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因理论

 吉文岐黄图书馆 2023-05-23 发布于天津

病因,即致病因素,指各种能使人发生疾病的原因。病因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整个辨证论治过程。中医学认为,只有正确辨认疾病的原因,才能认识疾病的本质,才有可能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病实质上是一种病因治疗,而辨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辨病因,所以有"辨证求因"、"审症求因"、"审因论治"等说法。

病因可分为四类:

  • ①外感病因,是指来源于自然界,或从肌表,或从口鼻侵入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也称之为"外邪"。 包括六淫、疫疠。

  • ②内伤病因,是指由内而生的,能直接导致气血逆乱、脏腑受损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

  • ③继发病因,主要包括痰饮、瘀血。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脏腑或形体,导致继发性疾病。所以,痰饮、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因其继发于原发疾病之后,故称其为继发病因。

  • ④其他病因,包括各种外伤、理化凶素致伤、虫兽所伤等。

这里重点介绍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痰饮、瘀血等内容。

  1. 外感六淫

  2. 七情内伤

  3. 饮食失宜

  4. 劳逸过度

  5. 痰饮

  6. 瘀血

外感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风、寒、暑、湿、燥、热(火),本是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因素,合称为"六气"。人生存在自然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自然界各种气候变化"打交道"。正常情 况下,人体对各种自然气候的变化具有充分的适应能力,自然气候有序的变化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协调关系被打破,不能适应 自然气候的变化,就会导致疾病。此时,六气相对于人体就成为致病的因素,中医学把这类致病因素叫做"六淫"。

六淫可以是气候的反常变化,也可以是正常的气候因素。当气候发生反常变化时,人群中多数人不能适应,所以会有较多的人感受外邪而生病,只有体质特别强健的 人才可以避免。但是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也会有一部分人感受外邪而生病,是因为这部分人体质较弱,或因为某种原因降低了他们对正常环境的适应能力,于是就 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 (2)六淫邪气可单独侵袭人体,也可以相互兼挟侵入人体而使人发病。如风邪可兼寒、湿、燥、热等邪,而形成风寒、风湿、风燥、风热等证。

  • (3) 六淫所致疾病的性质可以与其原始性质一致,也可以因个体的体质因素及其反应性的差异而发生转化。如感受寒邪,可以入里化热,湿邪蕴积日久也可以化热。感受 各种邪气,还可以因其体质不同而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疾病,中医学把这种现象叫做"从化"。如素体阳盛或阴虚者,感受外邪后易从热化;素体阴盛或阳虚者,感受 外邪后易从寒化;素体湿盛或脾虚者,感受外邪后易从湿化等。

  • (4)六淫邪气往往从外感受而发病,或从皮肤侵入肌表,或从口鼻侵入肺卫。因此,外感六淫早期多先出现表证,然后逐步向里传变。

此外,临床上还有某些并非感受六淫外邪,而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类似于风、寒、湿、燥、热(火)的病理变化,中医学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气"等, 如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之类。内生五邪(内生五气)虽然不是由外感六淫所致,但常可因外感六淫邪气而引发,如外感风邪可引动内风,外感湿邪 可引动内湿等。

(一)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故风邪致病多见于春季,但在其他季节也可感受风邪。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风性浮越

浮,即上浮;越,指外越。风为阳邪,具有轻扬、开泄的特性,轻扬则易上浮,开泄则易外越,故风邪侵袭人体,常先侵袭人体上部(头面)及肌表。因此,风邪致病主要表现为肌表及头面部症状,如头痛、流鼻涕、汗出、恶风等。

2.风性善动

风气具有运动不息的特牲,故风邪致病也具有善动的特征。

风性善动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 ①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如"风痹";可见肢节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

  • ②肢体振颤,运动异常。如各种抽搐、痉挛,中医学称为"风气内动";,是因某些特殊风邪所致。

  • ③眩晕。表现为自觉身体动摇,或天旋地转,或如坐车船之中。眩晕症一般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并挟"肝风"所致,而外感风邪具有引动内风的作用。

3.风性多变

风气具有变幻无常的特性,故风邪致病往往变化多端,来去迅速。如风邪致病往往发病迅速,传变快,痊愈也快;"风疹";病见皮肤瘙痒此起彼伏,发无定处等等。

4.风易兼邪

风邪最易侵犯人体,故六淫中其他邪气往往依附于风而来,从而出现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因此,中医学认为风是其他邪气侵犯人体的先导,故有"风为六淫之首"、"风为百病之始"、"风为百病之长"等说法。

