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分享|肝脏术中冰冻切片那些事(二)

 Joy2023 2023-06-02 发布于浙江
0腺癌与肝内原发胆管病变的鉴别

对于开腹手术中偶见的小结节(<1cm),外科医师需术中病理检查评估相关性质,尤其是因胰腺、肝外胆管、胆囊、食管、胃部等处原发腺癌手术时。这种情况下,肝内病变的性质直接影响医生下一步处理。如果这类结节为转移癌,则手术终止;如果结节为良性,则会继续切除原发肿瘤。转移性腺癌的鉴别诊断,主要应注意三种良性病种:胆管错构瘤,胆管腺瘤,胰头部肿物导致梗阻而出现的胆管反应,详见表1。

表1.良性胆管增生与转移性腺癌的鉴别点

图片

诊断腺癌的线索,最好在低倍镜下评估。腺癌为不规则分布、成角的腺体,在纤维炎性(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中呈膨胀性结节状;常在原有良性成分间肆意横行,如汇管区;且与相邻肝实质之间分界不规则。腺体大小和形状不一;可有黏液,但一般并无胆汁,这也说明与胆道并无关系。恶性腺体的细胞核大小不一,增大的细胞核常至少为非肿瘤性胆管上皮细胞核的四倍。恶性腺体也可有胞质泡沫状、空泡状等表达,常见坏死及核分裂。

图片

图1.转移性腺癌,腺体成角、杂乱分布,侵及相邻肝实质;瘤细胞核大、深染,大小不一;腺体形状不规则,位于致密纤维性间质中。

图片

图2. 转移性腺癌可侵及正常肝脏结构,如汇管区、肝窦。(左)非肿瘤性腺体(白色箭头所示)紧邻动脉,细胞核均一;而恶性腺体(黑色箭头所示)成角,细胞核大而非典型;(右)转移性腺癌,侵及肝实质,这也不是良性病变的特征。

转移性腺癌形态学诊断要点:

转移性腺癌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膨胀性结节,具体为纤维炎性间质中不规则分布的腺体;

转移性腺癌的腺体杂乱分布,部分可并不完整,也可在肝细胞之间浸润;

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大小不一,可达良性胆管上皮细胞细胞核的4倍。

02 胆管错构瘤

胆管错构瘤也称为von Meyenburg复合体,是与胆管板畸形相关的发育异常。该病变一般为多发,因此可能会被误判为恶性肿瘤的转移性播散。

形态学上,胆管错构瘤为扩张、成角、分支状胆管成分叶状表现,在致密胶原性间质中均匀分布。上皮细胞扁平,为形态单一的良性表现,细胞核位于基底,胞质稀少、嗜酸性,一般并无核分裂。胆管错构瘤与非病变的胆管相连,因此常有浓缩胆汁,这一点有助于鉴别。病变与周围肝实质之间有致密、规则的胶原分隔。

图片

图3.胆管错构瘤,为致密胶原性间质内均匀分布的不规则、扩张腺体;病变细胞立方状,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圆形、规则。

图片

图4.胆管错构瘤与胆管系统相沟通,且常有胆汁;人为挤压的腺体看似细胞丰富,但也是致密胶原性间质内均匀分布的分支状腺体,且与肝实质之间分界清晰,提示病变为良性。

转移性腺癌中偶有扩张的腺体,乍看上去可类似胆管错构瘤。不过,这类病变一般结构上复杂程度更为显著,且有融合、网状腺体,间质为纤维炎性或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癌细胞的异型程度也更为显著,细胞与细胞之间差异明显,核仁明显,管腔内可有黏液。癌细胞的胞质空泡状表现更为显著,可有胞质内黏液。

图片

图5.转移性腺癌,腺体可呈扩张表现,类似胆管错构瘤。不过,就本例来说,该结节为大小不一的腺体杂乱分布,背景为富于细胞的间质,且侵及周围肝实质。细胞学方面,转移性腺癌的非典型要比胆管错构瘤中所见更为显著,具体如细胞核大小不一,细胞核排列重叠,胞质泡沫状。

03 胆管腺瘤(胆管周围腺体错构瘤)

