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片工法及术语(8)

 经旨传习 2023-05-21 发布于上海

枯干 : 药材形态描述术语。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尚未成熟即已枯萎或因采集失时,药用部分已腐朽中空、失去疗效,应属质次或非药用部分。

毒性 : 有两种含义:①古代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即药物生理特性。可利用“毒性”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②现代是指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药物通过炮制,可消除或降低毒性。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

治削 : 出自汉《金匮玉函经》,曰:“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故治削多指去除非药用部位或分离药用部位的净制方法。也为炮制的近义词。

泻药制补药 : 炮制理论术语。以药性泄泻的药物制备药性补益的药物。此处的泻是补相对而言,并非一定是泻下通便药。如何首乌,用性降而滑的牛膝蒸制,能引药下行,增强何首乌的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作用。另外,黄连制地黄亦属此类制法。

油性 : 药物或饮片形态描述术语。指药物富含脂肪油及挥发油类成分。经炮制后药物油性可以发生改变。如制霜能降低药物中脂肪油含量。麸炒、煨制能降低药物中挥发油含量。

净制 : 系指选取中药材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和霉变、虫蛀品、泥沙、灰屑等杂质,使其达到药用净度标准的一类操作。

炒炭止血 : 炮制俗语。药物炒炭之后,其主要目的是产生或增强止血作用,如血余炭、槐米炭等,故有炒炭止血之说。中医临床应用炭药的历史悠久,《五十二病方》和《黄帝内经》中均有“燔发”的记载。药物制炭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目的是产生或增强止血作用。元代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用“十灰散”治疗吐血,并有“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的记载,从中医五行学说总结了炭药止血的理论。中医长期临床实践也证明炭药确有止血、止泻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一些药物制炭后确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如蒲黄炭、地榆炭、荆芥炭等。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中药制炭后,药物中钙离子溶出增加,可缩短凝血时间,如血余炭等;某些药物炒炭后,鞣质含量增加,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作用,如槐米炭等。某些药物制炭后产生新的止血成分,有关机制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炒以缓其性 : 炮制俗语。药物通过炒制之后,可以缓和药性。有些药物会刺激皮肤、黏膜、咽喉等,产生皮肤红肿、局部肿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可通过炒、麸炒、蜜炙等方法来缓和药性,减少副作用。如牵牛子炒后能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枳壳麸炒后,可缓和燥性和酸性,减低其刺激性。

放凉 : 指药物冷却的过程。将药物炮制到某种程度后及时停止加热,待容器及药物均降至室温。如暗煅制备炭药,煅成停火后一定要放凉才能开锅取炭;豆腐蒸煮藤黄至藤黄熔化后必须停火放凉,至藤黄凝成块状时方能取出;药物炮制完成出锅,也要放凉后才能入库。 

炙者取中和之性 : 炮制俗语。指药物经过加液体辅料炒制之后,药性趋向平和。炙药是用液体辅料,要求辅料渗入药物内部,实际上成了药物的组成部分,通过辅料的加入,纠正了药物的偏性,使之趋于平和。如苦寒药物通常都是气薄味厚,沉降下行,利用酒的辛热行散作用,既可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又可使其寒而不滞,更能发挥清热泻火作用。

金井玉栏 : 药材及饮片形态描述术语。指药材横切面上,外圈(皮层和韧皮部)白色,中心部分(木质部或包括髓部)黄色或淡黄色,习称金井玉栏,也称金心玉栏。如桔梗、黄芪、板蓝根等。

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 : 炮制俗语。药物经乳制后能滋生阴血,回枯润燥。该词出自《本草蒙筌》。乳汁味甘、咸,性平。具有补阴养血,润燥止渴功能。与药物同制能增强滋阴养血,润燥止渴作用,亦可溶化某些药物,增强疗效。如与白术、苍术等同制,借乳入血而润燥,降低药物辛燥之性;与黄连,胡黄连,谷精草等同浸点眼,可增强疗目赤涩痛多泪;与瓜蒌仁等同制,增强解消渴生津作用;与蟾酥同制,可软化药物,便于制剂。

