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批评家

 木蘭猫不睡 2023-05-25 发布于北京

前面一篇文章《尴尬的新媒体艺术》引起很多朋友、同行的共鸣,其实前天拔牙前我还琢磨着该写一点自己的鸡汤文,替自己搞点宣传。拔完牙后嘴巴的麻药还没退完,一片麻木,不太能动。我捂着脸在想该怎么写时,却鬼使神差的看到了这个在草稿箱里躺了个把月的题目,那是上次写《成功者的绘画和绘画者的成功(上)》时,一开头就说岔了,讲了半天新媒体艺术的事情,然后觉得不能讲下去了,不然就完全偏题了,所以打住,就在草稿栏里写下了上面的题目,写了就扔那儿不管了,放了几周也没什么思路。结果正半边脸瘫时有了点头绪。写完发出去我期盼着能超过2000的阅读量,前几篇费劲吧啦的写了好几天的关于绘画的文章也就勉强过了一千。没想到很多朋友转,我想可能大家都有同感吧。很多朋友鼓励我多写,其实我并不想写这些东西,我本来想写点鸡汤的。

按理说我一个艺术家写这些东西干吗?艺术家做好自己的作品就行了,这才是艺术家的本分。说的俗一点,照顾好自己一亩三分地,搞好人际关系,多参加上档次的展览增加自己的资历,混个行业头部,多找一些项目多挣些钱是正事。何必来淌这滩浑水呢?自找麻烦何苦来哉?钱挣够了么?呵呵,还在给孩子攒学费呢。弄个公号是想给自己搞点宣传的,结果还就不小心说了实话。人从根本来说是无法伪装的,是什么人就做什么事,本来打算把自己搞的小确幸一点,不要像年轻时那样拼了,把日子过得安生点,舒适点,闷声发点小财,让孩子的学费有着落,老婆可以买几件好点的衣服穿。但还是不出几天就在这边捅娄子,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按理说我写这些东西其实都应该是批评家的事情,如果说艺术圈还有批评家的话。但是批评家是一个消失了很久的稀有工种,虽然可能批评家协会还在,但是这个行业早已经名存实亡了。估计未来也不一定会再有了,不是有chat GPT了么?chat chat 就好了。


Chacha


批评家顾名思义,就是要批评!批评何为?很简单,并不玄乎,甄别作品好坏优劣,并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批评很客观吗?并不,也不需要,这世界上没有客观的批评,chat GPT比较客观,因为它就没观点,把网上的意见收集起来整理一下给你。没有观点的批评就不是批评,观点就是主观的,没有客观的观点,所谓客观不过是客气罢了。

为什么说批评家稀有呢?他干的这个工作天然不讨喜,简直就是与艺术圈为敌,本来你好我好大家好,他却偏要挑毛病,说三道四,谁会喜欢跟成天挑自己毛病的人打交道呢?这种角色怎么在圈子里生存呢?不过我听说过有个美国批评家为了自己职业上的纯洁性,坚决不跟艺术圈的任何人过从甚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画廊主,他一概拒绝来往,就是怕一旦有了交情,下笔就会软,或者不公允,更不要说沾上什么利益,那就要写广告软文了。这么说起来这个批评家其实有点像杀手Leo,独来独往。

图片

不过我们这里好像基本没有这种批评家,因为根本就没有他生存的土壤。这个批评家敢这么做,一定是有条件可以生存得不错的,他就靠写好评论文章就能活得很体面,所以他就有底气不和圈子里的人来往,这才能保证评论的独立和公允。这样才能赢得业界的尊重和敬畏。嗯,这也挺像杀手!我不认为我们这里有这样的机构或者专业杂志给出的报酬能让一个批评家可以活的很体面而可以不跟圈子里的人打交道。那么他要活得好一点不就得在圈子里混吗?干嘛做这个吃力不讨好又得罪人的事情呢?做点让人开心的事情不挺好吗?比如策划一下展览,又有收入,也不得罪人,甚或人家还怕得罪他,还要巴结他。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没有什么毛病,所以批评家这个行当也就渐渐门前冷落车鞍马稀了。其实在美国现在也是一样,批评家越来越少。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圈,批评家可不是今天这样销声匿迹,那时批评家的份量可能比现在的策展人还要重,像栗宪庭老师,高明潞老师,吕澎老师这些批评家,写一篇文章对艺术家来说可谓重如泰山,而且当时批评家同时也兼任着展览组织策划的重任,虽然那时艺术家自己组织展览也是经常的事,但是大型展览策划工作还是批评家在张罗。比如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就是栗宪庭老师和高明潞老师牵头,范迪安、费大为、周彦、王明贤、孔长安、唐庆年这几位老师都是参与策划工作的批评家或者理论家。其实那时还没有策展人这个概念。

