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随笔‖时间的故事

 滕大卫 2023-05-26 发布于河南

【前言】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至今,我的父母还正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土地上耕耘着。而你根本想象不到,一个三岁才会说话、四岁才会走路的笨小孩是如何走上这三尺讲台的,并且已经深深热爱上了这三尺讲台。这并不是什么神话或传奇,而是一段段与时间有关的故事,也是我的教育故事。

(一)我与她:长大了,我就成了她

今年的我刚好进入了而立之年,这一年也是我正式参加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回溯我这五年来的教育生活,我有过因为心中美好的教育梦遭受挫折后的痛苦与彷徨,我有过因为个人能力受限而无法改变教育现状的失望与迷茫,我也有过何为教育以及何为教育者的内心叩问。

我不知道如何定义大先生,但我知道,一个平凡的乡村教师也能够点亮一个孩子的人生梦。

万幸的是,在我曾经求学的路上,我遭遇了这样的教育者,我心中的大先生——我的恩师,尽管她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乡村教师。

或许是早年大脑发育迟缓的缘故,六年的小学我读了八年才算勉强毕业。那个时候的我,几乎是被所有老师决定放弃的残次品,但是经过这个教育者之手后,我却渐次好转起来……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师生故事。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那间破旧的泥瓦房教室里,她将我的一篇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朗读并连连称赞的情景。她点燃了我对文字与文学的喜爱,她为我打开了阅读书籍的大门。我知道,我对文字的敏感以及对阅读的兴趣,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

我也永远不会忘记在我小学毕业的那天黄昏时刻,她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作为毕业礼物赠予我。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她娟秀的字体:我不在意你的过去,我只关注你的未来;我相信,只要努力,你一定会拥有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天空。

我是一个愚笨的人。我两次高考才考上了一所三本院校;两次研究生考试都以面试失败而告终;大学毕业后进过工厂、做过流水线,甚至在一座遥远的城市里的工地上辗转过一段时间。但是,我总是会想起她送给我的那句话:只要努力,你一定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时光一晃就是16年。如今,当我有幸站在淮滨县教体局为我提供的舞台来分享我自己的教育故事的时候,我总会老师们讲起这个故事。

我很庆幸,在16年之后,我也成了她。因为她我走上了这三尺讲台。

我知道,我要像她一样,去做一个平凡的大先生,用自己的赤诚与大爱去影响更多的孩子。

我还知道,一个大先生一定要塑造许许多多的“我”。然而我深知,从我的那位恩师手中接下教书育人的接力棒是需要责任、爱、热情、以及勇气。

在很多个时刻,我总会问自己:以我现有之力,能否承受这接力棒之重?我必须选择肩负着传承师道的重担,因为担子的一头系着祖国的未来,另一头系着为师者的良知。这注定是一条平凡且漫长的修行之道。

当我踏上教师岗位的那一刻,我便对自己说:我将用我的赤诚与良知从我恩师那里接过这教书育人的火炬,惟其如此,我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骄傲而自豪地说:我终于成为了她。

(二)我与他们:书写我们的生命故事

那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仲夏之季,它只是我们人生中几十分之一而已。但是,对于我而言,那注定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季节。就在2022年6月的这个夏季,我送走我的905班的52个孩子。他们是我完整带下来的第一届学生,我和他们朝夕相处度过了整整三个年头。

暑假期间的一天下午,当我再次回到我们这个905班教室的时候,黑板正中间的位置还留着中考前我写给他们的祝福语,而他们曾经坐过的位置上已经空无一人了。曾经和我在这间教室里一起生活了三年的孩子们都离开了这个教室,他们已经走向了可期的未来。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们曾经的喜悦与悲伤、成就与挫败、青春与热血都在这个叫做“教室”的地方燃烧过。

