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书生中学印象

 晓晓优雅地转身 2023-05-28 发布于四川

可以说,魏书生是全国中小学教师天花板般的存在。辽宁盘锦有一所中学,按照魏书生教育理念建立并组织教育教学,成绩斐然,魏书生也是名誉校长,在全国闻名遐迩。有幸去过一次。

2016年10月17日,乘大巴颠簸一日,至辽宁盘锦市魏书生中学(以下简称魏中),已是夜里九点。坐落在盘锦开发区(开发中)的魏中,宽阔马路的对面是盘锦一中,其它三面是芦苇,也没有灯火。正值学生晚自习下课,一队队从教学楼中走出,静默无声。所处环境荒凉,一所孤独的中学。这是第一个印象。

文章图片1

到达学校时已经夜幕降临,住宿学生正去上晚自习

一尘不染的校园

第二天天色大亮,进入魏中校园。到处整洁如新,即使墙角旮旯,也寻不到一丝灰尘。教室、楼道、广场、操场、食堂、报告厅……处处光洁;远离教学区,涉足栅栏围墙,一步步细细丈量,也无一丝乱草,一片纸屑;校园外则荒草萋萋,伴随秋风猎猎。墙外的荒凉衬托着墙内的静谧有序。好一方净土!

训练有素的学生

两天的观察,魏中学生举止皆训练有素。学校时间安排整齐划一,所有课外事务在课前全部完成,学生人人负责,人人有事,人人有责。课前,学生在齐诵《少年中国说》或在齐唱班歌中等待老师上课。课上,分组学习职责分明,学生个个得心应手,进入上课时间,所有学生成为专注的学者,雄辩的理论家,慷慨的演说家,坚定的评论家。不管进入哪间教室,总有一名业务纯熟的学生给我们以演讲的状态,热情又充满自豪地介绍自己的集体,从班徽、班歌、班花、花语到班级精神,洋洋洒洒、慷慨激昂,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参观者简直有点手足无措,而精神又为之一震。

文章图片2

目标高远

文章图片3

学生训练有素,是习惯的养成,不是临时客串

课间操,学生集合的状态和行动的姿态如同士兵。行走高抬头,大摆臂,雄赳赳,如此振奋人心。不仅让我联想起1941年11月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战士们高歌猛进,走过主席台后,直接奔赴苏德战场。上午的广播操,仔细查看每一个动作、每一名学生、每一个节拍,用挑剔的眼光扫视每一个人,而最后,随着音乐节拍,每个学生都成了成功的舞者,无一人拖沓。

文章图片4

很震撼,颇有军事化倾向

据介绍,这所学校的学生有四个生活习惯,即食不言、寝不语、行有序、无秽语。其中,因时间安排,没看到过“食不言”,但我相信,那肯定是真的。

规则清晰的课堂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学确有其规律性。魏中的灵魂是魏书生教育思想,多年来不断发展,至今趋于稳定。魏中严格落实“六部教学分组学习法”,让初来乍到的我们觉得未免有点严苛。观察了好久课堂,进教室听过几节课后,认识开始转变了。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结合学生分组学习,越了解越真实。定向:确立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自学:学生根据重点、难点,自学教材,边看书边做答案,有疑问自作标记;讨论:在组内讨论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组内寻求答案;答疑: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答疑;自测:学生根据自学和讨论内容,自己设计测试题目,做学习的主人,体现主动性;自结:学生根据自学和讨论的结果,总结学习中的得失;及时的课堂检测,完成每一个课堂的教学目标,自结。

文章图片5

不断积累和创新的教学理念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感悟:课堂教学内容,往往成为我们教师的任务,把课堂教学当成任务交给学生,学生也当成任务,任务,被动的完成,效率就大打折扣。

反思1:我们上课的时候,往往把教学当成自己的任务,忽略了学生。其实,我们所教学的内容,大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至少完成80%,而我们作为教师,却不信任学生。其实,使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等于浪费了资源。其实,按照著名的“二八理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完成80%的教学任务,而我们教师,只需要解决20%的疑难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平时的课堂,急急忙忙的,其实,也是把课堂当成了我们自己的任务,当成事务去做,片面的要求学生达到某某标准,自己心急火燎,学生不配合,形成师生冲突,但效率则大打折扣。

反思2:所有成书的概念,也就是我们所教给学生的东西,80%的答案在课本上,如果我们不去引导,学生则视而不见。如果我们引导了,方式恰当,他们则水到渠成,避免了很多的波折,更不用我们心急火燎的讲解。

反思3:魏中的学生很自信,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掌握80%的课堂内容,为什么,其实是习惯的培养。我们的学生,习惯了我们传授给他,而他们,习惯了自学探究。这就是差距。

反思4:我们的课堂要不要定规则。需要。人云亦云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没有结果。本校如此众多的学生和教师,该有一个基本的上课规范。学习一下魏中,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不是模式的禁锢,而是把时间交给学生,我们给一个恰当的引导,让自主学习渗透到学生内心,即使以后很多年,他们从我们这儿学习的自主学习,如果成为习惯,是终身学习,也终身受益。

