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读《然犀室印学心印》 | (二)铸与刻

 海涛书屋 2023-06-01 发布于山东
引言:《然犀室印学心印》是著名书画篆刻家来楚生先生的篆刻专著,其中言简意赅地阐述了篆刻技法及对秦汉印的见解与心得。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于篆刻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原著为来楚生先生手书,为方便阅读与学习,此系列文章将原文部分重新录入,无有删改,并附手书于后,以供赏阅。“浅读《然犀室印学心印》”在梳理来楚生先生著作的同时,融入自己对此作及篆刻的理解,发扬与传承前贤的印学思想,共勉于同道。




 图片 

(二)铸与刻

(原文)秦、汉印,是印学的宗匠,历代治印的人,没有不取法秦、汉的,正像诗的宗唐,书法的宗尚晋人一样。秦、汉印多数是铸的,是用模型翻造铸成的,和刀刻截然不同,铸印线条圆浑,刻印往往有刀刻痕迹,因此,学习传统,首先要了解传统,知道古印多数不是用刀来直接刻成的,现在是用刀来直接镌刻,以刻来摹拟铸,方式方法不同,因之所产生的效果,就会两样,铸,换句话,就是制造,是经过一番制作的,所以前人在署款上,也有署某某人制字样,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摩擦、敲击,已不完全等于刻,似乎有些近似制作,传说印人前辈,有的将刻成的印,在鞋底上轻轻磨擦一回,有的用食盐在已成的印面上轻轻揉擦,其事虽未目暏,但是可以理介的,主要的是想把印文线条,有一种圆浑的感觉,减少些刀刻的迹象,用镌刻参以制作,来追求铸印的神韵,是很可能的。

也有人说:印要见刀,那是要充分表达刀的特点,不是从秦、汉铸印来谈印的,西泠八家如:陈曼生、赵次闲等,较为见刀,要寻求刀法,当不无可取,但圆浑之感,已远离秦、汉的优良传统面貌。

图片

毓 慧 解 

清印学家吴先声在所著《敦好堂论印》中谈道: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学汉印者,须得其精意所生。他的这一理念至今仍被奉为印学经典,习印者无有不知。来楚生先生谈及秦、汉印,亦宗此说,可见其在篆刻艺术的创作中,所蕴含的精髓所在。

图片

▲ 敦好堂论印》 (清·吴先声)

此节中,来楚生先生讲的是铸与刻,也就是印章的制作方法,从印宗秦汉出发,所以此处强调指出秦、汉印的制作方法,是为铸。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篆刻,采用的是刻的方法,从遵循传统的角度来说,就是用今印的刻来模拟古印的铸。

图片

▲ 未央厩丞汉官印·

图片

▲ 方华(汉私印·

我们通常所讲的印章三要素:篆法、章法和刀法,其中的刀法,更偏指的是在文人操刀之后,而秦、汉时期的印章,还是以铸为主要制作方法。学习传统,首先要对传统有了解,学篆刻,至少要知道古印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铸,它的字义就是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铸印的制造方法即是如此,将铜熔化后倒入事先制作好的印范中,待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可完成。换句话说,古印是制作、制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的创作,虽然不再采用铸的制作方法,但边款中还经常会看到“某某制”的字样,就是从此因袭而来。如黄士陵的“闽粤世家”、来楚生的“然犀”四灵自用印等,边款上都刻有“製”的字样。

图片

▲ 闽粤世家(清·黄士陵

图片

▲ 然犀(现·来楚生

用刀刻来表现铸造,因使用的工具不同,制作方法的不同,效果一定不会完全一致。所以,在刻印的同时,有人会辅以摩擦、敲击等手段,这实际上就更接近于制作,让刻有更多铸的模样。
来楚生先生在这里提到印人前辈采用制作的方法,将成印在鞋底上磨擦,大概指的就是吴昌硕。我想,他穿的多半是粗布麻线的鞋,如果用当下的的塑胶鞋底,估计效果不会很理想。

图片

▲ 粗布麻线的鞋底

当然,少了鞋底,也挡不住对印面的制作,经常也会有人使用食盐、牙膏甚至丝瓜瓤子之类的东西来磨擦印面,种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即减少刀刻的迹象,增加更多铸印的模样,这就是努力追求铸印圆浑线条的过程。
其实,制印很早就有。史书记载,明末每每在作品完成之后,都会将印石放到木盒之中,然后令书童摇晃,直至得到自然满意的线条为止。
有人说,篆刻三要素,刀法是十分重要的,篆刻,就是要充分表达刀刻的特点。这种说法当然没错,但如果从秦、汉印的角度来看,刀法,却是无从谈及的。

图片

篆刻刀法,自文人起。提到刀法,当然不能不提到西泠八家,浙派是唯一的以刀法来开宗立派的,所以,关于铸与刻,它的印风极具代表性。如果只从用刀来讲,陈曼生、赵次闲等名家的刀法在篆刻艺术的发展上影响是极大的,但是,这种用刀所刻的印,与秦、汉印的面貌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如陈豫钟的长相思,其虽在边款中明确表达仿汉印创作,但我们通过印面看到的,只是汉印的篆法与章法,而汉印的铸印线条特征已经完全被浙派的切刀所掩盖,无从捕捉秦、汉印线条的圆浑之感。这就是来楚生先生所说的铸与刻的区别吧。(下节内容待续:临、摹)

图片

▲ 长相思(清·陈豫钟

图片

来楚生《然犀室印学心印》手稿

图片图片

图片
毓慧 YU HUI
作者简介:毓慧,女,辽宁沈阳人,本名鲍秀红,印学研究者,专栏撰稿人。现为《中国书画报》“寻味方寸”篆刻专栏特约作者,金石印坊公众号“慧·见”“慧·读”等专栏特聘作者,在专业媒体上发表过大量篆刻鉴赏及评论文章。辑有篆刻作品集《毓慧印存》《毓慧篆刻心经印谱》等,编著有《吴让之篆刻字典》(即将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