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囊潮湿,一方活血止汗,中医,是一把钥匙开一扇门

 怀宁都是好样的 2023-06-03 发布于安徽

阴囊潮湿,中医称为“阴汗”,常常是痿、泄、前列腺炎等病的伴随状况。

哪怕对生活影响不大,也不能轻易忽视,这是身体出现问题的一个提示,当你发现

出汗,本是驱赶邪气外出的一种方式,故而不能见汗则止汗。

阴囊潮湿,也需辨证后,再考虑是否采取敛汗的措施。

虽说阴囊潮湿,对生活影响不大,但这往往是身体异常的一个警告。

当你在阳光下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那说明阴暗处的蟑螂已经满的挤不下了。

对于阴囊潮湿,西医通常采取抗胆碱能药进行治疗,但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多,不宜长期服用。

中医通常将阴囊潮湿分为四个证型:

1. 肝胆湿热型;

2. 脾肾阳虚型;

3. 气滞血瘀型;

4. 阴虚火旺型。

就像此前有位患者,董先生,47岁,主诉阴汗(阴囊潮湿)1年。

患者1年无预兆开始出现以下症状:

1. 阴囊大量出汗,左侧腹股沟出汗量大于右侧;

2. 阴囊胀痛,薄起时,疼痛感放射到会阴周边区域;

3. 精索静脉曲张Ⅱ度;

4. 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此前患者曾看过中医,服用多个方子,类似四妙丸、龙胆泻肝汤、肾气丸等汤剂以及诸多中成药,疗效不佳。

辩证: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汗。

组方: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生地黄,柴胡,枳壳,川牛膝,甘草。

初诊予服10剂,患者服药后效果不错,疼痛减轻,出汗减少。

原方加减共治1月左右,阴囊潮湿消失,精索静脉曲张显著减轻,近日因感冒前来看诊,患者告知3年内无复发。

但看此前患者所用的方剂,结合患者症状,显而易见患者属于气滞血瘀症,前医辩证有误,自然毫无效果。

病人问我:为什么看着大差不差的方子,我在别的大夫那看病不好使,一找你就好使了呢?

我笑着说:“有板方,无板病”,“有成方,没成病”。

方子是死的,是前人根据疾病拟出来的,但疾病却不会按照书本教材来得。

事实上,拿一张方子,原封不动去治病,很少有效。所谓辨证论治,说白了,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如同量体裁衣,哪块肥了加点,哪块瘦了减点,针对性强,疗效自然也好。

有本书叫《医林改错》,其中一句说道:“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可见血瘀致汗,自古便有说法。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的一种,而津血同源,患者长期出汗,会损耗津血,导致血虚的情况。

淤血是实证,而血虚是虚证,是否矛盾?

并无矛盾,这是疾病转化的一个过程。血虚的时候,则血液流淌速度慢,血液粘滞,沉积不动,则成了血瘀。

脉络中淤血多了,则气机被阻滞后也不通利,气和血凝滞在下焦,阻碍了津液的运行,津液停聚阴部,所以阴部多汗。

又因为气滞血瘀,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患者阴囊胀痛。

再看患者舌像脉象,舌黯红、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都是气滞血瘀的重要佐证。

再看此方:

1. 君药

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尤擅止痛。

2. 臣药

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

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

3. 佐药

生地凉血清热,合当归又能养阴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

4. 使药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

#男性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