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明辩证法10例

 新用户3997fVpW 2023-05-30 发布于浙江

#历史开讲#

文章图片1

例子1这次敌人要快打,我们偏不同他快打。

说明:敌人要快,施加以慢,使快慢兼具。

例子2、对付美国人是要有一点办法的,要有两条,一条不行。第一是坚决斗争,每天都要叫,这是你的办法。二是不要着急,这一条是不登报的。

说明:一是每天都要叫,这是表明急。二是不要着急。使急和不急兼具。

例子3、敌人妄想给我们重围久困,河东、河西开起几路军队包围我们,就来一个坚壁清野,号召群众参战,给他一个久困重围。

说明:敌人想给我们围困,让我方处在被围困一面,那敌人就处在被围困的反面,所以反过来给敌人以久困重围,使敌人正反面兼具。

例子4、你们去联合国,困难很多,要“以勇为本”,更要注意“为将当有怯弱时”。

说明:这是从勇敢走向怯弱,勇敢和怯弱组成了正反面,这就使正反面兼具。在原理上,是不断的勇,终于使对方退让,当对方退让到一定程度,己方受到的阻力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就要有对这个阻力的怯弱,所谓见好就收。

比如,卢沙野大使的发言,这是一次勇敢的进攻,但要注意为将当有怯弱时,适时的部分的退却,仍然不妨碍效果的造成。这也是突破限制的办法——进攻中的部分退却,这样做往往是没有什么大风险的。

例子5、我说,谈还是要谈打还是要打,和还是要和。

说明:打与和,构成了一组正反面,这样就使得正反面兼具了。这就使自己打起来有理、谈起来也有理,随时握有主动权。

例子6、我们的策略可归结为:进攻和退却同时进行。

说明:进攻和 退却构成了正反面,这就是正反面兼具。

例子7、不论中国外国,不能否定一切,凡是否定一切的人,其结果是否定了自己,毁灭了自己。

说明:只包含一面,就会引发最终自己也归于这一面,这是量变的完成过程,最终引发自己的质变——从否定方变成被否定方,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比如,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最终引发导致由斯大林带领创造的强盛苏联的走向灭亡。

同理,肯定一切也是有问题的,会导致自己被否定。

例子8、就怕因批评而泄了气,必须顾到改错和鼓劲两方面。

说明:泄气和鼓劲构成了正反面,改错一定会导致一定的泄气,所以,为了正反面兼具,就必须改错和鼓劲两方面。

例子9、以打对打,以拉对拉

说明:这个例子有个错觉,似乎应该是补充打的反面拉,补充拉的反面打,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分析,他的打是以强对弱,那就要补充他弱的一面,所以,要打他的弱一面,这就构成了强弱的兼具。他的拉,是他的示弱,那就补充他强的一面,所以,我们也要承认他的强。

换个角度,对方是打击的一面、我是挨打的一面,所以要补充对方挨打的一面、我打击的一面。使双方都正反面兼具,从而互相一起发展和一起共存、互相承认。

例子10、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说明:这就是劝人正反面兼具,正反面兼具的人通常有更强的能力和适应力,从而担负起解决更大的挑战和问题的任务。

今天在粉丝读书群里,有人说“孩子上幼儿园一定要以培养孩子的兽性为主。”

1)我想这是因为他自己的孩子太温驯、不够野性,才会有这样的感概,一确认果然如此。

2)而对于比较野性的孩子,则应该加以培养一定的纪律为主。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补充对方缺的一面、使对方正反面兼具。

比如,历史上,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

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这意思是听到了好的事情就马上实行吗?

孔子回答:“不行,有父兄在世,怎么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呢!”意思是要考虑家庭情况,看父兄是否同意。

然而,当冉有去问这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就很肯定地回答说:“听说了就要实行!”

这是因为——冉有比较懦弱,所以孔子就鼓励他,推他走快一点;而子路个性好胜,所以孔子就有意抑制他,让他缓和一些。

这就是正反面兼具的原则——缓的让他快点,急的让他缓和慢点。核心正在于补充对方缺的一面、使其正反面兼具。所以又有有教无类的说法,只要暴露其正反面,找出其正反面,补充其缺的一面,即是实施了教育了 ,凭此就可以成为大教育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