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从临床来观察,小建中汤证多见于女性。换句话说,虚劳在女子尤多。
从历代中医文献来看,《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中首列“虚损第一”;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虚损》中说:“况妇人产蓐,过于大病,虚损尤多,不可不知。”
分析其原因,女子有月经,容易伤血耗血。更兼平时积劳虚损,或大病后气血不复常,就容易出现各种适合于小建中汤的症状,包括四体沉滞,骨肉疼酸,行动喘息;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或积年不愈,渐至瘦削等等。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云:“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妇人腹痛多与气血失和有关,其病机有偏气、偏血,有寒热虚实的不同。脾胃虚寒,阴阳营卫失调,气血凝滞不畅,肝气乘脾,均可致腹中痛。之所以仲景建议用小建中汤,意在建中培土,补气生血,调和营卫,使气血流畅,缓急止痛。
五
我的老师黄煌教授在《经方方证》一书中谈到:本方适用人群以儿童多见。消化道症状突出,体型体貌特征明显,腹证有特异性。形成的原因与营养不良、饥饿、疲劳有关。
其一,面黄肌瘦。体型消瘦,胸廓扁平,肌肉不发达或萎缩。皮肤发黄或白色无光泽,手掌发黄,头发黄细软、稀少,但性格开朗,神情淡定。
其二,腹直肌紧张。腹部扁平,腹壁薄而紧张,腹直肌痉挛,皮下脂肪菲薄而使腹直肌浮于浅表。也有腹部软,无底力者。
其三,容易饥饿。一吃就饱,食量小,进食慢,好甜食。
其四,容易腹痛。受凉、饥饿、紧张均可引发。其痛为阵发性,或隐痛。大便干结,甚至如栗状。
其五,舌无厚腻苔。舌质柔嫩,舌苔薄白,无厚腻苔。
黄煌教授进一步强调说:肥胖者,或发热恶寒无汗者,或发热、烦躁、口渴引饮,舌红,苔干或黄腻者,当忌用或慎用。
六
小建中汤在临床上应用地非常广泛。根据疾病的特性以及历代医家个人用药习惯不同,小建中汤的加味化裁亦有所不同。
我临床常用的是黄芪建中汤和内补当归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是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金匮要略》中有“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加黄芪可增强益气建中作用。在小建中汤证候的基础上,如果兼有四肢倦怠、气短懒言、自汗盗汗、气不摄血而崩漏下血等脾肺气虚的症状者,可用黄芪建中汤,与小建中汤相比,其主要是补益气血、调和营卫。
《千金翼方》有内补当归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当归,治产后诸虚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少腹拘急者。我的体会是,当归能入血分,可行血活血,而女子以血为本。凡血瘀血虚导致的虚劳里急,即可用内补当归建中汤。
一般来说,小建中汤加味使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加强原方原有的补气或温中之力,如补气者加黄芪、党参(人参)、茯苓;温中者附子、乌药。二是结合不同兼见证候进行相应变化,如消化性溃疡者多加白及、三七等;化瘀止血、修复溃疡;气滞胃胀、脘闷者,多加木香、砂仁等,理气健脾,并防补气药之壅滞。
以下列举一些小建中汤的加味法:
治自汗,加黄芪、防风;
治盗汗,加浮小麦、桑白皮、青蒿、地骨皮;
治纳差,加鸡内金、神曲、党参或白术、茯苓、莱菔子、生麦芽;
治气血虚弱,加肉苁蓉、黄精、枸杞、当归、生黄芪、熟地;
治瘀痛,加三七;治痹痛加桑寄生、姜黄;治虚秘加生地、白术、火麻仁、肉苁蓉;
治咳嗽,加浙贝;
治心烦不宁加酸枣仁、栀子、淡豆豉;
治反酸及干呕,吐涎沫,加黄连、吴茱萸;
少腹冷痛加沉香、小茴香;
治消化性溃疡,加黄芪;反酸加海螵蛸;痛甚加元胡、丹参、川楝子;大便黑者加海螵蛸、白及;病久者加丹参;胃脘冷痛加良附丸(高良姜、香附);便溏纳差加白术、生山楂;
治胃倾倒综合症,即胃切除后出现的一系列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和合并症,加生黄芪、白术、玫瑰花;贫血加当归,枸杞,阿胶、鹿角胶;脘腹胀满加香椽、枳壳、木香;失眠加肉桂、黄连;吻合口溃疡加浙贝、三七粉;吻合口炎症、苔黄厚加蒲公英、黄芩,并减少桂枝用量,去姜;大便稀薄加白扁豆、山药、生麦芽、芡实;
有人自制变通小建中汤治胃痛,改桂枝为肉桂,生姜改为干姜,并加大白芍、肉桂、干姜、饴糖四味药的剂量。胃痛剧烈,腹微闷胀者加元胡、木香;上消化道溃疡加地榆;
七
大体说来,小建中汤的证候表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一,腹部症状异常。包括自我感觉异常和化验结果异常。其中腹痛、腹胀、脘闷、腹部畏寒最常见。其二,全身症状表现。以身倦乏力、四肢畏冷、口淡不渴等常见。其三,舌脉表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紧为主要表现。
只要符合以上这些症状者,多可用小建中汤治疗。从现代临床来看,小建中汤治疗的疾病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也包括其他系统疾病。
其一,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急性胃肠炎等病。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多为久痛,发作在空腹,得食则减,并有久按则舒等特点,这就属于里虚疼痛,发作初,手不可按,久按则舒,这正是脾胃虚弱,营卫不足,气血失和,不能温养、营润脏腑而致。
腹痛以符合营卫不足,土虚木侮之病机为特征,临床可以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腹痛、小儿夜半腹痛及妇科的妊娠腹痛、行经腹痛、产后腹痛、人流术后腹痛等。
小建中汤亦可治疗如小儿厌食症、习惯性便秘、溶血性黄疸、神经性呕吐等疾病,这与《伤寒杂病论》原文中应用于虚劳、萎黄相符。
其二,生殖系统疾病,包括遗精、阳痿、痛经、疝气、更年期综合征等。
其三,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精神刺激等。
我的体会是,小建中汤的主治病位在中焦,主治疾病多为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且主要症状为腹痛。进一步说,虽然疾病千变万化,而营卫不足是小建中汤使用的最终标准,只要符合这个病机,即可放心应用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具有补益营卫、除烦止悸、缓急止痛的功效,其方证特点是营卫不足、气血失和所致的虚性病证。不管临床工作中如何扩大此方的应用范围,都当以虚性腹痛、虚劳及其兼证、心悸为主要方证特点。
入夏后的二阳预防方 若用于预防二阳,大人小儿都可服用。建议可连续服三天,每天一付。家人可同时服用。孕妇以及有基础病者当慎用。或请当地医生指导下服用。 此方亦有治疗效果。在感染温疫早期,若出现发烧、头痛、头沉等症状时,可马上服用此方。 建议各单位或小区可用大锅煎煮此方,按人数加大剂量,人人都喝一杯。 此方药力非常平和,药味清香,并无伤正之弊端。 此方不但能防治新冠二阳,亦可防治甲流以及所有的流感或感冒。最适合于立夏之后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