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小博大做强教研组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5-22 发布于上海

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是教研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市级教研机构,河北省承德市教研室解放思想,跳出听课评课、比赛评优的教研形式,拓宽教研领域,创新教研方式方法,有力推动市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启动教师读书工程,5万名中小学教师共同读书。从2020年初开始,我们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教师读书行动,从城市到乡村,590余所学校、5万名教师参与其中。

市教研室规定,教师每年至少读三本书,其中一本由市教研室统一规定,另外两本分别为县区教育局或学校确定、教师个人选定。这样,市、县(区、校)和个人三个层面,既有必读书目,又照顾到县(区、校)不同想法,以及教师个性化需求的选择性书目。

为了读得深刻而不流于形式,我们坚持唱好读书“三步曲”:一是啃读。教师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啃读,在读中思、读中悟;二是写。撰写教育反思,把零散、粗糙的感性认识用随笔的形式经过反思、提炼、整理加工成文,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也是不断思考、不断醒悟、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就是成长。反思可深可浅、可长可短,但一定要写;三是讲。之所以要讲,因为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而且可以实现成果共享。

围绕“五个一”活动,开展高中学科基地建设。教研工作必须“打深井”,不能遍地“刨坑”,否则就会失之于浅薄。提高教研质量的增长点在哪里?那就是学科。承德市组建了高中学科基地,以“五个一”活动开展工作。

一是一位学科名师。名师主要是市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特殊情况也可以是市域内的教学名师、特级教师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对名师的基本要求是具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二是一个团队。由名师牵头,按照点面结合、优中选优的原则,每个学科在全市选定50人左右的骨干教师组成学科团队。团队的任务有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承担公开课,培训教师等。

三是成立基地校。每个学科在全市范围选定1—2所学校作为基地校,每个基地校每半年需要承担两次全市性教研活动。

四是一个主题。基地校每半年集中一个主题开展教研,确定主题不盲目、接地气,贴近教学中客观存在且必须破解的实际问题。

五是一笔经费。每个学科市政府每年给予9万元经费,专项用于培训、会议或外请专家等支出。

高中学科基地通过“五个一”活动,在给名师搭建成长平台的同时,让更多教师卷入其中,促进专业成长。

组建多类型协作体,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优质均衡。近年来,承德市通过实施“三名一强”(名师、名校、名校长和强教研组)工程,无论精细管理、课堂改革还是深度教研,全市涌现了一批优秀典型。但如何让优质“动”起来、“活”起来,如何变优质资源“己”有为“公”有,如何使“星火”燃为“燎原”,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承德市打破县域边界和公民办学校界限,组建了16个校长协作体,每个协作体由一所优质校带动5—7所一般校定期组织活动,捆绑考核,市政府每年对每个协作体给予5万元经费保障。

而在初中学校10个协作体中,尽管这些学校仅占全市初中学校总数的不足二分之一,但因为都是四轨制以上的规模学校,在校生超过全市初中在校生的80%,所以抓住这些“关键少数”,也就抓住了绝大多数,抓住了全局;同时协作体中质量提高后的学校将进一步辐射带动其他学校,实现“先富帮后富”,直至“共同富裕”。

目前,全市以“20强”教研组为龙头,通过“一带五”组建了100个教研组参与的20个教研协作体。每个协作体每学期围绕一个“重点”开展教研活动,实现以强带弱、点点跟进、校校开花的结果,实现以强教研组带动区域教育发展的以“小”博“大”的发展态势。

(作者系河北省承德市教育局原副局长)

《中国教师报》

作者:肖俊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