(二)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故寒邪致病多见于冬季,但在其他季节也可感受寒邪。感受寒邪往往与气候寒冷及人们防寒保暖不够有关,淋雨、涉水、汗出当风等因素也可感受寒邪。

由于感寒途径不同,所感寒邪轻重不一,故寒邪致病有伤寒、中寒两种情形。若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出现表寒证的,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出现里寒证的,则为"中寒"。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寒易伤阳

寒为阴邪,故易损伤阳气。寒邪袭表,则伤表阳;寒邪伤里,则损脏腑之阳。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可出现功能减退的寒证。如寒邪损伤肌表,卫 阳被遏,则见恶寒、无汗;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寒邪直中少阴,伤及心肾之阳,可见畏寒蜷卧、精神委靡、手足厥冷、下利清 谷、小便清长、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义。人身之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气的温煦推动。若遇寒邪郁遏阳气,则气血津液运行受阻,凝结于经脉, 使经脉阻滞不通,于是发生疼痛。寒在脏腑,脏腑中气血凝结而经脉不通,则心腹中疼痛;寒在肌肉关节,肌肉关节中气血凝结而经脉不通,则肌肉关节疼痛。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义。寒为阴邪,易使气机收敛,导致肌肤收缩,筋脉牵引。若寒袭肌表,使腠理闭塞,肌肤收缩,卫阳不得宣泄,则见恶寒无汗,皮肤粟起;若寒客肢节,使筋脉牵引,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肢体拘急不伸。

(三)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暑邪属阳邪,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出现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感受暑邪既与气候炎热有关,也与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有密切关系。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 暑性炎热

暑属阳邪,其性炎热,故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口渴喜冷饮、脉象洪大等。

2.     暑性升散

暑为阳邪,故易上升、发散。暑邪上升,则干扰神明,使人心烦、头昏,严重者突然昏迷,不省人事。暑邪发散,则汗出过多,耗伤津液,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汗出过多则气随津泄,导致气虚,出现气短、乏力等症。

3.     暑多挟湿

暑热季节,热蒸湿动,故湿气也盛。人在暑湿之中,二者容易相兼伤人。故夏季感受暑邪者,多挟有湿邪。暑湿致病,除有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四)湿

湿为长夏的主气,但在其他季节特定环境下也能感受湿邪。长夏气候炎热,氤氲薰蒸,则湿气弥漫,人多易感受湿邪而致病。若淋雨涉水,或居处潮湿,也能感受湿邪。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 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浊,指秽浊。湿为阴邪,故有沉重的特性。感受湿邪,病人会有身体沉重的感觉,或四肢沉重,或头重如裹,或全身困重而乏力。湿类于水,水邪互结 则秽浊不洁。感受湿邪,常见排泄物、分泌物秽浊不清,出现面垢眵多、大便溏泄、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混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症。

2.     湿易阻气

由于湿性沉重,运行迟缓,故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的运行,使气机升降失常,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又由于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湿 邪阻气日久,阳气不得运行,往往形成湿盛阳微的局面。因湿气属土而内通于脾,故湿邪最易伤脾,而致湿邪困脾,气壅中焦;若湿盛伤阳,则脾阳不振,运化无 权,更使水湿停聚,发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

3.     湿性粘滞

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邪具有粘腻停滞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两方而:一是指湿邪所致病证多粘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及分泌物多粘腻涩滞而排出小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往往胶着难化,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病等。

4.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类于水,湿邪有趋下之势,湿邪致病具有易伤人体下部的特点。如水湿所致的水肿多以下肢为明显;妇女带下、小便浑浊、泄泻、痢疾、下肢溃疡等,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都表现在下部。

(五)燥

燥为秋季的主气,故感受燥邪多见于秋季。长夏湿气弥漫,入秋湿气一去,天气忽然清肃,故易生燥邪。感受燥邪,因气候寒温不同而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成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气相合而侵犯人体,则表现为凉燥。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滞涩的症状,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涩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2.     燥易伤肺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性喜清润而恶燥,为娇脏。故燥邪从口鼻而入,最易伤肺,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胸痛喘息等;伤及肺络,则痰中带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宣发肃降失常,津液耗伤,则可导致大肠失润,传导失职,出现大便干结。

(六)热(火)

