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底节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忘仔忘仔 2023-06-01 发布于山西

基底节区肿瘤最常见的是生殖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另外还有一些少见肿瘤,比如脑膜瘤、转移瘤、淋巴瘤、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少突胶质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等。

  • 生殖细胞瘤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0.5%,发病率约为0.1/10万人,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高峰在10~12岁,其中90%的病例都在20岁之前诊断。

生殖细胞瘤(germinoma)为颅内GCT的一个常见亚型,占GCT的70%左右,起自神经管嘴部发育早期中线部位的原始多潜能细胞,是唯一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

生殖细胞瘤可以发生在松果体区(50%~65%),鞍上区(25%~35%)以及基底节区(5%~10%),偶可发生在小脑、脊髓等其他部位。基底节和丘脑的生殖细胞瘤在亚洲人群中更常见。颅内生殖细胞瘤男性多见。

临床表现为头痛、肢体偏瘫、抽搐等。

影像表现:基底节区的生殖细胞瘤体积一般较大,MRI上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常伴有坏死、囊变及出血,一般无占位效应或轻度占位效应。同侧大脑半球萎缩常提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注意:早期肿瘤可能表现为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匀且不强化。DWI超过一般表现为扩散不受限,约1/3表现为扩散受限。

病例1 生殖细胞瘤 磁共振图像A-D:左侧基底节和丘脑的类圆形占位病变,T1WI呈低信号,T2/T2-flair呈高信号,增强后边缘见环形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可见同侧轻度脑萎缩。

                   图片

病例2(E-H):MRI图像显示右基底节的不规则病变,T1wi呈略低信号,T2/T2-FLAIR呈等信号/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同时可见同侧偏侧脑萎缩表现。

图片

病例3(I-L)生殖细胞瘤 MRI图像显示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不规则异常病变,旁边可见软化灶,T1WI呈低信号,T2/T2-FLIR呈稍高信号,同时左测大脑半球出现轻度脑萎缩。

图片

病例4 男 6岁,临床表现偏瘫病史 (生殖细胞瘤)轴位MRI显示右侧豆状核的肿块,T1加权成像为低至等信号(a),T2加权成像为等至高信号(B)。增强后病变呈不均匀轻度强化(C)。观察到右侧大脑脚出现脑萎缩(白色箭头)(D)。

图片

图片

病例5 女 14岁 病史偏瘫,头痛 (生殖细胞瘤) 轴位MRI显示左基底节不规则的病变,T1加权成像(a)为低至等信号,T2加权成像(B)呈高底不等混杂信号。增强(C)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左侧大脑脚出现萎缩表现(白色箭头)(D)。

图片

图片

  • 毛细胞星性细胞瘤

属于神经上皮肿瘤中星形细胞起源肿瘤的亚型。WHOⅠ级。占颅内肿瘤的1.9%,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5%。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可起源于整个神经轴的任何位置,好发于小脑、视交叉、下丘脑、视神经等也可以发生脑干、大脑半球、基底节及脊髓等。儿童多见于小脑(60%),成人多见位于幕上。

临床表现因肿瘤位置不同而异。位于大脑半球是以头痛、偏瘫、共济失调、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

CT表现以囊性为主时呈低密度影,实性成分呈等或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无水肿,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

MRI表现以囊实性病灶为主伴壁结节,T1WI囊性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壁结节呈略高信号,增强后结节明显强化。囊壁可强化或不强化。DWI主要为低信号,部分病例表现为高信号。SWI中多数可见低信号,表明中路的有微出血。PWI表现为低灌注,局部有点片状高灌注。

病例6 男、8岁,偏瘫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轴位MRI显示左侧基底节区的病变,T1加权成像低等信号(a),T2加权成像呈高信号(B)。增强(C)后,病变呈不均匀强化。

图片

  •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但可发展为恶性程度更高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WHOⅡ级。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占成人胶质瘤的25-30%,好发于幕上,以额叶、颞叶多见,其次脑干、脊髓,30-40岁多见,男略多于女。

临床表现多以癫痫、高颅压、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可表现为头晕、恶性、呕吐、肢体抽搐等症状。

CT表现脑白质内低密度病变,均匀或不均匀,边界多不清楚,钙化罕见,增强后多不强化或轻度斑片状强化,很少出现显著强化。

MRI表现 边界不清的弥漫i型能够病变,部分可表现为类圆形边界清楚的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轻,增强后强化不明显,或轻中度强化,以小片状、环状、结节样强化多见。DWI一般不受限,主要为等信号,PWI灌注不高。

