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桐善:交流报告(35)——美国书院制教育

 cwmail7317 2023-05-22 发布于广西

图片


非常感谢人民大学提供这次交流机会!下面是报告的文字内容,供参考,并指正!

美国高等教育起始于英国的书院制教育模式,但经过
28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书院制教育的模式和特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在校生规模拓展,现在能够提供传统书院制教育的大学已经不多了。

书院的主要模式:

1.“大一新生”与“大一后分流”书院

2.“四年制文化特色”书院

3.“通识教育”书院

4.“院中院”书院

书院制教育的主要特征
1.类型多样化
2.教育活动多元化
3.教育资源和机会优质化:设施、就餐、教师辅导、课程设置等
4.教育活动社区化、组织自主化(学生自己组织)
5.学生参与活动兴趣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活动)
6.活动组织、宣传、实施等数字化
7.人才培养聚焦“核心能力”,兼容“学术能力”
下面我以六所高校的书院制为例,阐述这四种模式和主要特征。
在介绍六所高校的书院制之前,我想简单讨论一下美国高校与书院制教育对应的英语术语。我在知网上查看了与书院制教育有关的国内学者撰写的论文,发现对“书院制教育”的英语翻译非常不一致。
下面是其中的几个翻译:

· “academy”

· “tutorial system management mode”

· “collegiate system”

· “academy system”

· “training system”

· …

当然,我不是说这些英语翻译有错,我想说,如果用这些关键词查看美国的“书院制教育”,会一无所获。

在美国高等教育语境中,最能反映“书院制教育”特色的相关术语是:

“residential education”

“residential life”

“residential colleges”

也有国内学者将其直译为“住宅教育”,从字面上来说,这样翻译没有问题,但不能全面反映这种教育的内涵意义。

我觉得用“书院”较为合适,所以我在下面的介绍中用“书院”代表所有这些不同的英语名称。
“大一新生”与“大一后分流”的书院模式
哈佛大学的书院制教育是典型的“大一新生”与“大一后分流”的书院模式。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建立的大学,其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了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模式。

哈佛大学目前的在校本科生是7000多名,其中大一新生有1600多名。大学本科生规模小,有能力为所有学生提供书院制教育。

大一新生的书院楼都是很小的楼房(图1)。

· 20-40名学生

· 很多活动都在书院楼内开展(图2活动室)。

· 学生就餐也都在书院楼附近的餐厅,最下面的这幅图展示了大多数大一新生就餐的食堂(图3)。

· 书院监管(proctor)住在书院通道宿舍,提供学术、个人以及社交指导,并计划、安排和组织相关活动。

·新生就读经历办公室:负责大一学生的各项事宜

图片图1

图片

           图2

图片图3

大一后的学生分流居住在12栋“文化特色”书院。

· 书院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学生自己负责安排讲座、研讨会、语言学习和兴趣圆桌交流、特殊技能学习、创新思想交流等。

· 书院有各类学习社区(learning community):提供学生展示文化、社交、创作、体育等特长和交流的机会。

· “书院制教育“的理念是生活与学习融合(living and learning):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碰撞出“学术创新”火花。

我想大家对这样的教育思想并不陌生,“生活即教育”也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与“生活与学习融合”的教育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

另一所实施“大一新生”与“大一后分流”书院模式大学是南加州大学。南加州大学也是一所私立大学,在校本科生多达2万1千人,大一新生有3400多名。

大一新生居住在七所各具特色的书院(图4)。书院聚焦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与哈佛大学不同的是,南加州大学由于本科生规模大,无法给所有大二后学生提供“书院”,所以只有大二学生可以继续选择居住在“大二后分流书院”(图5)。大二后分流书院”的教育更接近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

图片

图4

图片

图5

“四年制文化特色”书院

斯坦福大学的“书院制教育”是典型的“四年制文化特色”书院模式,也就是学生在上大学期间都可以选择居住在书院。当然,有的学生可能需要5年时间才能完成本科教育。这些学生也可以选择居住在书院。

本科学生通过申请居住在学校的18所各具文化特色的“书院”,称之为“主题公寓”(Theme House)。

图片

图6

记得10年前,我孩子参加斯坦福大学的夏校时,就住在学校的书院,好像是非洲文化特色的书院,当时还是有点惊讶,书院就像非洲博物馆,处处体现了非洲的动植物和人文特色!

