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阴阳学说起源脉络

 新用户2050jW4v 2023-05-20 发布于福建

远古的华夏先民,以农为本,劳作是古人生活的常态,先民们农桑并举、耕织结合,种五谷、养六畜,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创了灿烂辉煌的东方农耕文明,守护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历经蒙昧向文明演进,历史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对立性、规律性、周期性,如天地、男女、昼夜、水火、寒暑、生死、上下等等,从而产生了阴阳的概念,思想上逐步形成阴阳理念;寒暑往来,日出日落,生老病死周而复始,人们发现事物发展的重复性、周期性、规律性,

史书《世本》记载:“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黄帝(公元前2697年为黄帝元年)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从上面这些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古时候的人们从黄帝时代已经开始创作天干地支,并用以纪日月,后来再发展到纪年、纪时、纪名等等,这些天干地支的渊源在后来的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上又一次得到了证实。

在夏朝己经形成了阴阳概念,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这是最早的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开端,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自觉应用。其依据是成书于夏朝的《连山》一书。《连山冲中已出现阴爻“- -”和阳交。《山海经》称: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说《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阴阳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之图——《河图》与《洛书》、《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的理论基础。

华夏先圣伏羲氏,根据燧人氏造设的两幅星图《河图》与《洛书》,创设了先天八卦,地点在现今洪洞卦地村,据考,此村四面环山,又有八个村庄分布于四周,而且均相隔八华里,形似卦底。据考古考证,伏羲是上古时期的人,称为上古时代,公元前2070年创立夏朝,商代在公元前1600年,周代在公元前1046年创立。

伏羲创立八卦距今约4100年前。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上古时期,伏羲氏创造先天易(称为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

经过两千多年发展,历史演进到了周朝,周代在公元前1046年创立,这个时期,华夏诞生了一位圣人,现称周文王,周文王是商末时期的人。周文王姬昌(约前1152约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据说经过周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周文王创立了八卦,称为后天八卦。

经过大量文献查阅与研究,《易经》很有可能是周文王姬昌和周公姬旦一起创作的,在西周早期汇编成书,距今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了,所以是我国最早的、影响最大的一部典籍。现在学术界大部分学者都赞成《易经》成书于西周前期的观点

约公元前571年(周灵王元年),春秋战国时期,圣人老子诞生,他出生在陈国苦县,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家以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

“无极”出自《道德经》,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代表着上古华人对事物产生之前状态的抽象理解,无极出自《道德经》,是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无边际,无穷尽,无限,无终。

孔丘(公元前551928日),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太极一词最早出现于《易传》中。《易传》共有10册,其中《系辞》分上、下二册。太极一词出现在《系辞》上传的第十一章,原文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传》的内容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周易》的论文集,其学说据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生于公元前400年,卒于公元前320年,是道家和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是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生于公元前400年,卒于公元前320年,是道家和纵横家的鼻祖,

郭璞(pú)(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河南闻喜县),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即是作家和训诂学家,也是道学术研究数高手和游仙诗的祖师爷,他还是中国风水学开山鼻祖,其所着《葬经》。郭璞曾注解《周易》、《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土话》和《诗经楚辞》等古书,现如今的《辞海》或《辞源》上均四处看得见郭璞注释。

袁天罡,唐初科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分析家,益州成都市(今四川省成都)人。隋时为盐官令,入唐为火山视频令。着有《六壬课》《五行属性相书》《推背图》《袁天罡称骨歌》等。通志着录,其有《易镜玄要》每卷。