病例7 女 9岁,有癫痫病史 低级别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MRI图像显示右基底节囊实性病变,T1加权成像为低/等信号(D),T2加权成像呈等至高信号(E)。增强后(F)病变呈不均匀强化。

图片

  •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占全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12-34%,WHOⅢ级。好发于大脑半球,颞叶及顶叶的交界区,也可见于丘脑及脑干,40-50岁多见 男性略多。

临床表现主要癫痫及局部神经功能定位症状。

CT表现:平扫呈低或等低混杂密度影,边界不清,钙化罕见,增强后显示不均匀强化,以不规则强化最常见。

MRI表现:信号常不均匀,T1WI呈边界不清的低或等低信号,T2WI呈中心高信号,边缘见等信号环,周围见高信号水肿,增强后不规则环形强化,DWI实性部分呈高信号,SWI可见边缘清楚的低信号出现早或血管影。PWI呈高灌注。

病例8 女 3岁,偏瘫 (A、B、C)MRI图像显示左基底节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伴瘤周水肿,T1加权成像显示等信号(A),T2加权成像显示高信号(B),给药增强后周围明显环形强化(C)。

图片

  • 胶质母细胞瘤

是星形细胞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属WHOⅣ级。占神经上皮肿瘤的23%,以45-65岁高发。男多于女。病灶好发于额颞叶、顶叶、枕叶,小脑及基底节区少见。

CT表现:平扫呈高、等、低混杂密度,钙化罕见,周围水肿明显,增强后显著不均强化,呈花环样强化。

MRI表现:肿瘤通常较大,不规则形,信号不均匀,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后呈花环样强化,DWI一般呈高信号,PWI呈高灌注,SWI表现有低信号出血灶。

病例9 女 4岁,头晕、恶心、呕吐 (D、E、F)的轴向MRI。浸润第三脑室的胶质母细胞瘤在flair成像(D)中表现为等高信号,(E)T2加权成像中表现为等高信号 ,钆增强(F)后的不均匀强化,边缘见磨玻璃强化,有拉丝样强化。

图片

  • 脑膜瘤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良性肿瘤,但脑膜瘤在儿童和青少年却很罕见,仅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4-4.6%。位于脑实质内而没有硬脑膜附着的脑膜瘤更罕见。

病例10 男 8岁,头痛伴恶心3个月。CT显示高密度肿块,伴钙化、坏死、囊性成分形成(A和B)。(C)未观察到骨质增生或骨吸收。

图片

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右侧基底节的肿块病变由实性和囊性部分组成。实性成分在T1加权(A)、T2加权(B)和FLAIR(C)上表现出等信号,并伴有异质性强化(D和E);囊性部分在T1加权图像(A)和FLAIR图像(C)上均显示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B)上显示高信号。尽管肿瘤的下缘接触到鞍背硬脑膜,但没有看到“硬脑膜尾”征(E)。

图片

图片

  • 基底节区转移瘤

转移瘤一般有原发肿瘤病史,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症状有头痛、恶性、呕吐、感觉功能障碍、癫痫等。

MRI和CT表现脑白质灰白质交界区的单发或多发囊性、实性或囊实性结节灶,边界一般较清楚,呈圆形,类圆形,病灶周围水肿明显,增强后呈均匀结节样、环形、不均匀强化。

病例11 60岁,女,发热伴头痛, CT图像右基底节等低密度病变,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周围强化明显,周围伴有广泛血管源性水肿。

图片

MRI图像显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FLAIR呈略高信号,DWI显示边缘明显受限呈高信号,ADC边缘呈环形低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剂环形强化,病灶内可见内环征,SWI显示点状低信号微出血成分,PWI显示周围呈明显高灌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胸部CT检查显示右肺中叶不规则肿块,增强后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右肺门和后纵隔内见增大淋巴结病

图片

病例12 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下图A)男 7月,头痛、呕吐,MRI图像显示右侧基底节区及丘脑见类圆形不均匀强化病变。

病例13 少突胶质瘤(下图B):男 16岁,偏瘫 癫痫病史,MRI图像显示右侧基底节区可见不均匀强化病变。

图片

病例14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下图C)女 5岁,头痛 呕吐;右侧基底节区可见不规则混杂信号肿块,周围伴有水肿。

病例15 淋巴瘤(下图D)女 18岁,偏瘫 头痛,左侧基底节区及丘脑可见等信号病变。

图片

综上所述,基底节区最常见的主要是生殖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根据其典型特点不难鉴别,但要把少见肿瘤纳入鉴别诊断中。


感谢阅读,喜欢的可以收藏,感觉有价值的话可以分享,让更多人了解,看完后走之前也可以点个赞或者再看,给与鼓励,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