热(火)为夏季的主气,故感受热(火)邪以夏季为多,但在其他季节也能感受热(火)邪。因《黄帝内经》有"风寒暑湿燥热"和"风寒暑湿燥火"两种提法,所 以历来把"热"与"火"相提并论。以热与火相比较,则热为火之表现,火为热之本性,两者有区别也有本质联系。由于它们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相同,所以一般不加 以严格区分。

热(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 热(火)性炎热

热(火)为阳邪,其性炎热,易升腾上炎,故热(火)邪伤人,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并可上扰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由于阳热之气主躁动而急速,故感受热(火)邪往往发病急,传变快。

2.     热(火)易耗气伤津

热(火)为阳邪,阳盛则阴病,故易伤阴津。热盛之时,迫津外泄,出汗较多,则使阴津消灼,故热(火)邪致病除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使秘结等津液耗伤之症。

3.     热(火)易生风动血

"生风",是指热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劫津液,筋脉失养,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故称为"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 反张等。"动血",指热邪入于血脉,加速血行,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1. 热(火)邪易致疮痈

热邪入于血分,壅聚于局部,使肉腐成脓,而发生疮疡痈肿。临床表现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点。

附:疫疠、内生五邪

疫疠

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有"疫气"、"疠气"、"毒气"等多种名称。一般来说,疫疠病邪的性质与六淫中的热(火)邪颇同,故也具有热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但是疫疠病邪具有比一般热(火)邪毒性吏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感受疫疠病邪后的发病情形更为严重。疫疠病邪具有发病急骤、病情 重、症状相似及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从以往的记载来看,疫疠之邪可导致疾病大规模流行,而且患病死亡率高。

常见的疫疠所致的疾病有大头瘟(面部丹毒)、虾蟆瘟(流行性腮腺炎)、疫痢(中毒性痢疾)、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等。

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也称"内坐五气"。内生五邪虽有风、寒、湿、燥、热(火)等名称,但它们皆由脏腑功能失常所产生,故皆冠以"内"字。

1.内风

内风皆生于肝,故也称"肝风"、“肝风内动"。

其形成原因有:

  • ①热极生风:因热邪炽盛,灼伤肝阴,筋脉失养,而致动风,出现以抽搐为特征的病变。

  • ②肝阳化风:因阳亢化风,上扰清窍,出现眩晕、惊厥等症。

  • ③阴虚风动:由肝阴虚竭,阳不潜藏,阴液不能滋养其筋,又被阳亢化风所扰,从而发生惊厥、抽搐等症。

  • ④血虚风动:由肝血亏虚,血不养肝,筋失濡养,而致风动,表现为肌肉蠕动、震颤等。

2.内寒

内寒生于阳虚。或肾阳虚,或脾阳虚,或心阳虚,都可引起相应的脏腑虚寒。由于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故肾阳虚是形成内寒的首要因素。

3.内湿

内湿生于脾。凡脾虚失于健运,水湿不化,即能生湿。湿邪既生,乃困阻于脾,妨碍脾的运化功能:或聚湿成痰、成饮,进一步发展变化成其他病变。

4.内燥

内燥皆由津液不足所致,与阴虚相关联。由于津血同源互化,故血虚也能生燥。内燥主要表现在肠胃、肺及有关的孔窍,因失于滋润而致鼻干、咽燥、两目干涩、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5.内热(火)

内热形成原因众多。外感风、寒、湿、燥,皆可化热;情志不遂,五志皆可郁而化火;阴阳不调,阳盛及阴虚皆可有火热内生;气有余便是火等等。

七情内伤

  1. 内伤七情

七情与七情内伤的概念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的总称,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在正常情况下,七情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续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的调节和适应能力,或由于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对情志刺激的调节适应能力低下,因而导致或诱发疾病时,七情才成为致病因素,称之为"七情内伤"。

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七情,是脏腑气血阴阳的运动变化在心理上的反映,不同脏腑的气血阴阳运动变化形式不同,故出现的情绪反应也不同。《黄帝内经》把七情与五脏一一相配合,建立了五脏主五志的理论,即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惊和忧也与五脏气机运动密切相关。

七情虽分属五脏,但也不是绝对的。其一,同一内脏的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可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如肝气实则表现为怒,肝气虚则表现为恐;心气实则表现为喜,心气虚则表现为悲,等等。其二,所有情志活动实际上都必须通过心才能体现出来,一切情绪反应实质上仍是心神的表现,因此七情最终要归心所主管。

