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元袋

 汪河_王贺伟 2023-05-26 发布于河南

银元袋

作者  王贺伟

我的岳父系列故事

我写岳父故事《难忘的岁月》中提及,岳父当年作为地方工作队跟刘邓大军南下时,随身携带三件重要东西:一把手枪二十发子弹和一条银元袋,内装一百块银元。枪和子弹是随身武器,银元是为部队携带的资金。

工作队纪律要求:手枪有长绳挂在脖子上,银元袋和子弹缠在腰间,睡觉也不准取下来。每两个人结成一对相互照应,战斗中如有一人阵亡,另一个人收起阵亡者的手枪子弹和银元袋继续跑路。

岳父所在的工作队,跟刘邓大军过黄河后,20 多天的时间行程千余里,终于到达大别山。岳父说,南下一路还算顺利,上前有部队开路,后有部队断后掩护,虽是枪林弹雨,倒也安全无恙。最后和部队分手时,留下枪支弹药和20 块大洋。

有位朋友看过《难忘岁月》这篇文章,问起银元袋这件事情。我查了一下资料,觉得有必要为银元袋写几句。

银元属于舶来品,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光绪十六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其中以铸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最为流行,所以民间把银元称之为“袁大头”。

 

国内革命战争年代,国民党腐败无能,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解放区的货币又不能在国民党统治地方使用,银元就成为了硬通币。部队开辟新区,人吃马喂,后勤物资消耗只能拿银元购买。

所以部队行动,得携带大量银元。

 


上图是民俗馆展出的银元锦囊,俗称银元袋。

这个小包包能装几块银元?私人钱包而已。

一个银元重量27 克,直径4 厘米。如是寥寥几枚,一手在握倒还可以。外出做生意,需要量大,携带就是个问题。

这就出现了钱褡裢。

 

图  钱褡裢(源于网络)

钱褡裢不适宜行军打仗的部队携带。

国民党部队有汽车装载,或挑夫搬运,他们携带银元大都是木箱盛放。我记得过去有个电影,国民党部队冲锋时,当官的打开木箱给敢死队发银元。

共产党部队没那些条件,在战斗频繁的年代,把银元集中到一起,如被敌人抢去,损失就大了。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就有了银元袋,让战士人人一个,分开携带。

岳父用的银元袋我没有见过。

我推测,岳父用的银元袋为土布做原料,统一制作,直径比银元稍大,两头有绳子。装一百块银元的袋子围在腰上正好够一圈。扎紧绳子,跟着野战军跑路,既不发出响声,又不会丢失。

岳父南下时正值酷暑季节,他和战友们各自腰上缠绕一道直径4 厘米,重量五斤多,土布缝制银元袋一天24 小时不离身,肯定要捂痱子。

我为写这篇小文在网上做功课,居然发现许多银元袋与红军和解放军有关的故事:

独臂将军贺炳炎193012月,红二军团在湖北松滋杨林市战斗遭敌重兵追击万分危急时刻,贺将军竞刀劈银元袋,智撒银元,敌人哄抢银元之际,警卫部队掩护军团指挥机关脱离险境。

呵呵,属于破财消灾。将军打败敌人,千金散尽还复来。

开国上将陈再道,身装有500块银元的银元袋(这么多银元限制了的想象,这种银元袋们的模样)随部队行遭遇敌人时难于脱身,他急中生智,把银元袋子藏在一个水塘里,待敌人退去又去找回。

500 银元将近40 斤重,陈将军背着它肯定跑不过人家,扔下它又便宜了敌人。藏起银元跑路,待危险过后再去找回。

有篇文章记述:刘邓大军南下后财政难以为继,中央派第十纵队护送运去经费。随军民工和地方干部腰缠银元袋。蒋介石派张轸帅军拦截。张珍为鼓舞蒋军士气,提出了颇具诱惑力的口号“消灭十纵有洋钱!”

怪不得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呢?他们打仗,为的是得到银元袋里的洋钱。

解放军报》曾有一篇文章,是说解放军打下南阳地区唐河县城后,十纵2882 团在城里建“八二被服厂”。在不到两年时间中,被服厂为部队缝制大量军衣军帽子弹带手榴弹套,另有8万余条银元袋

这么多的银元袋!它们肯定不会留在原地,而是装载银元随解放军打过长江,为解放军后勤提供坚强保障。

开国大将徐海东女儿徐文慧回忆当年徐部打下太湖县城,缴获颇丰。用缴获的民团黑布给战士们做衣服和随身物品。从那个时候起,部队每人都有三个袋子:子弹袋、银元袋和米袋。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遇到困难,领袖写借条派中央红军后勤部部长杨至成,找徐海东借2500 块大洋。徐海东找来军中管钱人问,知道家底还有7000 银元,二话不说,立即拿出5000

这与领袖念记当年的5000 银元有关。徐海东将军的银元,都是他和红25 军将士用银元袋从安徽河南带过来的,每块银元上面都有红军战士们的汗水和烈士的鲜血。

人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唯有患难知忠贞。

 

写到这里我不禁莞尔,这可爱的银元袋!

用来装银元的土布袋子,在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革命斗争中,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银元袋功不可没!

特做此小文,为银元袋扬名。

初稿 2023-5-19

——完——

参考资料

1 王建新 曲振波“八二”军服厂记    20100913日 解放军报

2 相忘于江湖刘邓大军补给后援团遭伏击,敌人狂喊:消灭十纵有洋钱!源于网络)

3 杜学峰:子军的小“长征”  (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王贺伟,笔名汪河。

职业医生喜欢读书。退休后封刀,在电脑上练习输入法,作为延迟脑萎缩的手段。

文,能够平铺直叙,诗,不懂平格律 

属于一介不入流之文学爱好者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