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经是从头走向足,顺着胃经的走向进行拍打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大头爸爸&? 2023-06-02 发布于天津

足阳明胃经

文章图片1

足阳明胃经

简称胃经,从头部开始,经脖子、胸、腹、下肢以至足趾末端。

胃经是关于消化系统非常重要的经脉,当消化系统有障碍时,会出现疲劳、身体倦怠、缺乏元气、皮肤黑黄、嘴唇干裂、发声无力、精神不振、闷闷不乐、坐立难安等症状。

脚部觉得虚拍打刺激位于胃经上的穴位,症状就会有显著的改善。

经脉循行

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夹鼻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进入上齿中,返回夹口环唇,经地仓穴至下唇交会于承浆穴,再向后沿下颌下缘至大迎,沿下颌角至颊车,上行至耳前,经足少阳经上关穴处,沿发际至额。由大迎前分出支脉向下经颈部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下膈肌入属于胃,联络于脾。

其直行经脉,从缺盆处沿乳房内侧下行,经脐旁至下腹气冲部,继而沿胫骨外侧前缘下行至足背,到第2足趾外侧端。由膝下3寸部位分出的支脉下行,到足中趾外侧端。

由足背分出的支脉,沿足大趾内侧直行到末端。

穴位分布

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3穴在颈肩部,15穴分布在下肢前外侧面,30穴分布在腹部、胸部和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

主治病证

拍打足阳明胃经,对口眼 斜、目赤痛痒、流涎、牙痛、颊肿、面瘫、头痛、咽喉肿痛、喘息、气闷、腹泻、便秘、腹痛、月经不调、腰腿痛、下肢麻木、痿软无力、下肢瘫痪有一定的疗效。

文章图片2

拍打方法

取坐位屈膝(坐在瑜伽垫上),脚后跟与臀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双手分别放于胃经的两条循行线上,做上下往返推法数遍,每次操作8~10分钟。

胃经的走行方向是从头走向足,顺着胃经的走向进行操作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补法适用于胃气虚的人,如饮食量少、食后胃中不适明显等;泻法适用于胃气实的人,如饭量较大,饭前胃中不舒服比较明显等。

另外,腹胀时,着重对腹部胃经做向下的推法,有助于排出胃肠内的积气;腹泻时,在腹部胃经上作向上的推法以止泻。

文章图片3

对胃经做推法操作时,以胃经循行部位上的皮肤微红或者胃经循行部位上有热感为度,即为胃经“得气”。

推时,注意力度要适中,力度过小,力量不能渗透入经络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力度过大,容易造成不适。

操作时,可以着重在不舒服的部位或者疼痛部位进行操作,适当增加力度或者延长操作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