李淳风(602670年),道士,岐州雍县人。他和袁天罡还被传说为《推背图》的作者。

陈抟(陈希夷)(8711125—989825日) 宋朝時期,由道教的陈抟创造发明紫微斗数,是古代中国术数管理体系中非常关键的这种,是依据自己的出世的年月日时来排出来底盘十二宫的部位以组成命盘,查阅每个宫位的星系相互关系来预测分析1个人的一生整体运势和吉凶祸福的这种术数。在古代中国天文学里,把天空的星空与世间的人事部门相对性应。世间最高贵的就是说君王,而天空的君王就是说紫微星,也就是说北极星,它在紫微星垣头领天空的星空。(紫微星)就是说(紫微斗数)所有星曜的头领和意味着。依照紫微斗数中星曜的区划方式,所有星曜分成北斗系统、南斗中和天3个系统软件,(紫微斗数)中的()就是说南北方二斗的含意。对于(紫微斗数)中的()指的是吉凶祸福的气数。因而,说白了(紫微斗数)就是说将人出世的年月日时依照特殊的方式计算为以紫微星为先的南北方二斗星空排列来测算人的一生吉凶祸福、运势气数的这种术数。紫微斗数也通称为紫微星斗或斗数,被八字命理界称之为三高手数居首。

徐子平生平(公元907-960年)名居易,北宋人,传闻他在五代末年与陈抟一起隐居华山,著有《徐氏珞 子赋注》二卷,他在李虚中的三柱法(年、月、日推算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四柱法(年、月、日、时推算法)。以四柱的干支为八字,以八字中的生克制化关系推测人生命运,这套算命方法抛弃了之前三柱六字算命时用纳音五行论命的方法,改为四柱八字以日干为中心,旺衰平衡为根本,正五行生克制化为方法的预测体系,对社会影响尤为广泛,以致于八字法也称为子平法,子平命理。《渊海子平》由宋时钱塘人徐升,根据徐子平的命理书籍《渊海》、《渊源》合编而成。《渊海子平》书中那么多口诀,其文风各异,并非一个人的文字,所以前后内容有矛盾冲突之处。

邵雍(1011—1077)宋朝思想家、易懂家,有内圣外王之誉。汉人,字尧夫,溢号康节,自号越走越好老先生、伊川翁,后尊称百源老先生。创(天生学),认为天地万物皆由(太极拳)演变而成。着有《观物篇》、《天生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张中 (1294-?)张中为江西行中书省抚州路临川县(今抚州市临川区)温泉幕源张村人,生于明朝,字名中,一作白中,字景华,又字景和,号真常,字涵素。明朝预言家,张中曾辅朱元璋大破陈友谅于鄱阳湖、取豫章,据传他还成功预言了建文殉国和明朝整个历史命运。著有《透天玄机》、《玉景秘旨》,《皇极体要论》,《元元真书》,铁冠派奉张中为创派开山初祖。

五千年华夏文明,简要梳理,术数源于夏商,成于秦汉,盛于唐宋,衰于清。秦汉时又称数术,指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天人合一、后天八卦等为基础理论的占卜术、方术及推理天人关系的知识系统,方法上的突出特征是以象数、干支、符号等比拟人、事物、社会,寻其机巧,达到经邦治国、占断吉凶、观象制器的目的。有较多的经验成分和合理成分,即是科技之源,也是迷信之薮。秦汉以后,术数、方术、方伎逐渐混淆合流,唐宋时又加入了太极、先天八卦和“图书之学”的理论,“穷天地”、“侔造化”的哲理性较浓厚,断吉凶休咎的种种方术也大为发展,门类及内容丰富。

唐宋以后,天文、历法、算术、形法、医术等逐渐与占卜分离,清中叶以后,术数专指以阴阳五行、太极八卦之理推算个人命运吉凶休咎的方法与方术,作为知识系统,已是“百伪一真”。

梳理历代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与发展脉络,了解古文明发展历史,有助于辨别近代阴阳学术理法之真伪,识破阴阳、八卦、风水、命理等等学术的过分解读,面对华众取宠的牵强附会、博取眼球的添油加醋、不择手段的夸大其辞,这些东西不外乎为了钱财获利,急功近利思想作作祟,擦亮眼睛,做一个识大体,明是非学者,方能感悟真阴阳,去伪存真,正道阴阳,方能将中华术数阴阳学说推向真方向,真定位,真民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