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抵抗”政策和关东军占领东三省

 凤凰山居士 2023-05-27 发布于江西

涑南讲故事

2020-09-18 00:00

89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栽赃给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又被强行写上了屈辱的一笔——“九一八事变”。

众所周知的是,彼时的东北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挑衅奉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东三省。

东北军“不抵抗”政策

大家都说当年东北军不抵抗是收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命令,也就是蒋介石的命令。据说张学良后来还出来辟谣,说不抵抗的命令是自己下达给东北军的,和南京政府无关。后来就有了“蒋介石是'不抵抗’的发明者,张学良是'不抵抗’的执行者”这样的说法。

但是无论如何,在一个国家遭受到外敌入侵的时候,军队却被要求不能抵抗,这足以说明了当时国家和将领们面对强敌时一味的退缩、一味的忍让,这是长久以来敌强我弱的环境背景下形成的“无可奈何”的生存之道。

关东军占领东三省

东三省被占领和“不抵抗”政策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20万东北军被2.5万日本关东军赶出东三省,彷佛秋风扫落叶一般,东北旋即易主。

当然也有人从武器装备、士兵素质、战略素养等方面对当时的东北军和关东军进行所谓的全方位的分析,认为即便当年东北军拼死一战,也未必能打赢日本、守住东北。

那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奉行“不抵抗”政策,保存了军队,反倒是明智之举了?可事实还是给这种说法送来一记响亮的耳光,东北军不仅拱手把东三省送给了日本,而且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东北军也在战争和改编中失去了当年东北军的血统,之后便销声匿迹了。

历史没有如果

历史就是事实,事实没有如果。因此我们也无从得知如果当年东北军和关东军拼死一战的话,东北会是什么样,后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事实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丢掉了整个东北;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这14年中,有太多太多的中国人付出了甚至包括生命在内的沉痛牺牲,日本作为战争的发动者也为自己的侵略行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曾经的那段历史不堪回首,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和我们这个民族在那段历史中的悲惨经历;只有知道了眼前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才会更加加倍地珍惜。

所以,我们要珍爱眼前的和平、铭记曾经的历史,虽然那时一段屈辱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