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少尝海鲜的舌头

 王力德个人馆 2023-05-29 发布于新疆

 

每去山东,亲友必请吃海鲜,我说吃不惯海鲜,没人相信,以为不过是客气,替对方省钱,越推托越要请,否则显不出热情豪爽来。

    后来那位地道的山东亲戚小杨也看出来了,我好像真的对海鲜没兴趣,大惑不解,这世界怎么会有人不爱吃海鲜呢?小杨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你们那地方离海太远,从来没尝过真正新鲜的,活蹦乱跳的海鲜。那天他弄了十来只刚捕捞的,活的大螃蟹,一定要让我彻底转变观念,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鲜”。

    我剥不来那个张牙舞爪的怪物,为一点儿几乎看不见的肉,动刀子玩钳子,还不够麻烦劲儿。小杨全家亲自为我剥一大堆蟹肉,我尝了尝,仔细品着,发现还是以前吃过的螃蟹那味道,倒也不难吃,但也没什么特别的好,几乎没什么味儿,只跟嚼馒头差不多,远不如新疆大盘鸡喷香过瘾。

    

    小杨挑一只最大个儿的,剥开一个洞口,说最鲜的精华其实在这儿,里面是一口浓汤,其鲜无比,你喝下去就知道什么叫世界上最美的美味了。我接过来,想象着我小时候喝过的最纯最浓的老母鸡汤,小心地喝下去,闭着眼,仔细地品,咂摸着,似乎稍微有点儿咸味儿,因为淡,带一丝儿甜,毫无想象中的“浓鸡汤味”,大为失望。

    完了!我天生没吃螃蟹的命,虾也一样,没那福份,从小生活在内陆大漠,没发育出精细的味蕾。不过,按说对“鲜”也能理解,不就是鸡汤味儿吗?怎么海鲜除了腥之外,没尝出一点儿鸡汤味儿呢?

    八十年代初,那时乌鲁木齐还没海鲜,一南方朋友请吃,倾其所有,把从老家带来的珍贵海鲜全数奉上,大虾、螃蟹、墨鱼、蛤蜊……可叹我基本没吃,腥得受不了,只能夹两筷子做做样子,饿着肚子回家。

    十几年前去江南会老友,老友全家在餐馆包了整整一桌海鲜,我没办法,只好用米饭泡点菜汤,勉强下咽。

  

    看一篇文章《说“鲜”》,据说以前的五味是“酸甜苦辣咸”,后来科学发达,“辣”被踢出五味,说所谓“辣”只是一种痛觉,并非味觉,而“鲜”被补充进了五味。实际上“鲜”味是二十世纪才被发现的,物质基础都是一些呈鲜味的氨基酸钠盐。现在的“味精”主要是谷氨酸钠,也就是那个“鸡汤味儿”。那么螃蟹之类的“鲜味”也许不是谷氨酸钠?而是什么“琥珀酸二钠”?或者“天冬氨酸纳”?反正是另一种我尝不出来的鲜味儿?

    这究竟为什么呢?在同样环境长大的弟弟也比我强,能品尝海鲜,我跟广大西北大陆客有哪点儿不同呢?

    最终想通了,我的味觉迟钝应该源于一场灾难。在八个月襁褓时代,从床上掉下来,脑袋摔肿积脓,险些丧命,后经意大利医生救活,从那以后元气尽泄,虚弱至极。

    据母亲说,我那时只能吃一点儿白开水泡馒头,任何有味儿的都不吃,后来才能加一点盐,再后来能加点糖。最后勉强能吃一点儿鸡蛋,也只吃蛋清,不吃蛋黄,因嫌蛋黄有味儿。再后来能吃一点儿饺子,也只吃皮儿,不吃馅儿,也是嫌馅儿有味儿。

  

    无独有偶,昨天看资料,发现咱L副统帅也是这毛病,身体极虚时只吃白开水泡馒头,鸡蛋只吃蛋清,看来这就是身体极度虚弱的象征。不过能跟天才军事家一个毛病,也算荣幸。

    后来我长大,努力锻炼身体,总算好一些了,也能吃点儿肉,但一切有滋有味儿的,别人说好吃的,我大都没兴趣。吃鱼怕腥,吃羊肉怕膻,看看那个“鲜”字,左鱼右羊,什么叫“鲜”?在我看来就是难以接受的怪味儿。

    有人专爱吃羊肉里的脂肪,说是“香极了”,而我别说吃,看一眼都受不了,只一个感觉——恶心得要吐。

    到现在只有牛肉、鸡肉还算好接受,即使鸡肉也只爱吃大家都不吃的鸡胸,不吃鸡皮,不吃牛腩。夫人说我只吃孔老二规定的肉——“割不正不食”,当然,也只有大家都讨厌的“死肉瓜子”才能割得正。

    总之,对肉兴趣不大,让我一个月只吃素,也一点儿问题没有。也有人奇怪,你既然不怎么吃肉,怎么还得糖尿病?唉,其实是中年时代好不容易能吃饱饭了,猛吃拉条子,粮食吃得太多。

    说来说去,还是命不好,没想到一次偶然事件,让我彻底丧失了能品尝海鲜的味蕾功能。

    算了,反过来想想,现在不是提倡少吃厚味,多吃素食吗?灾难正好为我培养了健康的饮食习惯,也算坏事变好事。

          2014年1月1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