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创造性地阅读整本书:以《西游记》为例

 豆20710111103 2023-05-22 发布于广东

整本书阅读,是指让学生对文学著作进行整体性阅读,认真感受其中传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对整本书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通过创造性阅读整本书,能更好地学习书中的写作手法、修辞技巧等,实现阅读能力、文学素养的提高。

一、当前整本书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而言

部分学生在阅读书籍时,只阅读比较感兴趣或比较精彩的章节,很难坚持读完整本书。

部分学生采用网上阅读方式,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很难对书中内容产生较为深刻的记忆。

部分学生是出于应对考试的目的,阅读学习的态度不认真,整本书阅读不细致,导致不了解书中内容。这些学生不将名著阅读作为学习重点,只背诵考试中高频出现的名著阅读问题,而不是通过认真阅读掌握名著的内容。这些学生虽然能了解部分精彩故事情节,但难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思想哲理等深层内容。

对教师而言:

部分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通常会让学生按章节顺序进行阅读学习,侧重于强调对故事情节的掌握,会使整本书阅读学习缺乏创造性。这会导致部分学生实际的阅读学习质量不高。

二、基于《西游记》谈创造性阅读整本书的教学策略

1.由点及面,挖掘并梳理阅读内容

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分析书中比较经典的章节,指导学生思考名著中的一篇文章,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梳理人物关系、故事线索、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故事结果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按照此章节的阅读方式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整本书的内容,使学生能由点及面地进行深度阅读学习。

如在阅读《西游记》时,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中总结分析美猴王孙悟空、唐僧以及猪八戒等对待困难的态度,如孙悟空是主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猪八戒是遇事就想分行李回家,指导学生分析人物的处事态度、行为习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同时,教师也可让学生结合主要人物思考分析相关故事情节发展。以孙悟空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书中描写孙悟空形象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孙悟空的机敏、聪慧等优秀品质,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这些优秀品质。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美猴王出世”章节后,从孙悟空的角度描写这段出世的章节,引导学生结合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等描写,想象孙悟空出世后的所思所想,让学生详细描述孙悟空从出世到当上猴王的经历,再指导学生结合其他猴子对孙悟空的评价进行综合性分析,使孙悟空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同时,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整本书后,还可以进行孙悟空、二郎神等人物之间的对比,可对比两人的本事、使用的武器等,如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如意金箍棒,二郎神的轮回天眼、三尖刀、哮天犬,在比较中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2.实施任务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细节的掌握

通过任务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围绕阅读内容进行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促进学生阅读认知能力的提高。

在创造性阅读《西游记》名著时,教师可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方法,结合每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应的阅读任务,如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各种劫难,让学生分析师徒四人遇到的妖怪、妖怪的特点等,如白骨精——狡猾、善于伪装;蜈蚣精——凶狠等。

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绘制阅读思维导图,使学生加深对所描述内容的理解。教师可结合《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取经路,要求学生标记《西游记》中的妖怪们所使用的武器、宝物,制作对应的妖怪战力排行榜。同时,《西游记》中也有大量对神仙的描写。教师可要求学生列出书中的太上老君、二郎神等神仙、神仙的坐骑以及神仙所使用的武器等,让学生进行统计与对比,鼓励学生制作相应的神仙排行榜。这种任务型学习方式充满趣味性,能使学生高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有效加深对整本书内容的掌握。

其次,教师可开展阅读打卡活动,制作《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进度表,要求每位学生按要求完成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实时掌握学生阅读《西游记》的真实情况。为切实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可让学生组成阅读小组,选出组长负责管理组内阅读情况,监督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每天的阅读任务,增强每位学生的阅读学习动力。阅读小组的小组长应将阅读完成情况上报给教师。若某位小组成员没有完成当天的阅读量,教师可督促学生第二天将其补上,并检查每小组的阅读学习情况,配合小组长和教师共同监督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还应及时跟进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提前制定相应的阅读学习任务,帮助学生高效开展整本书阅读学习。

此外,教师也可让学生将课余时间、假期时间等充分利用起来,每天在微信群发布自己的名著阅读情况,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的同时,完成相应的精彩语句摘抄、做阅读笔记等任务,使学生能提高阅读学习质量。教师应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实施弹性管理,引导学生制作并分享对应章节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对名著章节的理解情况,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整本书阅读学习。

3.综合性展示交流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展示交流活动,让小组成员在展示交流中相互评价阅读学习情况,也让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整本书阅读效率提升。在综合性交流展示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围绕阅读内容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鼓励每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教师可鼓励学生发表阅读总结,对于发表数量多且质量好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书中内容,让学生总结书中有趣的人物、故事等。教师可让学生准备阅读记录本,让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及阅读评价。对于书中优美的词句,教师应要求学生将其标记出来,让学生通过反复咀嚼体会其中韵味。

如在创造性阅读《西游记》这本书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大致了解整本书内容,为学生布置阅读学习作业,让学生掌握作者描绘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等,引导学生交流分享阅读体验。

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具体的写作角度,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节描写等,让学生详细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总结描写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等,用手绘报的形式在班级中开展交流展示,以此来深化学生的阅读实效。

4.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书中内容,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能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充满动力。教师可以先调查学生最喜欢的章节片段,再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对应的影视片段,引导学生分析情景布置、演员表演等是否符合书中描写,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整本书阅读的效果。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相应的视频时,可设置多个悬念,如孙悟空是如何教训八戒的,孙悟空为什么摆脱唐僧等,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

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中,可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等精彩影视片段,调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发展的特点。同时,在阅读引导时,教师还可设计几个问题,鼓励学生反馈阅读中的疑惑,检测每位学生观看视频的效果。教师应详细讲解吴承恩先生创作《西游记》的社会时代背景,借助多媒体展示当时人们的生活等,并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细致了解师徒四人取经的背景、缘由、经历及结果等。

5.指导学生寻求整本书阅读技巧,加强和学生的阅读交流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如掌握速读技巧、通过略读掌握故事梗概、在精读中发现伏笔等。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运用点勾画批注方式,让学生能快速掌握章节重点,在确保阅读质量的前提下,促使学生逐渐加快整本书阅读速度。

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对人物形象、环境细节的理解,指导学生简单画出对应的场景,让学生加深对此部分内容的记忆。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名著中对周围环境、人物动作与神态等的描写,鼓励学生结合现在的所见所闻进行仿写

如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妖怪角度、师徒角度进行探讨分析,让学生分析唐僧被捉走的具体原因,如孙悟空太过大意、妖怪的宝物厉害等,使学生能掌握每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等。又如在师徒四人和三大仙赌赛求雨章节,虎力大仙求不到雨,是因为孙悟空求风神、龙王等前来助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三大仙的武力值、奸诈程度等,并让学生思考三大仙对车迟国带来的影响,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消除他们的益处。

学生掌握创造性阅读整本书的技巧,对书中内容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能大幅度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与质量。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10期,作者孙凤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