质地疏脆 : 药材或饮片形态描述术语。指药物具有疏松酥脆易碎的特征。常用于表示中药经炮制后的质地变化情况。质地坚硬的矿石类、贝壳类药物,如花蕊石、代赭石、牡蛎、瓦楞子等经煅制后质变疏脆,易于粉碎。种子类药物大多质地坚实,经炒制后使种皮爆裂,质地疏脆,便于粉碎、制剂。如葫芦巴、牛蒡子、王不留行等。

依法炮制 : 炮制术语。依照国家法定的药品标准,如国家药典、部颁标准、炮制规范,进行炮制;或依照行之有效的炮制方法进行炮制。

制其性 : 是指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能。如通过炮制能改变药物寒、热、温、凉或升、降、浮、沉的性质,满足临床灵活用药的要求;或增加药物的香气,以达启脾开胃的作用;或抑制其过偏之性,免伤正气;或除其臭气,以利服用等。

制其质 : 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质与质地。改变药物质地,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如矿物药难以溶出,应通过煅、淬等炮制;龟甲、鳖甲等质硬,应通过砂烫醋淬炮制,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或易于粉碎。改变药物性质的内容广泛,包括改变药性和功效。如毒剧药通过加辅料蒸、煮等法降低毒性,增强疗效。药物通过煨制或制霜,既能保留原有性质,又能纠偏。加入他药共制,或发酵,或复制等,都是在无损或少损固有药效的前提下,增加新的作用,扩大治疗范围或抑制其偏性,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制其味 : 是指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根据临床用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炮制,特别是用辅料炮制,能改变中药固有的味,使某些味得以增强或减弱,达到“制其太过,扶其不足”之目的。如山楂味甚酸,炒焦后可降低酸味,减少对胃的刺激性。荆芥炒炭后辛散作用极弱,产生苦涩味,而有止血的功效。

制其形 : 是指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形”,指形状、部位。中药因形态各异,体积较大,不利于配方和煎熬,所以在配方前都要加工成饮片,煎熬时才能达到“药力共出”的要求。常常通过碾、捣或切片等处理方法来达到目的。不同药用部位功效有异,需分开入药。如《本草蒙筌》云:“根梢各治,尤勿混淆。”当归就是分头、身、尾入药的例子。

制用 : 饮片经炮制后,直接用于处方调剂或制剂。与熟用类同。

矾汤制去辛烈而安胃 : 炮制术语。药物经矾汤制后能去除辛烈之性,降低毒性,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性。该词出自《修事指南》。白矾性味酸、寒,具有祛痰杀虫,收敛燥湿,解毒,防腐功能。与药物同制,可防止腐烂,降低毒性,增强疗效。如用稀矾水漂药,可防腐;与半夏、天南星、皂荚等同制,能去除辛烈之性,降低毒性,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并能增强燥湿化痰的作用;与瓜蒌、橘皮、橘红等同制能增强化痰作用,可治顽痰久咳;与郁金同制能增强化痰开郁作用,可治忧郁日久,痰涎阻塞包络、心窍所致癫狂证。

松泡 : 药材或饮片形态描述术语。指某些药材或饮片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等。

忌铁器 : 炮制术语。在制备某些药物时禁忌用或慎用铁制的设备和器具。此乃古人根据五行学说推演而来,意谓金性克草木生发之性,肝为木,故有些入肝肾之药忌铁器。中药成分复杂,铁的化学活性较强,常与有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使药物变色、变味,影响疗效或有不良反应。如鞣质与铁发生化学变化,生成蓝黑色的鞣酸铁盐沉淀,因而在炮制该类药材时,应尽量避免与铁接触,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称之谓“忌铁器”。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有载:“骨碎补用铜刀、竹刀切,石榴皮忌铁器,煎药宜用瓦罐。”元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有炮制药歌:“知母桑皮天麦冬,首乌生熟地黄分。偏宜竹刀、铜刀切,铁器临之便不驯。”

