学何绍基,后学金农,又学李北海,又学《天发神谶碑》等,每一次改动都特别大,只能从细微的地方看出他一以贯之的艺术感觉,但大体上已经无从看出。所以在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变化与否这个问题上,各有各的道理,亦需相对理解。

文章图片3

我们临帖,前期一定得认真地深入下去,比如这位学者文章里说的特别好(附图略)。他就是用实践来诠释理念,来印证,来阐发。我特别重视实践。有理论修养的同学固然可贵,但千万不能陷到理论中去,一定得以实践为主。自己的实践,自己的心得,自己的成绩,这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这位学者形容王铎的临帖“精湛严谨,形神毕现”,实际上都是要求在临帖、学古上一定要达到很高的程度。我曾经说过:所有的书法上的问题,我们的困惑,每个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够通过深入传统,重新回归传统,从而得到解决。我到现在还是这么认为。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三.关于王铎之“拓而为大”

对于王铎来讲,他这一生,后人对他的评价无非几点:一个是临古功夫深,再一个是“拓而为大”,另一是涨墨。其中“拓而为大”是我最重视的,现在临帖搞创作应该都是“拓而为大”。包括著名的“狂草几人展”,都是一种“拓而为大”的表现。因为古代的法帖没有那么大的字,临帖时,自然的会放大,包括现在我们提倡用大一点儿笔写字,都是“拓而为大”。这里我认为有非常重要的几点需要大家明白。原来我们说过,一幅书法怎么样能做到“远看有势,近看有质”?就是如何“拓而为大”。把字放大了,放大了之后,大倒是大了,它里边却空洞了,没内容了,无甚意义,你看狂草展中有些作品满纸云烟,但若仔细分析,就会显露破败,或者说很空洞,很浮华、浮躁,无内涵,那这种“拓而为大”应该说是不足的。王铎为什么成功?我认为就是因他做到了“远看有势,近看有质”,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如果单从技巧方面来讲,除了大胆之外,就是中锋和分笔。

中锋用笔保证了他的“强其骨”,保证了他的基本大法。我始终认为,中锋是根本大法,一定要坚守。只有坚守中锋,才能做到沉实稳健与博大精深。沉实稳健与博大精深是我的一贯主张,非中锋不能实现。不守中锋者,必然不足,须足够重视。

下面我们讲讲分笔。王铎若要把拓本放大,把小字放大,怎么办?他必须将笔法增加,使其丰富,否则的话字便空洞无支。故从技巧至内涵,皆要增加。实际便是用笔的复杂程度要增加。那如何增加用笔的技巧性?就是要笔笔分离,分的越细越好,分的越细,分的越多,其内容含量越多,技巧性也就越强,因之,其内涵就越丰富,故必须得加强分笔。他在用笔的过程中,很多地方就是把实笔变成虚笔、把虚笔变成实笔的改造,这也同样增加了字的丰富性。包括《书谱》里讲的那些方法,如执使转用等,皆可在这里实现。这些都可以慢慢体会,是不难学到的。

文章图片6

四.关于王铎之一笔书

一笔书,与分笔息息相关。一笔书当然不是王铎发明的,阁帖中就有很多,二王手札,旭素等大家草书等等,很多字都是一直连下来的。当然在大字连笔方面,王铎更加夸张,用的更加到位。我觉得这个一笔书,只有分笔分好了,连笔连的才能好。如果分笔分不好,硬连,那这个“连”恐怕大多将是是没有意思、没有内涵的连。当然,我的这个说法不能机械理解,更不是死板地去分笔,既是技巧,更是意识。如我们在扬州听宋老师吹葫芦丝,能一口气几分钟不停,好像就是在用那一口气儿不间断地吹,实际是他掌握了换气方法,这所谓的一直吹,和连笔的道理相同,包括戏曲舞蹈等门类也是一样的。掌握好分笔,连笔就迎刃而解。如仅从表面分析,就像一些学者文章里说的,只看到了王铎的表面,没有看到王铎广博的取法和深入地学习,那你学王铎的面貌只是个皮毛,相信这点大家是有共识的。像狂草展作品中,有些个故意不用中锋而用侧锋,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创新的思想与方法,有的用笔往外扯撇,硬往外掰,所谓丰富了笔法,实不耐品味。还是要重视中锋这个根本大法,这是必须要强调的。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五.关于王铎师法黄庭坚和骂张旭、怀素