图片

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开幕行为表演

1992年吕澎老师策划了第一个中国的双年展:首届广州双年展,尽管只办了一届,那也是开了国内双年展先河。同时吕老师还办了一个艺术杂志《艺术市场》,吕老师是坚定的市场经济的支持者与行动者,虽然那时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

图片

首届广州双年展开幕暨颁奖仪式

我记得还有个批评家提名展也是当时比较重要的展览。那时艺术史家,理论家,批评家,策展人往往是一个兼容状态。在国外这些基本都是各司其职,当然也没有那么井水不犯河水,但大抵做史论的不大会去做策展,可能做做批评,做批评的也不大去做策展,不能既当裁判又当教练嘛。不过策展人是必须有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乃至哲学的训练的,同时策展人又必须有对艺术作品的敏锐性和判断力,尤其是对新发生的艺术现象,他必须有如猎狗般灵敏的嗅觉,当然他还得有像艺术家一样对空间对作品的把握能力和控制力,还得有跟机构、甲方、各色人等周旋的社交能力,说起来策展人需要的综合能力最高。当然在今天什么人都可以做策展人,最没门槛的工作就是策展人,只要找得到个地方或者拉得到项目,找个小姑娘发短信联系些艺术家拿作品来一挂一摆,再写一段莫名其妙的文字,就可以做策展人了。这样的策展人可能对艺术界有害无益,但是这样的人却是越来越多,而且还最可能拿到一些机会和资源的,因为没啥底线,可以把展览做到最烂依然可以挣钱。专业出身的策展人终归还是要品质和要脸的。在一个比烂的大环境里,永远是劣币驱逐良币,小人战胜君子。

我记得黄专老师原来说过范景中老师提醒他,在外面跑诱惑太大,做学问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大概是这个意思。他就想沉下心来在OCAT做些当代艺术的基础研究工作,但是壮志未酬,斯人已去!

中国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多批评家都是学艺术史出来的,同时也做着策划工作,这还真是国情,那时美院里没有策展专业也没有批评专业,(现在有策展专业但没有批评专业,确实,批评怎么就业啊!)能做这个事情的人不就只能是史论出来的么。栗宪庭老师90年代后主要做策划工作。张颂仁、何庆基推动的92年的《后89中国当代艺术展》是请栗老师策划的,那是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在全球的国际巡展集体亮相。

图片
'后89中国新艺术' 1993年香港大会堂低座展览厅开幕现场。
左起:张颂仁、何庆基、栗宪庭


紧接着93年又策划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图片

   中国当代艺术家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张颂仁还让发小邓永锵爵士把黛安娜王妃请来跟中国艺术家开party。

图片

邓永锵,黛安娜王妃,张颂仁、在威尼斯双年展酒会

栗宪庭老师差不多2000年前后就退出当代艺术圈去做独立电影的工作了,因为他觉得当代艺术圈这时已经是个名利场了。他说过一旦某个艺术家成功了,他就不再会关注他了。我一直对老栗抱有很深的敬意!他看作品的眼光很准,也不会说虚假的客套话。大概93年的样子我还是美院的学生时,他来川美跟张晓刚老师谈什么事情,他们吃火锅时我们学生也在旁边一桌吃,他还坐过来跟我们一起聊,我和一个德国来的交换生做了一个展览,请他来看,他就来了,他看了我的作品只说了一句:“画的太帅了。” 这可不是表扬的话,帅是批评,我理解的意思是有点卖弄技巧,不够内敛质朴。到现在我都记得,估计这辈子也不会忘了。老栗虽然对艺术持开放的态度,但从精神气质上来说他有儒家的圣贤气象:和而不同,群而不党。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其言也厉。不为利益所动,不畏权势,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栗老师有践行。高明潞老师去美国读博士后我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后来做了“意派”的展览。吕澎老师在做完广州双年展后发现没钱是做不了事情的,或者说很被动,因此一边开公司一边写当代艺术史,我也很佩服,他做商业不忘初衷,最后还能转回来继续搞学术,大多数人尝到挣钱的滋味哪里还想回头搞学术呢?吕老师是有理想主义的行动者和实干家。范迪安老师一直在美院直到现在,侯瀚如老师去了法国,策划了几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和主题展。后来在罗马做当代美术馆的馆长。其实当他们这一代活跃在中国艺术舞台上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后生晚辈,只是一个旁观者和仰慕者,很多事情并非亲历,所以只是了解一个大概,更深入的了解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留下的文献。后来更年轻的一代人基本都是策展人,没有批评家了。当然策展人也都会写一些文章,大多是展览文章,展览文章就不太好批评了,都是介绍解释艺术作品怎么好的,不可能说作品不好的,不好为什么还选他呢?没法儿说不好。后来基本就都这样了,批评消失了。虽然大家都明白没有批评的声音是个问题,但是谁愿意去干这种杀手一样的“脏活”呢?nobody!