泛油 : 指含挥发油、油脂及糖类的药物受湿热气候的影响,变软、发黏、颜色加深并产生败油气味的现象。泛油俗称“走油”。容易发生泛油现象的中药很多,例如杏仁、桃仁、柏子仁、郁李仁、苏子、莱菔子、酸枣仁、芥子、火麻仁、白果、使君子等种子类中药及麦门冬、天门冬、玉竹、黄精、牛膝、当归等根类药物。夏季如果仓库不通风,均容易产生泛油现象,影响药物质量和疗效。

角质 : 形态描述术语。指药材或饮片质地较硬,呈半透明状,似动物角类质地样形态。富含淀粉类成分的药材或饮片经蒸、煮等加热后,其淀粉糊化,质地变硬,呈角质状,如天麻等。

饮片 : 是经过净制、切制或炮炙而成的不同形状的,供中医临床应用的所有配方原料。包括动物、植物、矿物,此即为广义的饮片;狭义的饮片是指仅供制备汤剂用的,切制成不同形状的配方原料。饮片切制历史悠久,它是由“㕮咀”发展而来的。 早在汉以前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细切”、“削”、“剡”等早期饮片切制用语。历经汉、唐发展到南宋时期制药事业日臻完善,如南宋末年的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曾记载杭州已有制售“熟药圆散,生药饮片”的作坊了。但“饮片”一词直到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一书中的柴胡项下,才明确提出“药肆中俱切为饮片”。从此,更多的医药书籍中均有引用,并沿用至今。 

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 : 炮制术语。用吴茱萸汁制备药物可抑制其苦寒之性而能扶持胃气。吴茱萸辛热,以气胜,黄连苦寒,以味胜,前者主升,后者主降,用吴茱萸制黄连,一热一冷,一升一降,阴阳相济,气味相扶,无偏胜之害,有相助之利,故萸黄连长于泻肝以和胃气。

坚脆 : 药材性状描述术语。某些药材或饮片质地坚实,易于脆断。如片姜黄、紫石英等。

坚实 : 药材性状描述术语。指某些药材或者饮片质地坚硬、结实,如苍术、三七、三棱等。 

把活 : 又称“条活”。是指手工切制时,那些长条形根或根茎类药材,可捆成把用手握着切制。如切党参、牛膝等。

芦头 : 药材形态术语。一般是指多年生宿根草本或灌木植物的根与茎之间稍膨大部分的根茎、叶基等部位。

去芦 : “芦”又称“芦头”。一般指根头、根茎、残茎、叶基等部位。历代医药学家认为“芦”为非药用部位,有的且能“致吐”,如《修事指南》谓“去芦头者免吐”。传统认为需要去芦头的药材有人参、党参、玄参、桔梗、柴胡、防风、续断、草乌、茜草等。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去芦的必要性和芦头的催吐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不同看法。例如,有人对人参和参芦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人参芦与人参成分相同,而且总皂苷含量尚高于人参2~3倍,同时未发现人参芦有致吐作用,故认为没有必要去除。但亦有人认为,虽然人参芦与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但二者尚存在含量上的差别,不宜将二者等同看待。

如法炮制 : 师傅口传心授徒弟的行语,不准徒弟任意改动,面授照此行之有效的炮制方法进行炮制。 

米泔水制去燥性和中 : 炮制术语。药物经米泔水制后能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该词出自《本草蒙筌》。如与姜黄、仙茅等同制,能去其温燥之性而不损人;与苍术、白术等同制,能降低辛燥之性,且能增强补脾和胃作用。 

伤火 : 炮制术语。指药材或饮片在炒、烫加热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恰当火候,如炒制时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或翻炒不均匀等,致使饮片表面焦黑,出现黑粒、黑块或完全炭化的现象。伤火的药材或饮片所含的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甚至影响疗效。

