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瀛鳌——清热养血法治疗崩漏

 风和日丽悉尼 2023-06-03 发布于澳大利亚
内容图片

何某某,女,43岁。

初诊:2014年2月15日。

主诉:阴道不规则大量出血一周余。

现病史:3个月前先有闭经,过期1月后,突发阴道流血,渐次增多(倍于月经期之经血),色暗红,少腹不适,腰部酸楚,烦热口渴,心微悸,晕眩,夜眠欠实,唇舌干燥,苔黄,脉滑数。两周前在某医院妇科求治,诊为出血性子宫病(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厚,呈息肉样;右侧卵巢含有囊肿之滤泡),给以注射针剂及服药均无效。

中医诊断:崩中,属阴虚血热,冲任不固。

西医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法:清血热为主,兼以养阴调经止血。

方药:茅地治崩汤(自订方)加减:白茅根30g,生地30g,杭芍(酒炒)9g,黄芩15g,蒲黄炭6g,小蓟根12g,生石斛18g,益母草12g,椿根白皮9g,阿胶12g(烊化)。另加十灰散12g,水煎服。

服上方4剂后,血量大减,诸证悉缓;又服1周,崩血渐止。后以调理脾胃、补气益血法以竟其功。

按:余老师诊治崩中,尤着意辨析寒热、虚实及有无兼夹之证,此为确立治法的辨证依据。余老师指出西医亦有“血崩”病名,多指月经周期不改变,节律正常,失血量正常;但于每一周期之间有阴道流血。所不同者,中医所论“崩中”,涵义较广,它还包括西医之出血性子宫病,子宫或卵巢的多种肿瘤等。以临床所见,似以“血热”和“中气虚陷”两种证型较为常见,中医对此二型颇有效方。但新病、正气犹未大伤者较易奏效;久病虚羸、元气亏损者,则一时难以获痊,须在“澄源”与“复旧”方面精心调治。

余老师治疗因于热者崩中经验方——茅地治崩汤,方中白茅根、生地二药用量宜大,否则不足以挽崩中之急,黄芪用量亦宜多于其它诸味。血热重者尚可加黄连6g、黄柏9g,以加强清血热、凉血疗崩之效。此外,余老师治崩巧用炭类药,重在“辨证用炭”。如气虚,加莲房炭、藕节炭、升麻炭;阴虚,加血余炭、陈棕炭、丹皮炭;阳虚,加艾炭、姜炭、百草霜(或另加伏龙肝等药);血热,加地榆炭、苦参炭、侧柏炭;血瘀,加茜草炭、艾叶炭。

治疗轻证血崩或漏下,善用简效方药:其一为前贤用炭类药的变化方(莲房炭、百草霜、荆芥炭各6g,棕榈炭9g。共研、和匀,分二次酒调服或米饮调服);其二是《罗氏会约医镜》中的一个验方,药用艾叶、姜炭、阿胶(烊化)各15g,水煎服。

同时,余老师重视本病的中西医结合在诊断,常常嘱咐患者须注意及早到医院作妇科检查。临床所见患者中,有一些是属于子宫、卵巢肿瘤患者。其认为某些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所致之崩中,用中医辨证治疗颇有效验;子宫颈癌(特别是菜花型)所致崩中,一般只能以“塞流”(止血)治法暂时取效,故仍当争取中西医结合施治,以免延误病情。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疗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