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一旦吃药就停不下来了?何时开始吃药?最新2023指南来了

 心路星尘 2023-06-01 发布于福建

前几天,朋友小李给我推送了一条信息,是一个关于高血压的访谈节目。
某省电视台的,听到主持人说的第1句话,我就惊了。

美女主持人说:我们大家都知道,高血压一旦吃药就不能停药了……

而对面的专家似乎也很认同这句话。

小李发现患有高血压一年多了,血压160/100mmHg左右,一直不想吃药,经常会找些偏方秘方,也经常在网上买一些降压食品,手上戴着降压手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尽量不吃降压药,或者推迟吃药的时间。

因为他们认为:一旦吃药就不能停了,就要终身服药。而如果还没吃药,似乎就不算真正的高血压。

这好像有点自欺欺人。

其实呢,高血压能不能停药,和什么时候开始吃药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确诊了高血压,无论吃不吃药,高血压依然存在,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也持续存在。
心路星尘:

刚好最近受邀参加了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修订版)》要点解读会议,得到了一些最新消息。

结合这个最新指南来说说高血压的诊断和服药时机:
首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依然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目前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家庭自测血压,这3种都可以作为高血压诊断依据。

诊室血压:三次非同日血压达到 140/90 mmHg 以上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24 小时动态血压:按照全天 130/80 mmHg,白天 135/85 mmHg,晚上 120/70 mmHg 的诊断标准。

家庭自测血压:进行连续七天的血压监测,按照 135/85 mmHg 的标准诊断高血压。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有2.45亿,目前治疗率和控制率都还很低,而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然而,社会上流传的最广的一句话就是:高血压一旦吃药就停不下来了。

这句话也不知道害得多少患者延误治疗,直到出现了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才追悔莫及。

事实上,并非吃降压药会成瘾,也并不是吃药后就会产生依赖而停不下来,而是因为高血压本身需要长期服药。

那么,临床上吃了降压药,等血压稳定后,有没有可以减量或停药的病例?
当然有,在我门诊就有不少这种病人,有些甚至不吃降压药也能把血压降到正常,这没什么神奇的。在其他各医院心内科,这种例子也并不少见。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分为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
心路星尘:

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不吸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心理平衡,管理睡眠等等。

如果血压轻中度升高且靶器官没有明显受损,当患者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就能控制好血压,那么可以咨询主管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药观察。

少数患者单纯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血压多年都能稳定在正常目标范围,我以前的文章就有不少实例。
点击链接:36岁小伙高血压,每天坚持运动,为何降压无效?医生实话实说
但要说明一点,除了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只能控制不能治愈,所以,该吃药还是得吃药。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吃降压药更合理呢?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修订版)认为,应该基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来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

首先,对于所有初诊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同时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临床并发症,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

其次,如果血压是正常高值,也就是130-139/85-89mmHg:
①评估属于低危或者中危,那么可以继续生活方式干预,暂时不需要吃药。
②评估属于高危或者很高危,那么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第三,如果血压≥140/90mmHg,但<160/100mmHg,也就是高血压1级:
①属于低危或者中危,那么可以继续生活方式干预,不用吃药,监测4~12周,如果血压不达标,则开始药物治疗。
②属于高危或者很高危,那就不用等待了,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第四,如果血压≥160/100mmHg,也就是高血压2级以上,那么建议立刻开始药物治疗。
们所说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肥胖、男性>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家族史等等。



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如果初次发现高血压,但<160/100mmHg,同时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也没有心、脑、肾的损害,那么可以先观察1~3个月不吃药。

当然这1~3个月需要进行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
如果通过这1~3个月的观察,血压仍然高,那么就要开始吃药治疗了,不要无休止的观察。
如果高血压2级以上,那么建议直接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


一般降压目标 140/90 mmHg,理想目标 130/80 mmHg。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 < 140/90 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 < 130/80 mmHg。
请记住,高血压导致的身体损害远远大于降压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修订版)

心路星尘: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成员,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

疾病重在预防,健康源于态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