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海特产“赐粉”

 夏天杂志 2023-06-04 发布于福建

平海是个神奇的地方,依山濒海,人口众多,风景优美,特产丰富。

平海古称南啸,相传明代朱元璋抗元之师驻扎于此,后始称平海。明代平海设卫,成为海防军事要塞,现在的镇上民众大多是明代军伍之后,所谓“五龙杂姓”是当地人口构成的一种文化遗存。

平海的海域无污染,水质特好,所产鱼类,是出名的好,也出名的贵。但人们还不太明白,平海还有一种特产,名叫“泗粉”,是地瓜淀粉制成的,因为平海盐碱沙地所产的地瓜具有糖分高、水分少、味道美的特点,地瓜加工提取的淀粉品质也特别的好,用这种地瓜淀粉制作的泗粉自然胜人一筹。

在明代地瓜传入福建之前,平海人民的粮食依赖度很高,主要依靠海产之物换取粮食。公元1593年福建人陈振龙从吕宋国(今菲律宾)带回番薯藤种后,福建巡抚大力推广种植,此后,莆田沿海地区有了高产的地瓜,有了主粮。

五百多年来,平海人民对地瓜的种植、加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地瓜加工的薯干、薯米、薯酒、薯粉等产品成为当地日常食品。

平海泗粉亦称赐粉,两个名字都有来历。最早的泗粉是在一个带来四排十六孔的容器中,装上调好的地瓜粉浆,然后往滚沸的铁锅中抖动粉浆,使粉浆沿着容器底部的细孔泗流而下,在沸水中,泗流的地瓜粉浆便成为一条条又长又细的地瓜粉条,于是,这种地瓜粉条被人们称为泗粉。

还有一种说法是,明代时平海妈祖宫香火鼎盛,人们去拜妈祖时都会带去供品和香烛。

有位老大娘家贫,无法供奉好的供品,常常以一盘地瓜祭女神,有人讥笑她。一天夜里,她梦见妈祖在梦中点化自己,用地瓜做地瓜粉,用地瓜粉做地瓜粉干,便是一种美食。于是,她按妈祖的梦示,果然制作出上好的地瓜粉干,在远近十分驰名,特别畅销,并以此业发家,成为乡里小康之家。为了感恩妈祖梦中的恩赐,老大娘特意把“泗粉”改为“赐粉”。

平海人至今更习惯称“泗粉”叫“赐粉”,是感恩妈祖的缘故。

平海赐粉具有色泽晶莹透亮,口感柔绵顺滑,味道鲜美可口,汤制炒制皆宜的特点,还特别耐存久放,在干燥条件下保质期可达三至五年。

当今,以秀屿区平海味倍鲜食品有限公司以祖传工艺生产的平海赐粉以品质上乘而成为遐迩闻名的一种特色产品,广受消费者欢迎。

本文作者:林成彬

附:作者简介

     林成彬,生于1954年8月,福建仙游游洋人。莆田市群众艺术馆原副研究馆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群文学学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华佛教艺术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退休之后,担任莆田学院工艺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莆田市传统手工艺商会秘书长、《莆田市工艺美术志》执行主编。

     成彬从事文化工作四十多年间,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先后参与编写或独立撰著出版的书籍有《美丽的兴化湾》《兴化揽胜》《九鲤湖的故事》《妈祖的传说》《农村文明论》《兴化烹调》《中国城市丛书:莆田市》《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中国曲艺集成福建卷》《中国民间歌谣集成福建卷》《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中国民间谚语福建卷》《莆田非遗:保护与传承》《妈祖信俗》《美丽的兴化湾》等二十多种。其中《妈祖的传说》《农村文明论》获省对外宣传图书奖、社科图书奖,《莆田非遗:保护与传承》获市社科图书一等奖。

图中人物林成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