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书之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审美和理解古代经典的书法作品。把“美术字”和“老干体”当作学习对象,通常因为没有得到传统美学的培养,而失去了深入理解古代书法的可能。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作品。它与《兰亭序》并称为“双璧”,是著名的“颜氏三稿”之一。此作秉承了颜真卿饱含情感的激愤之作风,笔笔充满英雄气。它采用了秃笔和唐畿县狱状磓熟纸写就,几乎笔笔中锋,所以呈现出一种迟涩之势,显得斑驳而有古意。 字法上讲,《争座位帖》当中极善于应用欹侧之变、开合之变、疏密之变,这些变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古人认为“阴阳之变”构成了情感表达的基石。要了解书法的阴阳之变,就需要理解每一个字的变化。用笔上来看,《争座位帖》当中的每一个字都极富变化,有的垂钩飘逸,有的横披刚毅,有的回升玲珑剔透,不禁让人赞叹不已。 颜真卿则表现出他超卓的书法技艺和独特的个性。颜真卿在书法上的造诣是相当高深的,其书法作品中的每一个笔画都生机盎然、韵律有度,字体间的空隙、大小、厚薄、虚实形成了丰富的张力和层次感。 除了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要有深入理解外,我们还需要从其他角度去探索颜真卿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脉络,从多个维度去观察、品味和感受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古人曾有云:“大雅之堂,不惟鲁韵董生之书,亦阙且焉。”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欣赏书法,就得要求自己有文化,关注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的内涵,从而更好地领略古人的书法之美。 所以,对于当代学书之人,没有“好书法”和“坏书法”之分,只有“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之分。学书者要有充分的审美素养和历史文化意识,同时也要具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只有扎实的传统功底和个性的创造,才能够在书法艺术的创作和实践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领悟境界。 如今,我们采用博物馆级别的复刻技术将这件《争座位帖》台北故宫超清版进行了1:1的复刻,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以供大家通篇全局观赏和临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