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丹功法要旨之“炼气化神”——张伯端《悟真篇》思想解析(四)

 tjboyue 2023-05-28 发布于四川

当修炼“炼精化气”的初关功夫有了一定成效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修炼“炼气化神”的功夫了。

文章图片1

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功法分为采大药养圣胎两个阶段。采大药即是采丹,养圣胎则是温养大药

(一)采大药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此即“产大药”和“入环”阶段。

产大药——“产大药”是指心定神寂之时,玄关大开,元精、元气、元神自在下丹田凝聚一团而成丹。具体而言,就是在修炼入坐后,用目光在祖窍穴内观照、照定在气穴虚空境界中,轻轻寂照、绵绵看守、自然呼吸。不可稍离,离则火散神弛,大药引不出来。息息归根,绵绵若存,使其不寒不热,从容涵育,任其自然运化。口中生津则咽下,如雨泽物。同时运用内呼吸聚散法引大药,促其活动,使其愈动愈旺。亦即入静后自然形成内气升降呼吸,升时意念向下丹田中心聚敛,降时意念向下丹田外围扩散,一升一降不离下丹田与肚脐之间;一敛一散,巩固丹形,使丹形越养越大,养成大丹。

等修炼者静定之时,呼吸一停,大药产生。炼到虚极静笃,身如太虚,便会感觉内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氤氲蓬勃之状,与平常凡气不同。这是经过神光照视、大药产生之景。此景一显,便会感觉内气向丹田外围扩展,充满全身;又向丹田中心聚敛成珠,一散一敛,内气成形,如火珠之形,含在丹田中。这是久积纯阳之气、自然养成的大药。

文章图片2

此时忽觉眼前现出白光,这是“阳光三现”——大药养足之景象,说明采大药之候到了。此时,还会出现“六根震动”的现象,即“下丹田如火炽热、两肾如热汤煎熬、眼吐金光、耳后如风响、脑后如鹜鸣、身涌鼻搐”。这就意味着大药已产、丹母已成。

对此,张伯端在其《金丹四百字·序》中形容:“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之欢合,魂魄如子母之留恋。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

入环——入环,即产大药之后,还要经过七日的“坐关”七日大定。道教内丹家认为这是修炼内丹必经的阶段,因为“若要人不死,须是死过人”。丹经中常有“七日混沌死复生”之说,发挥了《南华真经·应帝王》篇中“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的说法。

七日坐关的目的是采大药。之所以用七日,是取七日真阳来复之意。这一阶段有“大死七日”之景象,人的各种代谢降到最低点,状如冬眠,如同死去一般。

阳光三现、六根震动之景象出现之后,意味着正子时已到。此时,修炼者需要凝神入定,以目光内视、观照中丹田,渐入无为功夫之境。同时还要做好各种准备,以便采大药。做这些准备的目的,在于使修炼者“六根不漏”——即身根不漏、鼻根不漏、耳根不漏、舌根不漏、眼根不漏、意根不漏——这部分是最难练的。

大药生时,就像弹丸火珠一样,震颤旋动于脐间,上下涌动、上冲下奔,先后上腾心位,前触阳关,后冲尾关。由于心位不能存气,并且止火之后阳关已闭,大药在尾间遇到阻拦透不过去,就往下直奔谷道而去。此时谷道外面已经被木座抵住,修炼者须用“吸、舌氏、撮、闭”四字诀,急用心力摄谷道,守尾关,内中向上提起的方法,引大药出炉。

乘大药自动冲关之机,以“五龙捧圣”(五龙捧圣是丹经术语,五为土数为真意龙为元神圣为大药。五龙捧圣即以意引大药过关之法)之法轻轻引导,如同牛拉车一般,过尾闾关而至夹脊关。大药在夹脊关遇阻,再以微意轻引,大药冲过夹脊关而升到玉枕关。此时大药又遇阻,再次以“五龙捧圣”之法,等到大药自动如同牛拉车一样,以大力冲开玉枕关,一直到达顶门脑中以意守之,补足泥丸、髓海。这在道教丹经中被称为“三花聚顶”。

三花聚顶是内丹学的术语。三花就是三华,表示人体精气神之荣华。所谓“聚顶”,就是精气神混一而聚于玄关一窍。

文章图片3

对此,张伯端在其《金丹四百字·序》中说:“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故名曰三花聚顶。”顶者,鼎也。革故鼎新,脱胎换骨,则成圣明境界。到了这样的境界,则骨体荣华焕发,光芒四射。此时,精气神已从分的状态而回归于合的状态。

三花聚顶之后,应该运转“卯酉周天”团聚大药。具体做法:闭目按眼眶周围转动眼球,从左边升起、右边降落,转动九周后停止,再睁开眼睛,摄取天光入祖窍穴凝聚一次。接着,再这样转动四个九周,共开目摄天光凝聚四次,以进阳气。接下来,需要闭上眼睛,按眼眶周围转动眼球,从左边降落、右边升起,转动六周后停止,闭目凝视祖窍一次。再这样转动四个六周,共闭目凝聚四次,以退阴气。这样转动眼珠,把大药真宝聚成一团,称为先天真种子