关于王铎师法黄庭坚,一直有这个说法。也有人评价说:草书从黄庭坚开始变坏的,此事我们不谈。王铎师法黄庭坚,我想这里要和王铎怎么骂张旭、怀素结合起来讲。从张旭、怀素的草书来看,他们的书写速度非常快,关于速度,《书谱》上讲:“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这个“淹留”非常重要,按理说张旭、怀素他们写的那么快,难道就不淹留了吗?他们当然淹留了。因为从书写速度上讲,张旭、怀素他们是以快为要,那么黄庭坚和王铎显然是慢的,后二位走笔的时候,笔上的技巧反反复复,增加了很多的用笔内容,不像旭素那样急转直下,所以我觉得张旭和怀素他们是能速而速,黄庭坚和王铎,是能速而不速,一个重视劲疾,一个重淹留,不分高下,皆为大师。我们可参考任何一方,主要是看你喜欢哪种。

文章图片9

至于王铎为什么骂旭素?我认为是王铎觉得张旭和怀素偏离了二王的正统。纵然现在很多人认为《淳化阁帖》里很多二王帖实是张旭的作品,但此事,各执一词,我们亦不多究。当然,说张旭、怀素不受二王影响,这是不可能的。但确实他们和颜真卿一起,走向了另外一派。不然的话,颜真卿怎么能成为历史上能和二王抗衡的一位宗师呢?他用篆籀笔法,如折钗股,和二王的不太一样。王铎认为自己袭自张芝,比旭素更加高古,更加正统。骂他们或还有一因,是出于艺术家的自信。王铎是想和古人一较高下,他有这底气和水平,这很正常,像高二适、米芾等等,都曾经如此狂过,米芾曾说:“一洗二王恶札”。他一辈子学二王,为什么要说“一洗二王恶札”、要摆脱二王呢?我认为这是一种自信的创新行为,依附于某家某派久了,总是想跳出来。还有一说法,言王铎是学徐渭的,有时候,在没有取法继承关系的情况下,某人的作品和前人风格相一致,或有相通,是客观存在的。我觉得不能用一个孤证来证明王铎就是学徐渭,这仅是一例。更不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来炫示什么奥秘。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六.关于王铎之涨墨

涨墨是一种墨法,其中也有浓墨、淡墨、宿墨等等的分别,王铎的墨法变化比较丰富,涨墨也是一种自觉的创造,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对他的涨墨我也比较喜欢,也曾经很下功夫去学习,书法界有学的比较好的,比如河南李逸野先生,他学的涨墨就很自然,不是刻意为涨而涨,当然也有人学得不好,涨的一塌糊涂,这就没有意思了。对于涨墨,我们应该去实践它。因为在一幅大型作品当中,如果没有大块的墨是镇不住、压不住的,大家实践一下便知。我觉得涨墨比用淡墨和其它技法更加重要,涨墨,无非就是把墨铺到极致,枯笔,就是让墨浅到极致。这两个极端,都要尝试,要增加作品的变化,有和没有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我们尽量要用的自然,它是一种很有益的补充。不仅仅是表现笔墨情趣这么简单,但也不能夸大,也不用把它神秘化。大幅作品有需要。小幅作品甚至小品中也可以尝试。以后我们都要多加实践。现在有很多人研究它。在王铎的作品中也会看到墨的侧流,就有人说他是悬空书写,因他写字多用绢绫。书画家董寿平先生,就曾在日本给村上三岛现场演示过悬空书写,村上三岛是日本研究王铎、学习王铎的典范,学习了一辈子,他收藏了很多王铎的作品,且多次到河南去拜祭王铎,他也曾悬空书写,所以说王铎悬空书写是有可能的。我们小时候在农村见人写幛子,很多人都是悬空写的。就是两个人扯着一块布,有人在上边直接写,并不把布铺在桌上。像王铎两三米长的作品,很大的条幅,写起来确实很费劲,如在书案上写,局限性很大,墨汁也会流的一塌糊涂,这个时候有人扯着悬空写,未尝不是一种方法。但我们也不要迷信,知道即可。现在也有故意悬空书写的,那大多是表演杂耍而已。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七.关于王铎和白蕉

有人问王铎和白蕉如何比较,王铎可称博大精深,但或与白蕉比,在自然与格调上白蕉能胜一筹,所以白蕉也批评过王铎。但王铎在很多方面也胜过白蕉。此二位一是气质高雅,追求散淡自然,一是功力高,博大精深,这跟人的气质相关,故意追求不来。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对自己有个定位,你是想要追求一个什么样艺术境界?后人不一定比前人差,虽然是造化主宰,也更看你是否用对了精力。再次强调,观摩名家书展,或欣赏一幅作品,或阅读相关文章,须从中学到和我们的实践息息相关的东西,更要多加实践练习,让自己能力迅速提高,这才是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