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中医:气血津液学说之十二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均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但各有不同的性质及功能特点,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转化的关系。

      1气和血的关系

  气血之间的关系,一是能生血、行血、摄血,故谓“气为血帅”;二是气依附于血,如果失血,则气也无所依附,浮散无根而发生气脱,故谓“血为气母”。

  气生于血,血的生成离不开气,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气,再转化成营气和津液,再变化为血,均离不开气的作用。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甚则可导致血虚。故临床治疗血虚证时,常配合用补气药。

  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如心气的推动作用,肺气的宣发作用,肝气的疏泄作用。气虚、气滞皆可导致血瘀或运行失常。王冰注《素问·五藏生成篇》说:“气行则血流。”《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 说:“运血者即是气。”

  气能摄血,是谓血在脉中的运行有赖于气的固摄,其中主要是脾主统血的作用,脾气虚不能摄血则会发生出血性病症。临床在治疗崩漏、消化道大出血时,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亦在于此。

    2气和津液的关系

  一是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即气能生津、气能散津、气能摄津;二是气亦依附于津液,气为津液所承载。

  气能生津,是说津液的生成,有赖于脾胃之气对水谷的腐熟和运化。故《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谓“ 水化于气。”

  气能行津,是说津液的输布及转化、排泄均有赖于气的功能。故张介宾《类经·藏象类· 十二官》 注:“元气足则运化有常,水道自利。”气虚气滞不能化水,致津液停滞,水气不行,可致水肿、聚湿、生痰。

  气能摄津,是说津液的正常运行和输布有赖气的固摄。气虚不能固摄,则易自汗、遗尿。

  气附于津液,是讲在大汗、大量利尿、吐泻等情况下,也可出现“气随津脱”的病证。故《金匮要略心典》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3血和津液的关系

    血和津液的都化生于水谷精气,故有“津血同源”之说。脉中的津液,也是血的一部分。《灵枢·决气》说:“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中焦水谷化生的津液,进入肺脉后,与经脉中运行的血液化合而变化而为血。《灵枢·痈疽》说:“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是说经脉中的津液也可转化为血。

    由于津血同源,汗乃津液之所化,汗出过多则津少血伤,故 《灵枢· 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张仲景又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是说失血者本有血虚,再发汗会加重血虚,故不可发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