我感谢我们曾经相遇的日子,感谢那些我们一起成长的岁月,他们留给我的将是满满的回忆和深深的想念。而这些回忆和想念都被我手中的笔雕刻成了一段段平凡又温暖的故事。

是的,我选择用文字来雕塑我与孩子们之间的生命故事。两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拿起手中的笔开始记录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在很多个深夜时刻,我在飞逝的时光里捕捉到了一点可供书写的故事。

截止今日,个人微信公众号里已经更新文字370余篇共计70余万字,其中教育类文字已经突破50万字。系列教育随笔《你好,905班》共30篇以及系列师生共写教育随笔《文字中的遇见》共6篇近10万字,这是两年来我与我的905班孩子们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深度交往的最好记忆。

文字里那个令母亲焦虑不安的男孩子也已经长大了;文字中留下了天还未亮我们就在操场上奔跑、呐喊的背影;文字里深埋着我们曾经对于中考的忧虑与期待、焦躁与渴望……这些文字是我们追溯过往的一座桥梁,也是我们展望未来的一扇窗口。

我始终坚信:岁月留下的文字是我赠送给我曾经的那个905班52个孩子们最好的礼物,也是留给我自己最珍贵的记忆。因为这文字雕刻了我和我的孩子们之间的生命故事。

现在,我已经接手了新的班级,我依然选择用我手中的笔来雕刻属于我们之间的生命故事。我渴望着有一天,我的这些文字能够变成铅字,向一路同行的教育者讲述着属于我们的独特的生命故事。

回望来时的路使我更加坚信: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成长故事,都会融入我的血脉藏在我的身体里,那是我们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即使岁月荒芜,世道变迁,我在属于我自己的空间里,永远是主角、是成长者、更是行走的幸福教育者!

(三)她与我: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不久前的一个夜晚,我收到的了一条令人温暖的短信:老师,等我长大后,我要成为你;谢谢你,让我看见了光。

这是我之前的一个学生发给我短信。而她正来自我刚刚送走的那个毕业班级905班。她刚刚经历了高中的分科与选科,她告诉我说,她已经做好了未来的职业规划,将来也想做一名人民教师。现在,即将读高二的她已经瞄准了省内的一所师范院校。

我问:为什么要成为我呢?她答:因为你的那句话:看见未来,拥抱成长,你依然是我的骄傲与自豪;谢谢你,让我看到了一束光。

我想到了那个一年多以前的事情。

毕业后的那个落日时刻的黄昏,我送给了中考失意的她一本柴静的《看见》,希望她能看见未来尚存的希望,并努力向着希望的彼岸前行。书的扉页上,是我写给她的那句话:看见未来,拥抱成长,你依然是我的骄傲与自豪。

我没有想到,我在不经意间为一个孩子播下了一颗人生未来梦想的种子,正如我的恩师那样,很多年前在不经意间为我播下了一颗人生未来梦想的种子一样。

我为我的这点影响而感到自豪:在这个学校教育越来越难影响人甚至改变人的时代,如果我能够做到一点点,我将会由衷地感到幸福与欣慰。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各行各业的人都想出名,教师也不例外。但人所追求的美名往往都是虚名。比起在舞台上侃侃而谈,时代更需要能走下讲台侧耳倾听学生心声的老师;比起在各地甚至全国做巡回开课与报告,时代更需要能在漫长的岁月中陪伴学生成长的老师。唯有把双腿深深扎进教育农田的人,才能种出花和果子来。

生命化教育发起人张文质老师说,时代需要呼风唤雨的教育改革家,但更需要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教育者;三尺讲台虽小,足够成就大先生。

我是幸运的,生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也是万千平凡教师中的一员,在祖国大地的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实践着心中美好的教育梦。

我将继续用时间的笔墨来书写我与孩子们之间的生命故事;我将继续讲述着我们之间的时间故事;我将继续担起“奋进新时代,志做大先生”的历史使命!

致敬平凡的你,致敬平凡的我,致敬每一个平凡的教育者。

2023.05.24日晚23时

本文字数:2974字

备注:本文系信阳市教体局“奋进新征程,志做大先生”师德征文所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