书院非常重视兴趣社区的构建和全球公民能力的教育;希望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但有共同兴趣的学生通过兴趣社区分享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并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兴趣。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每年都要重新申请书院,也就是说学生四年可以选择居住在不同的书院,体验不同的文化特色,培养不同的学习和生活兴趣。

事实上,“四年制文化特色”书院在文理学院更加普遍。文理学院规模小,有这个条件提供这样的“书院制教育”。

Mudd学院为例,学院有900多名在校生,所有学生居住在9所“书院”,称之为“居住学习社区之家”(home of the living and learning community),各具文化特色(distinct culture)。

Muddy学院的校园很小,9所书院的楼房也都很小(图6)。我去年现场参观了这些书院。感觉与加州大学的校园非常不一样。

“书院”的空间设计是“U”形,周围是宿舍(dorms),中间是庭院(courtyard)(图7),有活动室(lounge)(图8),便于学生组织和参与活动。

图片
图7
图片
图8
图片

图9

“书院“的学生学习成果非常明确,包括:1)参与多元化、负责任,且展示个人和社会职责的社区活动;2)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并理解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3)为构建与学校诚信、尊重他人权利、负责等相同价值观的社区贡献力量。

显然,Mudd学院的“书院制教育”的聚焦是核心能力培养。

“通识教育”书院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书院是典型的“通识教育“书院,也是典型的借鉴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书院制教育模式。

在圣地亚哥分校成立之际,加州大学时任校长克拉克·可尔派人去牛津和剑桥考察,按照当时牛津和剑桥的模式组建”书院“和”学术管理“机构。圣地亚哥分校基本上保留了1960年建校时的教育模式和特征。图10展示了学校的组织结构,与加州大学其他分校的组织结构非常不同。

图片图10

学校共有8个“书院”(colleges),称之为“本科生之家”(family of undergraduates),学生在申请大学时就要选择心仪“书院”。

“书院”是“半自治”的组织机构,从校园建设到教育理念都各具特色。

更重要的是:“书院”负责制定通识教育的课程要求,也就是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有七个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要求。这也是我为什么称之为“通识教育书院”的原因。当然,学校也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在不同“书院”完成通识教育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课程学习的灵活性。

学生确定转业后,学习由学系/专业(academic departments/programs)开设的课程,但学生仍然是“书院”的学生。

由于这样的组织结构,学生在确定专业后,会有两个公公或者说两个婆婆,有时候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些归属感方面的迷惑。

这种情况在国内也存在。我在几年前参加国内的本科水平审核时,也听到书院教师和教学教师之间在这方面的争议。

“院中院”书院

密西根大学文理学院的“书院”是“院中院”书院的一个典型例子。“院中院”书院的特征是优质资源配给。

密西根大学总共有33000多名本科生, 很难给所有学生提供同样的“书院制教育”。所以文理学院采纳了“院中院”的书院模式,也就是说在文理学院内部搞一个类似于“书院”的“居住学习社区”,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学生四年都可以居住在书院,享受独特的资源和机会,当然书院也希望将他们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图11展示了小班教学的空间设计;图12是书院的剧场 ,看上去很奢侈;图13是活动室。

其实,密西根大学“院中院”书院更像其他大学的“荣誉学院”(honors college)或“荣誉项目”(honors program),但不同的是,其他大学的荣誉学院/荣誉项目很少给学生提供四年的住宿条件和优越的活动条件。

另外,根据书院网站提供的信息,学生的学习成果确实很卓越,当然我不知道是因为书院教育的成果,还是因为选拔进入书院的学生本身就是优秀学生。

结语

我想大家从我刚才介绍的书院制模式和特征,可以看到,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美国书院制教育更多的是通过构建居住学习社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图片

图11

其实,美国高校还有另一套体系,而且比书院制教育更加普及,我统称为“创新项目”体系,包括奖学金项目、荣誉项目、科研项目、交叉学科项目、国外学习项目等等,这些项目通常给学生提供高品质的实践学习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术创新能力。

特别说明:所用图片均为相关学校网络图片,仅作为讲座交流使用。

者 | 常桐善

来源 | 对话中美高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