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少明老师!专注语文阅读理解!系统学习+科学训练!我们的《阅读理解训练营》,学+练+讲+答,四维一体结合起来,让阅读理解丢分多的学生,逆袭拿高分! 分析作品 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重点提示: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方法指导: 1 修辞 (《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常见的4种修辞方法 排比的作用: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 借代的作用:使表达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的作用:引起人们丰富的想像,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突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感情。 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表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2 句式 句式指倒装、被动、感叹等,在表情达意上常常起到特殊的作用。如倒装,常表示强调,鲁迅《祝福》中“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就是运用倒装句强调了祥林嫂生活无着且无人同情的悲惨遭遇。 文章使用整句,显得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散句则显得灵活生动,富于变化;整散句连用则既有整齐美,又有灵动的美。 3 表现手法 例:《彩色的荒漠》(全国卷) 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 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 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第一问: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来写克拉2号气井。 第二问: ①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沙漠地貌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②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 ③通过对管道内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 ④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题方法: 首先,解题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 其次,答题形式: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4 人称的作用 有时文章用第二人称,作用:将物拟人化,和物直接对话,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例:《长城》(全国卷)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 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 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这篇散文中 (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4分) 答:(1)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2)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5.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现代文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1.现代文阅读理解4大丢分原因,6步拿高分! 2.阅读理解回答不到点上?1个问题+3个点+3个面,立体化解决! 3.全网最干!4个步骤,10倍效率刷题! 4.家长一定要看,看完就明白,阅读理解丢分在哪里了? 5.【绝对干货】5套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6.4个思考+5道真题,告诉你阅读理解,你的答案看着很好,为啥没有分? 7.现代文阅读理解4大丢分原因,6步拿高分! 8.全网最干!4个步骤,10倍效率刷题! 9.阅读理解回答不到点上?1个问题+3个点+3个面,立体化解决! 10.【技巧】阅读理解关于审题的6字阀门! 11.干的很!阅读理解爆破式4步刷题方法! 12.从数学里,发现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秘诀! 13.【绝技】阅读理解3套黄金高分经验+口诀 14.阅读理解如何得心应手解题!4招告诉你! 15.语文阅读理解,7招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16.