伏火 : 炼丹术术语。药物按一定程序于火中处理,经过一定的时间,在相应温度下达到一定的要求。药物不同,伏火的要求不同,如伏龙肝。该词最早见于唐以前的炼丹术,随后中药炮制亦有引用。如《雷公炮炙论》在叙述矾石的炮制时,指出矾石“若经大火一煅,色如银,自然伏火,铢累不失。”

朱砂点 : 药材鉴别术语。药材横切面上的棕红色麻点(油室及其分泌物)色如朱砂。如苍术、白术、云木香。
伏 炼丹术语。埋藏经久的意思。在炮制中有两种含义:①净制、提净之意。经高温处理,或其他药物作用下,使原来药物成为纯净物质。如“伏砒霜法”。②在高温下,部分物质被分解、升华或蒸发散失,而留下另一部分则不散失的物质;或将原来能升华的物质变成不能升华的物质,均称“伏”,亦称“死”、“制”,即制伏之使其不散失之义。如“伏硫法。”《本草纲目》卷十一石硫磺条引葛洪曰:“四黄惟阳候(硫黄)为尊,金石煅炼者不可用,惟草木制服者堪入药用。桑灰、益母、紫荷……皆可伏之。”

吐丝 : 炮制术语。药物经水煮后种皮开裂时,伸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或出现丝状物,称吐丝。如煮菟丝子。

存性 : 炮制术语。药物用炒、煅、炮、烫等方法制备成炭药时,不能完全炭化,仍应保留有部分药物固有性味性能。又分为烧存性、炒存性、煅存性、焙存性等。《金匮要略方论》还有:“烧灰存性,勿令灰过”的记载。

发泡 : 炮制术语。某些药材在水处理软化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致使药材吸水过多,出现鼓胀,膨松的现象。常见于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的药材。药材发泡后不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流失,药效降低,而且增加切制困难。因此,在软化时应“少泡多润”,防止药材发泡。对已发泡的药材应及时晾晒,降低水分含量后再切制。

皮松肉紧 : 炮制术语。某些药材或饮片的横断面皮部疏松,木部较结实,习称“皮松肉紧”,如黄芪。 

外干内软 : 炮制术语。某些药材经浸润或泡润后,再经晾晒至表面干爽,内部湿润(五至七成干),便于切制的状态。对于含糖类、淀粉类,黏液质较多的药材以及蒸煮后方切制的药物均要求保持外干内软,以避免粘刀、打滑等现象,提高切制质量。

生泻熟补 : 药性术语。生药多泄降,熟药多补益。《审视瑶函》记载:“药之生熟,补泻在焉,剂之补泻,利害存焉。盖生者性悍而味重,其攻也急,其性也刚,主乎泻;熟者性淳而味轻,其攻也缓,其性也柔,主乎补。”如何首乌生品苦泄性平而流利,具有解毒、消肿、润肠通便的功能;经黑豆制后,味转甘而性转温则固补,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此与“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有相似的意义。

生品 : 系指那些虽经净制、切制,但未经炮炙的片、段、丝、块、粒等。

生用 : 指药材经过净制,切制后,成一定形状的饮片,而不经过其他炮炙,直接应用于处方调剂或制剂。 

生升熟降 : 药性术语。生品作用趋势多向上,具发散、透疹、涌吐、解表等作用;熟品作用趋势多向下,具降逆止呕、潜阳、收敛、渗利等作用。如莱菔子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则降气化痰,长于消食除胀。但这些说法并不具有普遍性规律,只适用于某些药物。总的原则似应以炮制前后药性的变化为主要依据,具体药物具体分析。

四气 : 学性术语。又称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此外,还有平性药,性质比较和平,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仍属于四气之内,故称四气,而不称五气。中药炮制常用药性的寒热温凉来调整其性能,如以苦寒的胆汁炮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以辛热的酒炮制仙茅,增强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

去瓤免胀 : 炮制术语。《本草蒙筌》记载:“有剜去瓤免胀”,《修事指南》称:“去瓤者免胀”,但均无解释。一般认为瓤为非药用部位,应除去。如枳壳、枳实、青皮、陈皮中的瓤,不含挥发油成分,无治疗作用,故应除去。

