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汇昆:例谈高考语文“放弃主义”

 江一写作课 2023-05-25 发布于河北

例谈高考语文“放弃主义”

文/金汇昆

在高考备考后期,每年总会有这类学生,他们对认为学习语文无用,他们对语文备考实行“放弃主义”,也就是不听语文课,不练语文题,只参加语文考试。那么,语文课的时候他们干什么?那么,语文自习他们干什么?统统用来刷其他学科的题,多数是理科。

他们,他们完全不顾语文老师的感受,甚至,他们根本就不看语文老师一眼。

所以,从哪方面说,他们都是“狠人”。

当然,今年也不例外,也有,但是少数。一开始,我强烈反对,并试图劝阻。但在他们看来,我成为了他们的“阻力”和“障碍”,于是我受到了“敌视”和“嘲笑”。于是,我心下也慢了,不再主动、正面过问了,但我一直在暗中关注他们的语文成绩。

“有个别同学不愿意听语文课,不愿意参与语文训练,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们的做法我不赞同。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们不知道,我知道意味着什么,但······我还是不说了。”前天课上我又委婉劝了一下。

是真的,我真的没有再往下说一下去。因为,我怕再刺激到某人。但现在我要说,这意味着他们会形成一种忽视语文的习惯。以往和现在他们不重视语文,这或许已经成为了习惯,当再想重视语文的时候,他们根本无法重视了。这意味着他们的语文成绩大概率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或者直接说肯定会倒退,因为其他学生在学习、在训练,别人进步,自己停止,这就是说自己在倒退。这意味着自己会成为“大清朝”,会无形中形成闭关锁国的政策。因为备考后期的语文学习,学习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新信息、新方法、新潮流,如果长期不接触,很快就会落伍。

这个长期不接触的“长期”指多长时间,不多,一个月足够了。

这里就有几个例子,比如小山、小冯、小木(均为化名),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就执行了“放弃主义”。当然,程度不同,小山程度较轻,小冯和小木程度较重。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很好的语文苗子,可以这么说,如果他们跟着语文课堂与训练走的话,语文绝对更考130分以上。但很遗憾,他们没有跟着走,而是自己走。

他们只参加语文考试,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我看到了他们语文作文的变化。作文是语文水平很好的衡量标准,他们的作文水平很快下降,语言表达开始散乱,没有新的例子和语言出现。作文分数也开始下落,从50分降到40多分,语文总分也开始下落,从120多分下落到110分甚至不到110分,已经处在班级语文成绩的末游了。

这个情况不是我愿意看到的,或者说我很怕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从这类“放弃主义”的发展来看,我觉得这种退步又是一种大概率事件。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只希望高三学生不要再实行语文“放弃主义”。

正向看,语文学科大有可为,考到130分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榷山

癸卯麦候(05.25)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金汇昆,笔名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生命的启蒙不断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