七情对气机的作用是: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忧则气郁。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 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生于内,故直接伤及内脏。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由于内脏之问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关系,所以七情损伤某一内脏时,其病理反应会波及多个脏腑。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同时,由于心为精神活动的最高主宰,故七情所伤都与心有密切关系。从临床来看,七情所伤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

2. 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隶属五脏,七情过用每易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逆乱而表现出不同的病证。

(1)怒则气上

怒伤肝,可致肝气上逆,出现面红目赤、头痛头晕、急躁易怒;若血随气逆,则出现呕血、猝然昏仆等;若肝气横逆,可见脘腹疼痛、呕吐、腹泻等。

(2)喜则气缓

暴喜伤心,可致心气涣散。轻者出现心悸怔忡、少气无力、精神不集中等,重则心神失守,出现神志失常,狂乱等。

(3)悲则气消

悲哀太过伤肺,可致肺失宣降及肺气耗伤。临床可见少气懒言、短气胸闷、精神萎靡、意志消沉等。

(4)恐则气下

大恐伤肾,可致肾气不固、气陷于下。临床表现为二便失禁、遗精等。

(5)惊则气乱

突然受惊,可致心气紊乱,心神失常。临床可见心悸不安、惊慌失措、目瞪口呆、失眠易惊,甚至出现神志错乱。

(6)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或长期凝神集思则伤脾,导致脾气郁结,升降失常,纳运不健。临床可见不思饮食、腹胀纳呆、便溏等。

(7)忧则气聚

忧愁过度,导致气机闭塞不通。临床可见胸闷、心烦、四肢倦怠、面色萎黄、毛发不荣等。

3. 多发情志病证

情志病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并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七情过用导致的疾病,从病证类别而言,多为情志类病证。如郁证、癫、狂、胸痹、真心痛等,大多因异常的情志刺激发病或诱发,且具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其病情也随情志变化而有相应的改变。

4. 影响疾病转归

七情变化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心情开朗,乐观向上,则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易于好转痊愈;反之则易于发病,或诱发疾病发作和加重病情。如胸痹、真心痛等,可因七情刺激而诱发或加重病情;恶性肿瘤可因七情刺激致病情迅速恶化。了解七情活动对病情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对把握病情发展变化,采取全面正确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饮食失宜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人体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然而,饮食的摄取,应当遵循满足人体对营养素需求的正常进食规律,才能有益于健康。如果饮食失宜,反而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成为一种致病因素。

饮食失宜包括饥饱失度、饮食不洁、饮食偏嗜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饥饱失度

饥饱失度包括过饥和过饱两个方面。过饥有连续饥饿和长期摄食不足两种情况。在连续饥饿状态下,由于无法从饮食中获取充足的营养,气血生化乏源,脏腑功能骤然减退,会出现头昏目眩、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长期摄食不足,营养不良,人体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而逐渐亏虚,不但身体日渐衰弱,还容易感受其他邪气而继发多种疾病。

过饱有暴饮暴食和长期摄入过量两种情况。暴饮暴食,超过脾胃的承受能力,饮食不能正常地腐熟和运化,阻滞于中,反使脾胃受伤,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症,严重者可伤损肠胃脉络,引起腹痛或痔疮出血等症。长期摄入过量,营养过剩,气化不及,水谷精微不化气血,反变生痰饮而停聚于体内,阻碍气血运行,出现形体肥胖、头昏目眩、心悸胸闷等症;或酿湿蕴热,侵淫血脉,变生痈疽疗疮等。

二、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是指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或误食毒物。如进食腐败变质食物,则出现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或痢疾等;若进食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则可导致各种寄生虫病,常表现为腹痛时作、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若进食被疫毒污染的食物,可发生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误食被毒物污染或有毒性的食物,则会发生食物中毒。

三、饮食偏嗜

饮食偏嗜是指偏好某种性味的食物或专食某些食物。包括偏寒偏热、五味偏嗜、嗜酒成癖、食类偏嗜等。

1. 寒热偏嗜

过食生冷寒凉之品,日久可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从而发生腹痛、泄泻等。若偏食辛温燥热之品,则使胃肠积热,损伤胃阴,出现口渴、口臭、腹满胀痛、便秘等。

2. 五味偏嗜

五味与五脏各有一定的亲和性,如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若长期偏嗜某味,就会导致与之相应的脏气偏盛,引起脏腑间关系失调。

