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契克,J.

 求是1025 2023-05-20 发布于山东

生于布拉格一个工人家庭,卒于德国柏林。在十月革命鼓舞下投入革命活动。18岁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21~1929年,作为查理大学文学院的旁听生,在F.X.沙尔达、Z.尼耶德利等教授那里听过文艺学课。由于生活所迫,他也当过短工和街头广告员。后任捷共党刊《创造》的总编辑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他曾两次去苏联,写了《在明天已成为昨天的国家里》(1931)和《在亲爱的国家里》(1931)等作品,歌颂苏联实现的无产阶级专政。1932年春参加捷克北部矿工的大罢工,写过一些有关矿工斗争的报道。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民族的利益之后,伏契克撰写了许多政论,揭露了反动派的阴谋,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在沦陷期间,伏契克除领导和参加地下斗争外,还对捷克19世纪文学进行研究,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评价文学遗产,为无产阶级文学批评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42年4月,伏契克被德国占领军逮捕。他在盖世太保监狱里备受折磨,坚贞不屈。此时得到监狱看守人的帮助,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写成了长篇特写《绞刑架下的报告》。全书共分8章。作者写他从被捕的第一天起,就遭到骇人听闻的拷打和迫害,但他始终没有失掉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他组织和领导了“狱中集体”向法西斯匪徒进行斗争。在死神临近的时候,伏契克毫无畏惧,他写道:“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让悲哀永远不要同我们的名字连在一起。”作者最后的呼声“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已成为革命者的箴言。

1943年9月8日,伏契克在柏林的普勒岑塞监狱被法西斯匪徒杀害。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于1945年在捷克出版后,已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90多种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