去穰 : 洁净药材方法之一。“穰”即“瓤”,系指某些果实类药材的果皮内包着种子的肉和瓣膜,如枳壳(柑果)、栝蒌(瓠果)、木瓜(梨果)等。对这类药材须去瓤后用于临床。关于去瓤的作用,传统认为瓤能导致腹胀满。《修事指南》载:“去瓤者免胀”。据研究,枳壳瓤中不含挥发油等成分,将其作为非药用部分除去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是否其他果实类药材皆去瓤后入药,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去鳞片 : 洁净药材方法之一。系指动物类药材,有的需去除头足及鳞片,其目的是为了除去有毒部位或非药用部位。如蛤蚧去头足及鳞片等。

去腥臭 : 洁净药材方法之一。指除去药材腥臭难闻气味的操作。如某些动物类药材,具有难闻的气味,为矫其气味,先经清水处理后,再用黄酒进行蒸制。如紫河车、蕲蛇等。

去萼 : 洁净药材方法之一。一般指除去花类药材残留的萼片。

去蒂 : 洁净药材方法之一。一般指除去叶类药材、花类药材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的果柄、叶梗、花梗等。

去粗皮 : 洁净药材方法。指刮去皮类药材的木栓层。如厚朴、杜仲、肉桂、黄柏等。栓皮和苔藓及其他不洁之物无药价值,如不除去,调配时仍作药物称取就会影响药用剂量的准确性。

去根 : 洁净药材方法。是指用地上茎叶或根茎部分的药物须除去非药用部位的主根、支根、须根,使药物纯净。如石斛、荆芥、黄连、芦根等。

去核免滑 : 炮制术语。除去果实类药物的核或种子,以免滑精。去核是药材加工中一项传统操作。汉代有花椒去目,南北朝有山茱萸去核,近代有乌梅、诃子、北山楂等药材去核的要求。《雷公炮炙论》记载:“使山茱萸,须去内核,核能滑精。”《修事指南》谓:“去核免滑。”山茱萸,果核分量较重,无治疗作用,目前市售山茱萸肉中夹杂大量果核,多在15%~85%,山茱萸中含有熊果酸,它具有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并有安定、降温、抗菌、消炎作用,是山茱萸主要成分之一。果核中的熊果酸含量约为果肉的1/6,且古人认为其核能滑精,故须除去。今有山茱萸去核未净而引起不良反应多例报道,婴儿或老人服后病情加重,出现阴虚欲脱之危象,故认为“滑精”是指“精气滑脱”之意。去核免滑也只是指山茱萸等具体药物,并非凡核皆“滑”。今人理解,主要除去非药用部位或核与肉作用不同而分别入药。

去核 : 洁净药材方法。有些果实类药材,常需用果肉而不用核(或种子)。其中有的核或(种子)属于非药用部位,有的是核与果肉药效不同,故须除去或分别入药。如诃子、山楂、乌梅、山茱萸等。 

去侧根 : 洁净药材方法。是指某些根类药材的母根与侧根功效不同,或侧根为非药用部分,当临床需用母根入药时,为保证药材疗效,须除去侧根。如乌头侧根为附子,除去侧根(附子)另入药。石斛、芦根侧根为非药用部位,应去侧根。

去果皮 : 除去药材果皮的操作。某些果实类药材的果皮,属于非药用部位须除去,以保证药物的纯净。如益智仁、草果、使君子等。

去咸 : 除去咸味的操作。某些含有盐分的药材,为适应临床的需要,须漂除去盐分,以达药用要求。如盐附子、盐全蝎、海藻、昆布等。

去刺 : 洁净药材方法。去刺方法有两种:①炒去刺,先将铁锅加热,投入药材翻炒至刺微黑时取出,放凉即得。如炒蒺藜、炒路路通等。②碾串去刺:见“碾串”。

去枝梗 : 洁净药材方法之一。是指去除某些果实、花叶类药物非药用部位的枝梗,或某些药物的老茎枝等,以使其纯净,保证用药剂量准确。如五味子、连翘、钩藤、桑寄生、侧柏叶、桑螵蛸等。