文章图片8

常态课堂

文章图片9

小组是竞争的最小单位

感慨于分组

我们平时也分组了。实际上,我们是简单的分组,不像魏中。魏中分组的细致和科学,让我们叹为观止。起名不厌其烦,当然是学生自己做的;组名且不别论,组内分工和座位的摆设,颇费心机;组内排号,起初我认为有点高低贵贱之类,实际是实事求是,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排序是动态的,根据自己表现,及时更迭。至于他们的组名,并不是单纯的表现,而是每堂课真刀真枪的比拼。由此,我认同了,考核和评价对学生的激励,有时比较式口干舌燥更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也由此佩服魏中的课堂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元,从课堂到课下,竞争永远伴随,考核的动力敦促着自主学习,组内合作。每一次加分,每一句表扬,时时刻刻收获着自信,而主动学习,早已从自发状态进入到自觉状态。这样,效果不言而喻。

教什么考什么

这渗透着自信。紧扣课标,教授学生各学科内容和知识,培养的能力,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体现出信任和认同。一个前提,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标,学校对教师的极大信任以及教师长期以来锻炼的职业操守,能让学生把宝贵的时间用来学习应得的知识与技能,这考验着一个学校的操守,也展示了一个学校巨大的自信。(实际上,这所学校中考都能名列前茅,得益于不折不扣的执行正确的理念和思路)

文章图片10

班级墙壁文化

严谨从教的教师

在魏中两天,没见过随意游荡的学生,更没看见自由出入的教师。感慨,魏中的教师和学生一样,步调一致,无丝毫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感觉。所以,言传身教尤为重要。两天来,没有见过魏中的教师在办公室、楼道或者操场,旁若无人的拉家常或者其他,处处以身示范,处处为人师表。反观我们在校园时的行为,就有点无所顾忌,忘记了学校无小事,处处皆师表。由此得出结论,学生的良好习惯,是在教师队伍的长期感染下形成的,这就是教育。

家国为灵魂,班级为单元的校园文化

一直以来,我笃信的校园文化是反应师生校园生活的媒体。看了魏中的校园文化,茅塞顿开。魏中校园文化的起点是家乡,然后是国家,斗转急下,过渡到班级,让人有点目不暇接。 每个学生的在校生活,每个人的班级表现,历历在目。除了前面提到的班歌之类,分组学习的指标在墙上历历在目,每个学生的成长历程显现在众人面前,体现一个真实的成长,又烘托一个家国的巨幅背景,每个学生都成长在祖国的蓝天之下,去自由的寻求和创造。这是一个掩盖在规则下的自由的校园。

文章图片11

从认识家乡开始,有浓厚家国情怀的校园文化

感慨一下魏中的育人目标:健全人格,独立个性,儒家品质,世界眼光。不是文字简单的搭配,而是数年来为之努力的目标。魏中的学生,从个人的仪表到精神状态,从学业成绩到个人锤炼,收获颇多。成功的教育,不在于培养多少名牌学生,而在于输送多少快乐成长的年轻人。

魏中的规则意识

初到魏中,也许你不太赞同食不言、寝不语。须知,学校教诲学生,处处是公共场合,不妨碍他人,遵从公共秩序,这是做人的本分。食堂、宿舍、教室、校园都是公共场所,隐忍自我,遵从秩序,是现代公民的标志。魏中所做不错!

魏中提出“三个四”习惯培养。生活习惯:食不言、寝不语、行有序,无秽语;学习习惯:会预习、练记忆、善筛选、改错题;运动习惯:高抬腿,大摆臂,练长跑,有记忆。标语挂到墙上很容易,三个习惯我们读了以后也没觉得惊世骇俗。实际上,这些我们都能想到,但我们没系统地去做。他们想到了,列出项目,做成了课程,脚踏实地的去落实在了每一个工作日,所以有了收获。实际上,学生在校需要培养的习惯和其它心理品质很多很多,而他们抓住了其中的重点,生活、学习、运动,各冠之实实在在的要求,让大多数人能做到并且坚持下来,收获的是效果。也许,你可能觉得这些算不上大事,只是细节,不足虑。但我们却忽视一个事实,长久的关注细节,关系着教育成败。

文章图片12

教室里班主任的办公桌,常在这儿

反思我们平时的工作,无尽的想象着去碰触最先进的理念,无限畅想着锻炼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同时又无限挑剔着别人的经验,目光一直注视着远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日感叹于现实的不满,没有低下头来,把基本的事情一件件做好。而学生,一批一批的从我们面前茫然走过,任时光荏苒。所以,低下头来,把能想到的事情先做好,一点点完善,一点点进步,脚踏实地是永不过时的。

文到此处,仿佛那天离开魏中,车行渐远,很快就疏远了荒郊野外的那所神奇的学校。看到了学校教育方方面面的东西太多,感慨更多。其实,魏中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只有一句话:低着头踏踏实实做教育,不时抬起头看外面的世界,对比审视,事情能越做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