语文阅读理解,3策提高整体能力! 17.语文阅读理解,解题存在的3大问题! 18.语文阅读理解5个纬度提高方法! 19.阅读理解如何高效答题?3个锦囊妙计! 20.阅读理解如何让答案更得分?4个密法! 21.阅读理解读懂文章3点+3招! 22.阅读理解只考2点!读懂没有?好在哪里? 23.阅读理解修辞手法:4句口诀+4步解题 24.花3分钟,避开89%学生踩过的阅读理解坑! 25.吃透一个考点,阅读理解提分很快! 26.阅读理解从专业角度讲,光表达效果就有11个切入点! 27.这个题型用:3个步骤破解文章的3大板块! 28.从阅读理解的底层出发!3招提高成绩。 29.一张图区分,阅读理解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30.全国语文阅读理解!为什么只考这8大题型? 31.终于找到了!全国现代文丢分的2大原因! 32.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的区别 33.只需3招训练阅读理解,解读文章的能力! 34.如何攻克现代文阅读理解得分难? 35.阅读理解赏析句子,这样做拿满分! 36.中考阅读理解:字、句、段落的赏析3种类型解题方法! 37.记叙文阅读理解3把抓住核心点!提分嗖嗖滴 38.阅读理解八大题型之一:人物形象题3步分析法! 39.少明:用题海战术提高阅读理解,是错误的 40.阅读理解记叙文的叙述和描写!2步分析+系统拆解! 41.少明:阅读理解句段作用《三角梅》分析 42.强化阅读理解核心知识体系,赶走学渣,成为学霸! 43.少明:保姆式拆解阅读理解解题框架思维 44.阅读理解一分不丢,只需要3步! 45.小升初和中考,阅读理解如何提分? 46.阅读理解读懂文章的6个标准! 47.阅读理解用好“黄金3问”提分稳稳! 48.阅读理解学霸能拿分!因为会3个秘籍! 49.影响阅读理解成绩的【5个步骤】 50.语文阅读理解,啥是中心思想?来看一看 51.阅读理解差的4大原因+2个学习对策 52.语文提分只需3步!全国通用! 53.阅读理解丢分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 54.阅读理解咬死概括3条线,攻克阅读理解第一关! 55.如何提高!做语文阅读理解题的准确率? 56.语文阅读理解丢分多,2条急救方案! 57.阅读理解丢分顽疾!吃透1个知识点搞定它! 58.阅读理解用这三招,狂甩90%的同学! 59.阅读理解考察6点能力!就靠这三步破解! 60.阅读理解这个方法,“秒杀”99%的同学! 61.阅读理解用这三招,狂甩90%的同学! 62.阅读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我用3000字讲透 63.9大阅读理解问题,搞定了想不提分都难! 64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一次吃透! 65.3招让你的阅读理解,刷题效率提高10倍! 66.阅读理解刷题能提高成绩吗?能!肯定能! 67.阅读理解的四步答题法,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会成倍提升! 68.弄清3个问题!阅读理解成绩飙升! 69.阅读理解只需要搞定这2点,避免丢分! 70.阅读理解8大题型,第1个概括题型分析! 71.吃透这五大核心概念,阅读理解不丢分? 72.阅读理解走好这2步,阅读理解满分! 73.阅读理解五大核心概念第一个:表达方式! 74.搞定专业术语,初中三年拿高分!表达方式之【描写】 75.阅读理解艺术手法的3个层次!掌握的同学都是阅读理解高手! 76.10个学霸8个这样做阅读理解句子赏析 77.90%阅读理解要满分的学生,都吃透了这5大知识概念! 78.2019年的一道阅读理解题,总分18分!用这个方法拿满分! 79.90%的学生刷题没效果,阅读理解丢分多,是因为没掌握8大题型 80.是的,你没有见过,如此详细的现代文阅读理解知识概念总结! 81.4大概念+4大题型,吃透散文阅读理解! 82.以前语文阅读理解答题速度是蜗牛!搞定5个问题,快如火箭! 83.阅读理解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傻傻分不清? 84.语文阅读理解丢分的真相,你知道吗? 85.99%的家长误解了!阅读理解不是【阅读文章】,而是【解析文章】! 86.一文讲透:阅读理解小说的7大专题知识点! 87.阅读理解散文的通关模式!一篇讲透! 88.最近有132个家长在学!阅读理解提高很容易的!比如这个人物形象题型! 89.千万别打开!内藏阅读理解小说文体,99%的解题技巧!90.你知道吗?阅读理解散文有“3条命” 1.【词语删除】3分钟掌握 2.【词语替换】800字学习 3.【词语意思】4分钟吃透 4.【语句意思】尖子生必会 5.【句段作用】2步搞定 6.【划分层次】5大逻辑吃透 7.【中心思想】2个流程+4大线索 8.【概括内容】6点拿高分 9.【语句作用】3个关键+3个步骤+2个问法 10.【标题作用】2步分析+3步解题! 11.【记叙方法】3种底层方法 12.【描写方法】10分钟学会 13.【图文转换】高分解题 14.【概括内容】4条路径解决 15.【人物描写】这样做拿高分 16.【开放题型】5步+2个重点 17.【词语赏析】4步解题+2个关键 18.【列数字】的关键作用分析 19.【人物形象】2步流程+4个问法 20.【人物心理】一篇文章讲透 21.【语言描写】2问+2步拿高分 22.【神态描写】1篇文章+2个问法+3步解题 23.【心理描写】高分解题流程 24.【环境描写】实战分析,流程+例题 |
|
来自: 昵称20133911 > 《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