接着,大药下行至印堂,又遇阻。在印堂遇阻之时,大药极容易从上鹊桥泄漏。这时候必须夹住鼻窍(防止泄露),舌抵上腭,将大药引导下行。此时大药从脑中降入口中,接着如同甘露,颗颗降下,经过十二重楼(喉下气管),降入中丹田

正如张伯端在《悟真篇》中所云:“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

大药入中丹田后,需要用神光照视,含育十五分钟左右,再徐徐运行卯酉周天一遍,封炉下坐。这个过程就是采大药过关服食炼法。

文章图片4

(二)养圣胎

经过七日坐关修炼和采用大药服食过关之后,逐渐进入内丹修炼的大周天阶段,也被称为“中关”或“十月关”。

这一阶段要求将气与神合炼而化为神,将小周天炼成的丹母送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全身任意一个地方,即打通大周天。每次入坐之后,需要用神光照视中丹田为主,轻轻寂照、绵绵看守,不即不离,用文火温养大丹,呼吸合、神气交,伏气于中丹田,守中致虚,一念不生,先存后忘,神气合一,达到无极虚空之境。

此时元气与元神合一,大药之气化为元神。一点灵光升入祖窍穴中,照耀太虚之上。此时境界,也如张伯端《悟真篇》所说:“华池宴罢月澄辉,跨个金龙访紫微。”

之后感觉中丹田气满,一意静守时,便会忽觉两股元气从两脚心沿双腿外侧升至尾闾关合成一团(丹经术语叫做芦芽穿膝),沿背后升到夹脊关又分开两股气,沿双上肢外侧达到双手指,又从双指内侧回到玉枕关合成一团,入于脑中。再从脑降入口中,沿任脉落于中丹田,从中丹田下行到会阴穴,又分开两股气沿双腿内侧降到双脚心。如此一周一周地升降转全身,口中生满津液,咽入中宫,畅于四肢,美妙无比。

至此中丹田有一个大气团,充满中下二田,中丹田和下丹田合成一个虚空大境界,称为小鼎炉。从内丹修炼的阶段来看,鼎炉又有大鼎炉小鼎炉之分。大鼎炉的作用在于升降,小鼎炉的作用在于凝聚。炼精化气阶段,用大鼎炉,鼎在泥丸宫,炉在下丹田;在炼气化神阶段,用小鼎炉,鼎在黄庭中宫,炉在下丹田

丹经《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云:“凡修金液大丹,必先安炉立鼎。鼎之为器,非金非铁;炉之为具,非玉非石。黄庭为鼎,气穴为炉。黄庭正在气穴上,缕络相连,乃人身百脉交汇之处。鼎卦曰:正位凝命是也。此谓之小鼎炉也。”

在炼丹的小炉鼎阶段,采大药服食后入于黄庭之中,大药氤氲于二丹田之间,以神光内视,观合神而炼,逐渐使神气相包,凝为一体而成大丹,即为圣胎

所谓圣胎,在道教内丹修炼中,又称作婴儿。实际上,它并非有形之物,而是对神气凝结的譬喻。在这个阶段,需要先以神入气,后以气包神,以元神为大药之主人,以大药为元神之宅舍,直到十月神归大定。这一过程就如同神气交媾,产育婴儿一般。在道教丹经中,称作“养胎”。

具体练法是:每于静坐之时,仍用二目合一之光,寂照中下二田合成的空虚之境。寂照到一定时候,就会有天然火候自然运动。比如感觉有大小、升降、浮沉、聚散、旋转等。对此不用神驭,不以息吹,运转七周。若丹液满口,则咽入中丹田。连续转九个七周,吞咽九口丹液。接着自然睁开眼睛,转左升右降之卯酉周天三圈,把丹封固于炉中。

如此修炼,需要动静结合,即静时忘我忘形,进入入定状态;动则真气运行于全身内外,如在云雾中一样。一日有无数次的变化,真息循环不已。

文章图片5

炼气化神功夫,要旨在于以中丹田合下丹田,守成一个虚空境界。此时用功,仍以无为寂照为主,呼吸似有似无,神气似守非守,而自然妙运,如天地之气自行运转不息一样。

对此,张伯端在《悟真篇》中说:“牛女情缘道合,龟蛇类案天然。蟾乌遇朔合掸娟,二气相资运转。总是乾坤妙用,谁能达此真诠?”

这句话表明了炼气化神的功夫需要天人合一,即修炼者需要与天地万物相通,达到自然妙运、明白万物、洞察自我内心的境界。

大周天阶段,寂照乃是炼气化神的根本,炼气化神功夫全凭寂照。将昭昭之神与中下二丹田,成一虚空境界,浑浑融融,无人我之相;熙熙啤啤,无散乱之机。愈寂愈妙,益定益微,万脉归源,形成了寂照大定,由有为过渡到无为,化气为神。久而久之,本身内气由微动到不动,身如虚穴,昏睡全无,元神炼成纯阳功夫。

在养胎阶段,修练者会逐步出现一系列证验现象,如进入中关三个月左右出现的辟谷现象,六七个月时昏睡全无的现象,八九个月时胎息脉住的现象,以及“六通之验”(漏尽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和神境通)。经过这段功夫的修炼,修炼者的身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张伯端在《悟真篇》中也指出了这段丹功的重要性:“玄珠有象逐阳生,阳极阴消渐剥形。十月霜飞丹始熟,此时神鬼也须惊。”可见此段丹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