胆管腺瘤又称为胆管周围腺体错构瘤,为楔形或界清的黄色结节,一般为紧邻肝脏被膜下的单发表现。胆管腺瘤要比胆管错构瘤细胞更为丰富,且中央常有未被病变累及的汇管区。形态学为小而轻度扩张的胆管均一分布于程度不等的炎症、纤维性间质中,周围常伴淋巴细胞套。病变细胞立方状,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小而均一,偶见核仁。细胞核可有轻度增大,但并无核分裂及坏死。胆管腺瘤与胆道系统并无想听,因此并无胆汁,但常见管腔内黏液。与胆管错构瘤相似,胆管腺瘤与相邻肝实质分界清晰,并无病变上皮和肝细胞混杂在一起的特征。

图片

图6.胆管腺瘤,表现为单发、界清的白色至淡黄色病变;组织学为小腺体围绕正常汇管区(黑色箭头所示)的增生;腺体单个散在或融合,背景间质的细胞要比胆管错构瘤中稍丰富。

图片

图7.胆管腺瘤的周围常有显著慢性炎症,与相邻肝组织形成明显分界;细胞扁平至立方状,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圆形,管腔内可见黏液,但并无浓缩胆汁。

转移性腺癌也可表现为圆形或楔形结节,具体为类似胆管腺瘤的小腺体构成。不过,腺癌中的腺体一般结构差异更为显著,且可有融合生长及乳头状内折,这些都不是胆管腺瘤的典型特征。转移性腺癌的浸润性前缘还可见肿瘤细胞在肝细胞索之间浸润,且可以侵及陷入的汇管区。

图片

图8.(左)腺癌中可有类似胆管腺瘤的小腺体,但一般结构更为复杂、伴腺腔内乳头状突起及筛状生长等;低倍镜下即可确定细胞核大小不一、深染。(右)图示恶性细胞在肝细胞之间浸润性生长,胆管腺瘤中是不会有此特征的。

04 胆管梗阻及胆囊炎相关的良性胆管反应

胰头、壶腹或胆总管远端的癌导致梗阻,可使得肝内出现炎症改变并伴良性胆管增生,有时足以形成大体可见的病变。一般来说,这类病变中间质的炎症和水肿要比转移性腺癌中更为显著。低倍镜下病变可有浸润性表现,这是因为大量炎症所致,而增生的胆管仍保持分叶状结构、或呈散在线状排列。细胞核小而均一,轮廓呈圆形,染色质均匀分布,有小核仁。

图片

图9.胆管梗阻可导致上游胆管增生,形态学类似腺癌。增生的胆管围绕在汇管区静脉和肝动脉周围,常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多为水肿的胶原性表现。胆管上皮的细胞核圆形、均一,有轻至重度非典型。

胆囊炎患者的相邻肝组织也可发生炎症性改变,并形成境界不清的肿物、或影像学上可检出的病灶。这类炎性假瘤组织学上一般表现为黄色肉芽肿性炎症,伴显著的梭形细胞、巨噬细胞及胆色素相关的多核巨细胞,并有陷入的胆管。尽管肿物性病变内存在胆管,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到腺癌,但存在副胆管、Luschka管且病变沿着胆囊窝生长,均提示正常胆囊结构的变异。确定这些胆管为良性的线索有:胆管呈线状排列或小叶状,背景为同心圆样纤维母细胞、勾画出相关结构。胆管上皮细胞为立方状至柱状,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小而均一。可有炎症导致的反应性上皮非典型,但细胞核的异常为轻度,且并无核分裂或坏死。

图片

图10.(左)胆囊炎或此前手术所致的炎症性改变,也可类似腺癌,尤其发生于胆囊窝时。黄色肉芽肿性炎症表现为片状组织细胞,胞质粉染或泡沫状,细胞核卵圆形;可见胆汁成分。(右)Luschka管正常情况下位于肝脏和胆囊之间,有些病例中会特别显著。确定为良性的线索有:相关组织在纤维性间质内呈线性分布或小叶状,细胞轻度异常,肝实质并无受累。

本文来源:华夏病理网微信公众号(ID:HPIN20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