3. 偏嗜饮酒

酒为熟谷之液,性热。适量饮酒,可宣通血脉、舒筋活络。若偏嗜饮酒则易损伤脾胃,内生湿热,临床常见脘腹胀满、胃纳减退、口苦口腻、舌苔厚腻等。

4. 食类偏嗜

长期专食某类食物,日久可因某些营养物质过剩或缺乏而发生疾痛。如长期过食肥甘厚腻,易生痰、化热,可致肥胖、眩晕、中风、消渴等。如长期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缺乏维生素A、钙、碘),可产生夜盲、佝偻病、瘿瘤等病变。

劳逸过度

劳,即劳动,包括各种劳作和运动。逸,指休息和静养。劳和逸都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两者不可缺一。正常的劳作和运动,有助于流通气血,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和静养,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神。如果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会使人致病。

一、过劳

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1. 劳力过度

又称"形劳",指长时间过度用力,如体力劳动过度、运动过度等,气血消耗太过,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恢复,从而积芳成疾。诸如久立、久行、言语过久等所致损伤,也属劳力过度。劳力过度致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耗气,尤易耗损脾肺之气,常见少气懒言、体乏神疲、喘息汗出等;二是伤形,长期体力劳动,易损伤肌肉、筋骨等。

2. 劳神过度

又称"心劳",指用心思虑太过,耗伤心血,导致虚损性疾病。凡劳神太过,不仅心血耗伤,而且思虑则伤脾,故一方面表现为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同时多兼有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3. 房劳过度

房劳过度,是指由于房事过度,或频繁手淫,或妇女早孕多育。房劳易耗伤肾中精气,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或男子遗精、早泄、阳痿;女子月经失调、带下过多,或不孕等。

二、过逸

过逸,是指过度安逸。若长时间缺乏体力劳动,又不进行体育锻炼,易导致脾胃等脏腑气机阻滞,出现食少、腹胀、肢困、肌肉软弱、胸闷气短等。

痰饮

痰饮的基本概念

痰饮是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

痰饮分为有形之痰饮和无形之痰饮。有形之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痰饮,如咯吐所出之痰液,皮肤肌肉间形成的瘰疬、痰核及腹中有辘辘水声等。无形之痰饮是指视之不见、触之无物、闻之无声的非实质性痰饮,虽无形质可见,却有因痰饮所致的病理表现。有形之痰饮与无形之痰饮本质是相同的,差别在于聚之则有形,散之则无形。

《金匮要略》把饮分为四类,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这是根据饮邪所在部位不同而规定的名称。如饮停于腹中名"痰饮",饮悬于胸膈名"悬饮",饮支撑两胁名"支饮",饮溢于肌肤名"溢饮"。

痰、饮、水、湿四者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但相互之间有一定区别。其弥漫无形者为湿气,停聚有形者为水饮;饮之更清稀者为水,饮之煎炼而成者为痰。也就是说,四者皆源于津液代谢障碍,并可互相转化。

痰饮的形成

痰饮皆由滓液代谢障碍所致,涉及到脾、肺、肾、肝、三焦等多个脏腑。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等,都可损伤脏腑,使其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停聚而成痰饮。

因脾主运化水湿,肺主通调水道,肾主水,肝主疏泄能促进津液代谢,三焦为水道,若脾失健运,或肺失通调,或肾不主水,或肝失疏泄,或三焦气化失常,使水湿不化,津液停聚,皆可聚湿而成痰饮。痰饮形成以后,又可在脏腑之间相豆影响,进而使多个脏腑气化失常,导致痰饮的反复形成。如痰湿蕴肺而致咳嗽、气喘,临床多责之于脾虚,故古人有"脾为生痰之源,肿为贮痰之器"的说法。

痰饮的形成还与寒热因素有关。寒热可由外感而得,也可由脏腑阴阳失调所致。脏腑有寒,则气化迟滞,津液不化,形成痰饮,而以饮为多;脏腑有热,则煎熬津液,津液或沸腾为饮,或凝结为痰,而以痰为多。如肺寒可致饮停于肺,咳吐清稀泡沫痰液,称为"寒饮伏肺";肺热可致痰阻于肺,咳吐黄稠脓痰,称为"痰热蕴肺"等。

痰饮致病的特点

1.阻碍经脉气血运行

痰饮随气流行,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于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可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

2.阻滞脏腑气机升降

痰饮为水湿所聚,若停滞于脏腑,易于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肺以肃降为顺,若痰饮停肺,肿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喘促等症;胃以降为和,痰饮停胃,胃失和降,则出现恶心、呕吐等症。

3.易于蒙蔽神明

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可致头昏目眩;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心神被蒙,可致胸闷心悸、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惊痫等。

