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江苏千年古寺,竟与大文豪苏东坡有着不解之缘,至今香火旺盛|定慧寺|禅师|禅院|苏东坡|苏轼|重修

 洞天禅悟 2023-06-03 发布于云南

定慧寺位于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34号,山门北向,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千年古刹。

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年),吴门名流盛楚创建了“般若院”,这便是今天定慧寺的肇始源头。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镠治苏时(907-931年)得以修复,易名为“罗汉院。北宋太宗雍熙年间(984—988年),郡人王文罕兄弟出资重修原有寺院增建殿宇,于是有了“西方院”和“有藏院”。王氏兄弟还添建了相互对峙的东西两塔现在的双塔。因此,罗汉院又俗称“双塔寺”。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宋太宗“敕赐御书四十八卷”,次年罗汉院改名为“寿宁万岁禅院”。天禧年间(10171021年),西方院与寿宁万寿禅院分开,称“定慧禅院”,形成定慧寺前身。

元朝时期,定慧禅院再次被毁坏,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修,明正统时(1436—1449年),苏州郡守况钟重修了大殿并改定慧禅院。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乡绅唐尧仁出资重修了大雄宝殿、观音殿及弥勒殿。道光元年(1821年乡绅胡珽再次重修。咸丰时期,内忧不止外患频仍,定慧禅寺再次毁于战火。同治三年(1864年),本修法师募资重建。1926年僧灵馨募资重修,定慧寺才得以遗存至今。

1991年冬,大殿修缮出新至今。定慧寺现存清代山门、天王殿、大殿等建筑,大殿为单檐歇山造,面阔三间19米,进深18米,高约12米,坐北朝南,四周檐柱为抹角石柱,檐下布列象鼻昂枫拱托十字牌科,大殿梁架扁作结构完整,殿前两株树龄200余年的古银杏并峙,夏日浓荫如幄。

定慧寺东西并立的双塔,分别寓意着定与慧,成为定慧寺显著标志。双塔为结构相同的七层八角楼阁仿木结构砖塔,塔高约33.3米。双塔腰檐微翘翼角轻举,外观玲珑秀丽,赭红色的砖结构柱额斗拱与乌瓦黄墙相映成趣,为我国楼阁式古塔中仅存范例。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与定慧寺住持守钦法师亲近友善,往来苏州时必寄寓寺中。神宗元丰三年(1078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之累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任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苏东坡下榻当地定惠(古语通“慧”)寺,与寺中海常禅师往来交谊。苏轼与王安石变革派相悖,仕途淡漠便求诸山水之乐、禅意之奥,于是作赋名篇《记游定惠寺》和《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为此,海常禅师特于寺内为其建造寓所,名为“啸轩”。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官至杭州并往来于苏杭两地。

当他闻知苏州也有定慧禅院,黄州旧景即浮眼前,于是只身往探并拜谒了颙禅师。颙禅师得知苏轼与定慧寺前缘,便在苏州定慧禅院为他修造居所,依旧取名“啸轩”。为此,苏东坡作诗《定慧院颙禅师为余竹下开啸轩》以作答谢:“啼鴂催天明,喧喧相诋谯。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鸢贪声最鄙,鹊喜意可料。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阮生已粗率,子孙亦未妙。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二人禅理相推,诗意相悦,传为佳话。

北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再度被贬至惠州(今属广东省),苏州定慧禅院守钦禅师特命卓契顺居士前往探询,并带去钦禅师所作《拟寒山十颂》以相切磋。苏轼吟罢,作《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序》相唱和。其中最能体会定慧禅院禅境的一首是:“铁桥本无柱,石楼岂有门。无空五色羽,吠云千岁根松花醉仙酒,木客馈山飧。我醉君且去,陶云我亦云。这段轶事见于《坡公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