去茎 : 洁净药材方法。是指用根部的药物须除去非药用部位的残茎,使药物纯净。如龙胆、丹参、防风、威灵仙等。

去芦免吐 : 一般指除去药材的根头、根茎、残茎、叶基等部位,目的是免除呕吐。南北朝有人参、玄参去芦。唐代有桔梗、藁本、当归去芦。宋代有防风、沙参、藜芦、牛膝、漏芦、续断去芦。元代有地榆去芦。明代有草乌去芦。习惯上需要去芦的药物尚有党参、茜草等。历代医家认为芦为非药用部位,有的且能“吐人”故应除去。“去芦免吐”是从某些药物临床观察到的现象。如人参、甘草的芦头含较高皂苷,对体弱的病人具有轻微的呕吐作用是可能的,但对多数药物的去芦是为了除去非药用部位,保证药品质量。前人也无凡芦皆吐之意,一般都有具体药物所指。《修事指南》不恰当的概括给后世带来了许多误解。

去皮免损气 : 除去皮类药材的栓皮,根和根茎类药物的根皮,果实种子类药物的果壳或果皮,以免损耗元气。去皮是药材加工中一项传统操作。汉代有大黄、附子、苦杏仁、巴豆、猪苓去皮。南北朝有厚朴、杜仲、木蓝、茯苓去皮。宋代有黄柏去皮。明代有桑白皮、柏子仁、火麻仁、益智、草果去皮。现代又有海桐皮、椿白皮、苦楝皮、合欢皮去外皮。《修事指南》概括为“去皮免损气”。药材外皮木栓层多数无药用价值,有些外皮辛燥耗气,尤其是体弱的病人,过多服用生姜皮、橘皮等辛散皮类药物会有耗气之虑。某些皮类,如苦楝皮、雷公藤剥去其红黄色外皮不完全会引起中毒,损耗元气。又如白首乌外皮中含有有毒金属元素量高达946.11 mg/kg,去皮白首乌饮片有毒金属元素为36.50 mg/kg,所以必须去皮。此外除去坚硬栓皮便于切片。外皮多不含内皮有效成分,故而除去非药效外皮,使用量准确。有些药材皮与肉或仁临床应用不同,须将皮肉分开,如五皮饮专用皮利水,为了疗效确切,须将皮肉分开。

去皮壳 : 洁净药材方法。有些药物的栓皮、表皮、果皮或种皮属于非药用部位,或有效成分含量甚微,或果皮与种子两者作用不同,均须除去或分离,以便纯净药物或分别药用。去皮壳的范围大体分四类:①皮类药材去栓皮,如厚朴、杜仲、肉桂、黄柏等。②根与根茎类去表皮,如桔梗、沙参、白芍、知母等。③果实类药材去果皮,如使君子、草果、益智仁等。④种子类药材去种皮,如白果、杏仁、桃仁等。

去皮尖 : 洁净药材方法。“皮尖”是指种子类药材如杏仁、桃仁、郁李仁等的种皮和胚芽。对于去皮尖的目的和必要性,古代本草书籍没有明确的阐述,而只是根据不同的临床用途决定是否去皮尖。例如《本草纲目》中说:“苦杏仁治风寒肺病药中,亦有连皮尖用者,取其发散也。”清代《医方集解》中更明确提出苦杏仁“不去皮尖……留尖取其发,连皮取其涩”。去皮尖是一项传统操作,目前去种皮操作仍然保留,如杏仁、桃仁等,而去胚芽的“尖”已很少应用。去皮尖的传统方法是采用“燀法”,即将种子倒进事先煮沸的水中片刻后捞起,投入冷水中浸泡片刻后搓去种皮,用剪刀剪去种仁的尖端部分,晒干。

