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针灸方脉证并治桂枝汤针方

 臻医堂 2023-06-01 发布于山东

古针灸与方药一脉承之,因针灸需去衣服,男女不便,有官家与医家偏见者,编篡修辑故不录针经,鲜有著录,又遭战乱,今日针灸自民国承淡安先生重振医林。淡安先生有著伤寒论针灸,同期谢建明先生亦有伤寒六经针灸汇证针灸治疗、金匮要略杂病针灸。单玉堂先生亦有伤寒论针灸配穴选注。皆启后学,实乃大功。可惜谢建明先生两本著作未曾找到,憾之。

脉经中有脉证针药并治记载,与伤寒论中针灸条文如出一辙。王叔和先贤实乃千古大德,编修伤寒论,著脉经,使今日后学得学经方。内难甲乙亦有伤寒针灸论述,惜其残缺,今做集辑,略述伤寒针灸。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麻黄三两(去节)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
桂枝汤针方
风池、风府、天府、大杼、中膂俞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针方
风池、风府、天府、大杼、肺俞、天突
桂枝加葛根汤针方
风池、风府、肩井、大杼、中膂俞
桂枝加附子汤针方
风池、风府、大杼、譩譆、命门
桂枝新加汤针方
风池、大杼、中膂俞、中脘、手三里、足三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