大概在2012年13年左右,那时年轻一代当代艺术圈的主要活动场地还是artbaba论坛,发展览讯息,讨论,骂街都在那里。论坛悄然出现一个ID叫“一杯生普洱”,生普洱的写作水平以及专业素养和对艺术圈掌故的了若指掌,对艺术家的分析刀刀入肉,很快就成为了artbaba的顶流,而且引得一众艺术圈人士猜测,到底谁是“一杯生普洱”?到现在也还是一个nobody。 虽然有人言之凿凿,但又无实锤!可惜那时还没有微信公众号,再晚几年,开个公号,秒杀现在各类艺术公众号。生普洱同志的文字现在还在artbaba上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学习观瞻,他的观点当然很主观,(前面说了,是观点都很主观,没有什么客观的观点)但基本还是比较严肃认真的在批评作品。那还真是批评,而当时的论坛不是喝彩就是骂街,都是站队决定意见,不是讲道理而是街头打嘴仗,毫无建设意义。生普洱出手就是名门正派的架势,写的文章几乎是那时最大的看点,有观点有痛点,有理论有八卦,生普洱不仅批评艺术家也批评批评家,那当然惹来众怒,跟一众老批评家打笔仗,颇有舌战群儒的效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一次我去画廊。跟皮力聊天聊到生普洱,他问我:“你觉得会是谁呢?...不会是你吧?” 我说:“怎么可能!你觉得我写得出来么?” 我那时最烦后现代哲学,听到福柯德里达这些名字都头痛,怎么可能还引经据典呢。一时无话。

当众人都在猜测谁是生普洱时,有人说生普洱之所以不想暴露真实身份,就是这样才可以说真话,大家继续看他的文章就行了,就不要猜了。的确他的文字犀利,直指痛处,在没有批评的环境下,这简直就是一剂强心针。

(本来此处配《低俗小说》扎针的图,然后发不出来,差点整篇文章没了,算了吧)
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
真的很喜欢这首歌!虽然那个跳兔兔舞的音乐更流行,但我觉得这首歌更好听。

生普洱写的好坏与否都没问题,他是认真的指出来艺术家的问题,你觉得他说的不对可以反驳他嘛,据理力争。而有些人却老是要他亮出身份,他匿名就是要出来说真话嘛,这种做法就是要堵他的嘴,那么又没有人说真话,就又可以说胡话了。真是自掘坟墓,不过真的批评没有了就更可以浑水摸鱼了,对这些人是利好。现在出现的抄袭事件很大程度就是没有批评的后果,如果有真正的批评,至少会让很多人不敢这么肆无忌惮。

生普洱也没有写很久,没多久就有些人出来吵架,(吵架如果是学术争论都没问题,人生攻击就很无聊了),还有人要揭秘,一群人混战,现在artbaba上留下的可能就是全部吧,还有一地鸡毛的笔墨官司。在我看来,“一杯生普洱”是中国当代艺术圈里最后一个批评家,匿名的。到底谁是生普洱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匿名出演就是批评家这个角色退出艺术舞台的一次最后告别演出。

然而批评家对于艺术界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批评家就是艺术界的免疫系统,就是不断剔除癌细胞防止其扩散的作用,免疫系统对于人体健康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免疫系统丧失或不大起作用了后果很严重。艺术届没有批评就像是没有免疫功能,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稂莠不齐的展览在大多数非专业人士面前是很难辨别好坏的,如果专业圈子里都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做什么展览都说好的话,你怎么能期望一般的观众有更好的判断力呢?生普洱2013年后就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那以后我好像就没有看到过什么真正的批评文章了,倒不是说生普洱就有多么好,他有他的偏颇之处,但总还是有观点的,还能引起争论。虽然有时也卖弄些贫嘴和掉学术书袋,但批评是真批评,没有那种寓贬于褒寓褒于贬的滑头,仍然是那时还能让人醒神的文字。那之后我们看到的都只是介绍文字,解释文字,吹捧文字。几乎看不到批评文字了。(那些时不时出来耸人听闻诈尸的不算,也没什么真正的见地,骂街的也不算,)艺术界至此一团祥和之气。生普洱的消失到今天刚好十年,当代艺术没有免疫系统十年了,学术界没有标准,市场标准就成了唯一的标准,市场标准取代学术标准的结果就是没有标准,市场里只有买卖的吆喝声。中国当代艺术这十年来硬件发展突飞猛进,遍地都是美术馆、艺术机构,市场也在扩大,也有很多人在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但是反而是这些真正做学术的人往往得不到支持、资源,而浑水摸鱼的人却如鱼得水。就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界今天的状态来说确实乏力。乏力有两层意思,一是缺乏活力,二是缺乏批判的力量。

怎么办?

图片
《怎么办?》 油画 高晓华 1978

生普洱今天看到这篇文章作何感想?他还想得起当初要匿名挥笔的初衷是什么吗?

                      邱岸雄于上海2023年5月2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