去头尾 : 洁净药材方法。系指某些动物类药材,有的需去头及尾,其目的是为了除去有毒部位或非药用部位。如蕲蛇、乌梢蛇等均去头尾。

去头足翅 : 洁净药材方法之一。系指动物类或昆虫类药材,有的需去除头、足、翅,其目的是为了除去有毒部位或非药用部位。如斑蝥、虻虫、青娘子、红娘子等。

去节 : 洁净药材方法之一。主要是指去除麻黄和木贼等茎上的节。对去节的作用,《雷公炮炙论》中指出:“凡使去节并沫,若不尽服之令人闷”。《本草求真》中指出:“麻黄发汗用茎去节,止汗须用茎节”。据实验报道,节和节间的化学成分有差别,节所含麻黄碱的量仅为节间的1/3,而节所含伪麻黄碱的量则比节间高。认为麻黄应该去节。但亦有研究证明,麻黄碱系生物碱的总含量节为节间的1/4~3/5。麻黄碱系生物碱中,左旋麻黄碱和右旋伪麻黄碱的药理作用没有质的不同,因此,不会因节和节间麻黄碱系生物碱的含量比例改变,使药理作用发生质的不同。节、全茎和节间三者小鼠毒性试验,以节的毒性大,特别是出现惊厥现象。麻黄碱主要存在节间,所以自古以来麻黄去节使用是有根据的。但是又因麻黄节的重量仅占全草的3%,操作费时,现今实际工作中多不去节。

去心免烦 : 炮制理论术语。去心一般指除去根类、皮类药材的木质部或种子类药材的胚芽,目的是免除心烦。早在汉代就有花椒、巴豆、麦冬、天冬去心的记载。刘宋有百部去心。梁代有丹皮去心。唐代有五加皮去心、莲子去心。宋代有地骨皮、巴戟天、百合、白鲜皮、大戟、连翘、甘遂去心。清代有白果去心。《本草经集注》首先提出“巴豆打破,剥去皮,刮去心,不尔,令人闷”。而后有莲子、大戟不去心令人作吐,远志不去梗,令人烦闷。清代《修事指南》归纳谓“去心免烦”。从个别药物的副作用归纳为普遍规律,尚缺乏佐证。现代去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除去非药用部位,如牡丹皮、地骨皮、白鲜皮、五加皮、巴戟天的木质心不入药用,应除去,以保证药品质量。二是分离不同药用部位,如莲子心(胚芽)和肉作用不同,莲子心能清心热,而莲子肉能补脾涩精,故须分别入药。但有些情况也值得注意,如明代《寿世保元》曾有“莲子食不去心,恐成卒霍乱”的记载。亦有由于加工不妥,带心服用导致腹泻复发的临床报道。临床上还观察到连翘不去心,往往造成小儿遗尿的后遗症。

去心 : “心”一般指根类药材的木质部或种子的胚芽而言。有些药物的木质心系属于非药用部分,故须除去。如巴戟天、远志、丹皮、地骨皮等。再如莲子心和莲子肉作用不同,故须分别药用。

去火毒 : 除去药物的刺激性。“火毒”是指药物炮制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物质,常会使皮肤出现红斑,瘙痒,发泡,溃疡等现象。去除方法有:将炮制品浸于冷水中,至少24 h,多则数日,每日换水;或用冷水反复洗涤,反复捏压;或放于水泥地面上数日或更长时间,任其自然挥散。如《圣济总录》黄连:“去须一两,用吴茱萸半两同炒,以茱萸黑色为度,放地上出火毒,不用茱萸。”

去毛 : “毛”是指附生在植物的茎、叶、种子表面的表皮毛或腺毛,及动物角上的茸毛等。传统认为,毛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其他有害作用,故须除去。并除去药材中的无效部分。
去毛的操作方法有:刷去毛,如枇杷叶、知母等;刮去毛,如鹿茸、金樱子等;烫去毛,如马钱子、狗脊、鹿茸等;撞去毛,如香附等。

以药制药 : 以一药或数药和某药同制,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制药方法。其法有多种:有用热药而制冷药者;有用良药而制毒药者;有用润药而制燥药者;有用缓药而制烈药者;有用霸药而制良药者;有用泻药而制补药者;有用补泻良霸而各制者。

