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夕拾)百病,皆归脾!补脾的古方,治好心中闷痛,请细读

 人老颠东 2023-06-04 发布于安徽

(朝花夕拾,旧事重提。这是前些天推送过的内容。今天,温故而知新。)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临床仲景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记得在初学中医理论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脾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

先天之本的好与坏,我们能干预和改变的不多。

后天之本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自己。

一个人,能活多久,活得质量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脾。

一个人,得不得病,病得轻与重,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他的脾。

后来,随着我们工作的深入,眼界的拓宽,我们深深感觉到,这话无比正确。

比如说,一些疑难的老年病,在万般无奈之际,以补脾论治,常常柳暗花明。

图片

我给你说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故事里的医家,是吴圣农。他是我国上海地界的中医名家、前辈,在内科方面的诊疗颇有精湛之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他的学术生平。

有一次,吴师接待一个患者。这个人,是一个70多岁的女性。她什么毛病呢?就是胸闷心痛。遇寒或者阴雨天的时候,发病明显。而且,她还感觉有一股冷气,从胁肋下端向心口出上冲。

即便是不犯病、不那么疼的时候,她也时常觉得胸满、心里发慌、头晕,脖子发胀,气短无力。整个人没精神,十分困倦。

她反复到医院就诊,查不出什么毛病,各项指标达不到确诊的程度。用了一些药,西药,以及活血化瘀中成药,效果不好。

于是,她求治吴圣农前辈。

刻诊,见患者脉象虚弦,规律性地出现停歇,舌质偏暗。

当时,吴圣农前辈特意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患者说,饮食不好,没食欲,一顿只能吃一点,吃多了胃难受,甚至连躺都躺不下。

了解到这些以后,吴师就给写了一张方子。

这张方子,很值得研究——

黄芪(酒炒)10克,茯苓9克,当归身10克,桂枝3克,白芍(酒炒)5克,丹参(酒炒)9克,酸枣仁9克,郁金5克,广橘皮5克,炙甘草5克,淡生姜3克,大红枣3枚,一共开5剂。

结果如何?复诊时,患者表示,胸闷和心痛现象减轻,而且胃口见好,想吃东西了。

这时候,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患者状态进一步好转,饮食渐增。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形色转佳,看上去好像换了一个人。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现在,我带你简要分析这里的学问。

图片

你跟住我的思路,仔细看。到最后,你就会发现,健脾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了。

你看啊,这个患者的问题,是胸闷心痛,遇寒和阴雨天加重。中医讲了,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加上患者舌暗,那我们就自然想到一个问题,这就是气滞血瘀。舌色暗,是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

因为气滞血瘀,所以患者即便在平时,也会觉得胸满和颈部发胀。因为血瘀,所以患者会心痛,时有代脉。什么叫做代脉?就是一个人的心跳,有规律地停顿一下。这是心血淤阻、心气不畅的表现。

那好了,气滞血瘀的问题,我们搞清楚了。

现在的关键是,简单的活血化瘀、行气行血,这个治法行不行?

我跟你说,真就不行。否则,患者的病情不会拖延很久,屡次用药无效。

因为这里头,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她脾胃虚弱。你看,吴圣农前辈在看诊时特意询问了她的饮食。得到的答复是,食欲差、食量小,吃得多就胃难受,甚至躺不下。

那么,这个脾胃虚弱,和气滞血瘀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当然有。你想让气顺畅起来,你想让血流通起来,前提是,你有足够的气,有足够的血。气不够,血也不够,它走都走动,还谈何流通顺畅啊?这就好比涓涓细流,注定会生出泥沙瘀滞。而充沛奔腾的水流,则往往畅通无阻。这是一样的。

所以说,患者气血不足,是造成气滞血瘀的根本因素。而气血的生成,又完全靠脾胃这一后天之本。所以说,这脾胃虚弱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正因为患者脾胃不足,气机升降失常,所以才有冷气从胁肋上冲于心的感受。

那好了,现在,我们来师徒理解吴圣农前辈开的方子——

黄芪(酒炒)10克,茯苓9克,当归身10克,桂枝3克,白芍(酒炒)5克,丹参(酒炒)9克,酸枣仁9克,郁金5克,广橘皮5克,炙甘草5克,淡生姜3克,大红枣3枚。

这里头,当归、丹参,用于活血化瘀。郁金、橘皮,用于疏肝理气。行气活血的意图,很明显。酸枣仁,养肝之血而安神。桂枝,温通心脉而行气血。

在这个基础上,你看吧,有黄芪、茯苓、生姜、大枣、炙甘草。这些,是不是在健脾益气,固护后天之本啊?没错。医家在重点补脾了。另外,之前提到的桂枝,这个时候还可以温补脾阳。

所以说,这方子,分两部分。一个是活气血以治标,另一个是补脾,以治本。

从结构上来看,医家用的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建中汤,基本配伍就是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它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黄芪而来,目的是补益脾虚,益气建中。它由于加了黄芪,所以健脾补气的功效强于小建中汤。所以说,吴圣农前辈的思路,就是以益气建中的黄芪建中汤为底子,加上活血化瘀之品,来解决问题。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图片

怎么样?您看到了吧?对于一些病症来说,固护脾胃是多么重要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一些顽固老年病的调养,更是如此。

所以说,万病出于脾啊。一个人,能活多久,活得质量好不好,他生不生病,生了病好不好治,能不能治,其实都要看脾。古人说脾为后天之本,实在是太对了。

眼下,快入深秋了。紧接着,就到了冬天。心脏不好的朋友,又要到了多事之秋。文老师建议,我们想办法调理脾胃。脾好了,病就容易治、容易控制。医案中吴师的配伍,可以供作参考。非专业读者,请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好了。这个事儿,就说这么多。我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