4.症状复杂,变化多端

由于痰饮形成的原因多,痰饮关联部位广,并且能随气升降,上下内外无所小至,故痰饮所致疾病种类多,影响脏腑组织也多,症状极为复杂,且变化多端。从临床表现来看,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四肢百骸,皆可因痰饮而致病,其症状表现如胸闷、咳嗽、气喘、咯痰、恶心、呕吐、心悸、眩晕、癫狂、肢体麻木、关节疼痛或肿胀、皮下肿块或溃破流脓,以及水肿、腹水、泄泻等。凡种种疑难杂病、不明原因疾病,都可能与痰饮有关,所以古人有"怪病多痰"、"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

由于痰饮可以随气升降,故其病证往往容易变化,呈反复发作性。如癫痫病,痰随气升则病发,痰随气降则病止,反复多次。

瘀血

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运行障碍、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在中医文献中,瘀血又称"恶血"、"蓄血"、"污血"等。

瘀血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瘀血的形成

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跌仆损伤等原因,一旦引起心、肺、肝、脾等脏腑功能失常,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淤积体内,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 1.外伤

跌仆损伤、闪挫扭伤、金刃枪弹、手术等各种外来损伤,导致脉管破损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若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留积体内则成瘀血。

  • 2.气虚

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则血行迟缓、涩滞不畅而成瘀血;气虚无力统摄血液,则血逸脉外,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则血液停积体内而成瘀血。

  • 3.气滞

情志郁结、痰饮壅塞、结石梗阻等,皆可阻遏脉络、阻滞气机,使血液运行不畅或淤积于局部,形成瘀血。

  • 4.津亏

外感热邪,灼伤津液,或汗、吐、下太过等导致津液丢失,使血液黏稠,运行不畅,变生瘀血。

  • 5.痰浊

痰浊为有形之邪,易阻遏气机,壅塞经络,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如痰浊流注肢体,则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等。

  • 6.血寒

外感寒邪,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或使血液瘀积于局部,形成瘀血。

  • 7.血热

外感温热邪气,或体内阳盛化火,火热邪气煎熬血中津液,血液黏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互结;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壅滞于体内则形成瘀血。

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不仅失去了血液的正常功能,而且能作为继发性病因,导致新的病变。其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易于阻滞气机

瘀血为有形之邪,易阻滞气机,气机郁滞又进一步加重瘀血,从而形成气滞与血瘀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如外伤致瘀,表现为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血瘀气滞的症状。

2. 影响血液运行

瘀血停留于脉内或脉外,可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瘀血阻滞于心脉,可致心脉痹阻,出现胸痹心痛;瘀血留滞于肝,可致肝脏脉络阻滞,发为癥积;瘀血阻滞于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形体官窍脉络瘀阻,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等。

3. 影响新血生成

瘀血是病理性产物,已失去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瘀血阻滞体内,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影响新血的生成。因此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故久瘀之人,常可见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血液亏虚和机体失濡的临床表现。

4. 病证繁多,病位固定

瘀血形成原因各异,停留部位不同,故可导致多种复杂的病证。如血寒致瘀,多伴有疼痛、手足皮肤青紫等;血热致瘀,则多伴有面红目赤、舌色红绛等。若瘀血在心,可见心悸气短、胸闷心痛,甚则唇舌青紫、汗出肢冷;瘀血在肺,则宣降失调.可见胸痛、气促、咯血;瘀阻于肝,可见胁肋刺痛、腹胀纳呆、渐成癥积肿块.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有块、或崩漏下血;瘀阻于肢体肌肤,可见肿痛青紫;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头痛、头晕。

瘀血所致病证虽然繁多,但瘀血一旦停滞于机体某脏腑组织,多难于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癥积肿块形成而久不消散等特征。

瘀血致病的临床特征

瘀血致病虽然错综繁多,但亦有其共同的临床特征。

  • ①疼痛:一般表现为刺痛、部位固定、拒按、昼轻夜重。

  • ②肿块:大多固定不移。在体表可见局部青紫,肿胀隆起;在体腔内则可扪及质硬、坚固不移的肿块。

  • ③出血:一般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

  • ④发绀: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

  • ⑤舌象:舌质紫暗,舌有瘀斑、瘀点等。

  • ⑥脉象:涩或结代。

此外,亦可兼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健忘等。若病程较长,久治不愈,或有外伤、出血、胎产、手术史等,虽无明显瘀血征象,也可考虑有瘀血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