火毒 : 炮制术语。指药物经高温煅烧或煎熬生成的毒性作用。其症状是对局部产生刺激,轻者出现红斑,瘙痒,重者发疱,溃疡。一般在水中浸泡或置阴凉处可除去。有些矿物药要高温煅烧,如硫黄、白矾、寒水石等,常要求煅后去火毒。如《景岳全书》中硫黄:“火中熔化,即投入水中去毒,细研。”硫黄中含有砷化物,通过在水中浸泡,以除去水溶性的毒副作用成分。制备铅丹、黄丹、黑膏药要高温煎熬,熬制膏药时,在高温条件下,油脂氧化及分解成具有刺激性的低分子分解物,如醛、酮、脂肪酸等。铅丹是由铅、硫黄、硝石共炒,用水漂去硝盐、砷盐,又在地上放置去火毒后使用。

火力 : 术语。指药物炮制过程中所用热源释放出的热量大小、火的强弱或温度的高低。常分为文火、中火和武火三种情况。不同的炮制方法须采用不同的火力。一般说来,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多用中火,炒炭及砂烫等多用武火,加辅料炒多用中火或武火,炙法也多用文火加热。火力是影响炮制质量的重要因素,可随需要随时调节。

风化 : 指含水化合物在干燥的空气中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使其原有结晶形转变或破坏的一种现象。如朴硝、明矾、硼砂等,长时间地存放在干燥的空气中,或者风吹日晒后,逐渐风化而成粉末状。含结晶水的矿物药风化失去结晶水后,其药性往往亦发生变化,如芒硝风化后即现今的玄明粉,药性稍缓和,以通便、治咽疾为主,应用时需加注意。

勿令犯火 : 炮制术语。指不能用火等加热方法炮制。本条多指对具有芳香性药物炮制的宜忌。因它在加热时,芳香气味易挥发走失,影响疗效。如《雷公炮炙论》中:“茵陈蒿,凡使,须用叶,有八角者,采得阴干,去根,细剉用,勿令犯火。”《药性解》注云:“茵陈蒿,去根用,犯火无功。”

欠水 : 炮制术语。①指某些质地较疏松、吸水性强的药材在水处理软化时,要控制药材与水接触的时间,避免吸收过多的水分。②有时亦指药材软化过程中吸水不够,有硬心的现象。

气味散失 : 药物质量检测术语。指药物固有的气味因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或因贮存日久而散失或淡薄。虽称“气味散失”,但是散失的主要是气,气是用鼻子可以闻到的。例如芳香性的药物薄荷、麝香、细辛、白芷、菊花、荆芥、羌活、金银花、紫苏及藿香等等,由于含挥发油类成分,贮藏保管不当,容易挥发散失,使气味淡薄或完全散失。气味散失必然影响药物的质量和疗效。药物气味散失严重者,失去药用价值,则不能应用。 

内无白心 : 炮制术语。指浸泡至内无干心的药材再水煮,煮时药材可由外向内变成半透明状,未煮透时有白心,煮透时则全变成半透明状,没有白心。如炮制半夏、天南星等。

内无干心 : 炮制术语。指药材浸泡至透时内外湿润一致。如泡草乌、半夏等应泡至内无干心。

中药采制与炮制技术 : 王孝涛、曹晖、刘玉萍编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本书是总结王孝涛先生中药采制和炮制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著作,是在作者《中药饮片炮制述要》等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篇。总论分概述、发展概况、中药采制控质论、中药炮制制毒增效论、制作方法与要求、展望共6章。各论收载常用中药和毒性中药57种,按药用部位分为九大类。每味中药在品名之下分别按来源、地道沿革、采制方法、商品规格、贮藏保管、药材性状与鉴别、炮制沿革、炮制方法、饮片性状与鉴别、临床应用11项加以论述。尤其地道沿革、采制方法的内容颇为新颖。

(出处:食功效-炮制中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