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面粉中的酶类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杜德春焙烤食品 2023-06-05 发布于上海

小麦面粉中的酶类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首发|杜德春

小麦是营养做全面的谷物之一;其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酶类、灰分、水等。


面粉中含有一定量的酶类,主要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这些酶类的存在,无论对面粉的贮藏,还是对焙烤食品与面制品的桃酥饼干、面包馒头等的生产,都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面团发酵时,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成单糖供酵母生长繁殖,促进发酵作用;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提高制品的色、香、味;而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使脂肪酸败,影响产品质量。

一:淀粉酶

淀粉酶可分为 a-淀粉酶和 β-淀粉酶两种。a-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分子的 a-1,4糖苷键,而 β-淀粉酶则只能水解淀粉分子中的 β-1,4 糖苷键。在正常的小麦中只含有 β-淀粉酶,当小麦发芽后,则也含有 a-淀粉酶。

a-淀粉酶和 β-淀粉酶均可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B-淀粉酶比较耐酸,a-淀粉酶比较耐热。

从试验中可知,加热到 70℃维持 15min,β-淀粉酶失去活性,而对a-淀粉酶没有多大影响;在 pH 为3.3、温度为 0℃的溶液中维持15min,则a-淀粉酶失去活性,而对 β-淀粉酶效果甚微。

在 pH 为 5.9 的发酵面团中,a-淀粉酶最适温度是70~74℃,当温度为97~98℃时;a-淀粉酶仍能保持一定的活性;在同一酸度下,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 62~64℃,当温度上升到 82~84℃,则完全失去活性。

a-淀粉酶是从淀粉分子内部进行水解的,属于内酶。a-淀粉酶水解淀粉时,开始速度很快,可使长链的淀粉分子迅速裂解成较小分子,淀粉液的黏度也急速降低,这种作用称为液化作用,因此 a-淀粉酶又称淀粉液化酶。

β-淀粉酶是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末端开始水解,它属于外酶,当β-淀粉酶水解淀粉时,会迅速形成麦芽糖,还原能力不断增加,故又称为糖化酶。

由于 β-淀粉酶热稳定性较差,故它只能在面团发酵阶段起水解作用。而a-淀粉酶的耐热性能较强,在面包人炉烘焙后,仍在继续进行水解作用。淀粉的糊化温度一般为 56~66℃。当面包烘焙至淀粉糊化后,a淀粉酶的水解作用对提高面包的质量起很大作用。

在面粉中加人一定剂量的a-淀粉酶制剂或加入占面粉质量 0.2%~0.4%的麦芽粉和含有淀粉酶的糖浆,可以改善面包的质量、皮色、风味、结构,增大面包体积。

二、蛋白酶

面粉中的蛋白酶属于木瓜酶型,面粉中含量较少,蛋白酶最适 pH为4.1.一般情况下处于不活动状态,但当面粉中存在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活化剂时,会水解面筋蛋白质,使面团变得极为黏稠。此类现象往往会在被虫害感染的面粉中出现。

在使用面筋过强的面粉制作面包时,可加入适量的蛋白酶制剂,以降低面筋的强度,有助于面筋完全扩展,并缩短搅拌时间。但蛋白酶制剂的用量必须严格控制,而且仅适合于用快速法生产面包。

三、脂肪酶

脂肪酶是一种对脂肪起水解作用的水解酶,其最适 pH为7.5,最适温度为 30~40℃。在面粉贮藏期间将脂肪水解,使游离脂肪酸的数量增加、面粉酸败,从而降低面粉的焙烤性能。

小麦内的脂肪酶主要集中在糊粉层,胚乳部分脂肪酶仅占麦粒总脂肪酶的5%。

因此,精制的上等粉比含糊粉层多的低级粉贮藏稳定性高,用低等粉制作的面包在高温下贮藏易酸败变质。

四、脂肪氧化酶

脂肪氧化酶是催化某种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过氧化反应的一种氧化酶。

催化作用在含有胡萝卜素的偶合氧化反应中进行,通过氧化作用使胡萝卜素变成无色。因此,脂肪氧化酶也是一种酶促漂白剂,但它在小麦和面粉中含量很少,它的主要商业来源是脱脂大豆粉。

脱脂大豆粉广泛用做面包添加剂,以增白面包心、改善面包的组织结构和风味。

五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酶是一种催化过氧化氢使其分解为氧和水的氧化还原酶。

这种酶存在于小麦和面粉中,其作用是防止发芽期间在植物组织中过氧化氢积聚过多。它也能漂白胡萝卜素。

杜德春:焙烤食品工艺技术首席工程师博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