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七政者,乃是玄象之端,正天之度。王者仰之,以为治政,故谓之政。七者,数有七也。凡有三解:一云,日月五星,合为七政;二云,北斗七星为七政;三云,二十八宿,布在四方,方别七宿,共为七政。此三种七政,皆配五行,并三辰之首也。 日月五星为七政者,《尚书考灵曜》:“七政曰:日月者,时之主也;五星者,时之纪也。”故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七政:五政谓五行之政,七政即日月五星也。日者,《河图汗光篇》云“日为阳精”,始日实也。《元命苞》云:“阳以一起,故日日行一度;阳成于三,故有三足乌。乌者,阳精,其言偻呼,俗人见偻呼似乌,故以名之。”又云:“火精阳气,故外热内阴,象乌也。日尊故满,满故施,施故仁,仁故精在外,精在外故大,日外暑,外暑故阳精外吐。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布在四方。日日一历,无差池,使四方合如一,故其字四合一也。”《白虎通》云:“日径千里,围三千里,下于天七千里。”《太玄经》云:“日一南,万物死;日一北,万物生。”《物理论》云:“夏则阳盛而阴衰,故昼长而夜短;冬则阴盛而阳衰,故昼短而夜长。行阳道长,出入卯酉之北;行阴道短,出入卯酉之南。春秋阴阳等,故行中道,昼夜等也。”《考灵曜》云:“春一日,日出卯入酉,昴星一度,中而昏,斗星十二度,中而明;仲夏一日,日出寅入戌,心星五度,中而昏,营室十度,中而明;秋一日,日出卯入酉,须女四度,中而昏,东井十一度,中而明;仲冬一日,日出辰入申,奎星一度,中而昏,氐星九度,中而明。卯酉阴阳交会,日月至此为中道,万物盛衰出入之所,故号二八之门,以当二、八月也。”故《诗推度灾》云:“卯酉之际为改政。”《汉书●天文志》云:“日者,君之象。君行急,则日行疾;君行缓,则日行迟。”迟疾失其常,则蚀。蚀在交道也。蚀者,阴侵阳,臣凌君之象也。故日蚀,修德以攘之。 月者,《春秋元命苞》云:“月者阴精,为言阙也。中有蟾蜍与兔者,阴阳两居相附,托抑诎合,阳结治其内光炬,中气似文耳。兔善走,象阳动也。兔之言僖呼,僖呼,温暖名也。月,水之精,故内明而气冷。阴生不满者,诎于君也。至望而盈者,气事合也。盈而缺者,诎向尊也。其气卑。卑,故修表成纬。阴受阳精,故精在内,所以金水内景。内景,故阴精沈执不动。月为阴精,体自无光,藉日照之乃明,犹如臣自无威,假君之势,乃成其威。月初未政对日,故无光缺;月半而与日相对,故光满;十六日以后,渐缺,亦渐不对日也。”《汉书●天文志》云:“月,日行十三度四分度之一。立春、春分,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季夏行中道。赤青出阳道,白黑出阴道。晦而见西方,谓之朓;朔而见东方,谓之朒。若君舒缓,臣骄慢,故日行迟,而月行疾;君肃急,则臣恐惧,故日行疾,而月行迟,不敢迫近君位也。”其行迟疾失度,亦蚀。蚀者,当日之冲有暗虚,暗虚当月则月蚀,当星则星亡。月蚀者,阳侵阴也。董仲舒云:“于人,妃后、大臣、诸侯之象。”月为刑,故月蚀,修刑以攘之。 五星者,《说文》云:“星者,万物之精。”或曰,日分为星,故其字日下生。《史记》云:“星,金之散精。”星陨为石,此金是也。《春秋》云:“陨石于宋,陨星也。”又云:“星者,阴精,金亦阴也。”别而言之,各配五行,不独主金。 岁星,木之精,其位东方,主春,苍帝之子,人主之象,五星之长,司农之官,主福庆。凡有六名:一名摄提,二名重华,三名应星,四名纒星,五名纪星,六名修人星。其所主国,曰吴、齐。超舍而前为盈,退舍为缩。行邪则主邪,行正则主正。政急则行疾,政缓则行迟。酷则行阴,和则行阳,行阳则旱,行阴则水,治则顺度,乱则逆行。以其主岁,故名岁星。 荧惑,火之精,其位南方,主夏,赤帝之子,方伯之象,五星之伯。上承太一,下司人君,谓天子理也。伺无道,出入无常,为天伺察,所往主兵、乱、贼、丧、饥、疾。凡有二名:一名罚星,二名执法。其所主国,曰荆越。是太白之雄,出南为荧惑,居西为天理,在东为悬息。以其出入无常,故名荧惑, 镇星,土之精,其位中央,主四季,女主之象,主德,为五星之王。一名地候。伺女主之邪正,入阳则为外,入阴则为内。四星皆失,镇星乃为动。以其镇宿不移,故名镇星。 太白,金之精,其位西方,主立秋,白帝之子,大将之象,以司兵凶。日南方太白居其南,日北方太白居其北,曰盈;日南方太白居其北,日北方太白居其南,曰缩;未可出东方而出东方,名重华;未可下东方而下东方,名少岁;未可出西方而出西方,名太白;未可下西方而下西方,名白肖。凡有六名:一名天相,二名天政,三名大臣,四名大皓,五名明星,六名大囂。《诗》云:“东曰启明,西曰长庚。”其所主国,曰秦、晋、郑。太白是岁星之雄,太白主兵。兵,西方,金,色白,故曰太白。 辰星,水之精,其位北方,主冬,黑帝之子,宰相之象,主刑。政酷则不入,政和则不出。凡有六名:一名安调,二名细极,三名熊星,四名钩星,五名司农,六名勉星。其所主国,曰赵、代。辰星主德,是天之执政,出入平时,故曰辰星。《星经》云:“五车西北第一星,曰太白;次北一星,曰辰星;次东北一星,曰岁星;次东南一星,曰镇星;次西南一星,曰荧惑。”此当五星分气也。又云:“岁星变为彗星、云、欃云、天狗;荧惑变为彗星、蚩尤旗、格泽;镇星变为狱汉、天旗、旬始、虹蜺;太白变为彗星、即扫,辰星变为枉矢、天枪、天棓。”并是五星气乱,见妖星也。王者视之,以知得失。《考灵曜》云:“岁星为规,荧惑为矩,镇星为绳,太白为衡,辰星为权。权衡规矩绳,并皆有所起,周而复始,故政失于春,岁星满偃,不居其常;政失于夏,荧惑逆行;政失于季夏,镇星失度;政失于秋,太白失行,出入不当;政失于冬,辰星不效其乡。五政俱失,五星不明。春政不失,五谷孳;夏政不失,甘雨时;季夏政不失,时无灾;秋政不失,人民昌;冬政不失,少疾丧。五政不失,日月光明。此则日月五星共为七政之道,亦名七曜,以其是光曜运行也。”. 北斗为七政者,北斗,天枢也。天有七纪,斗有七星。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瓢,合有七也。《尚书纬》云:“璇玑,斗魁四星,玉衡,拘横三星,合七,齐四时五威。五威者,五行也。五威在人为五命,七星在人为七端。北斗居天之中,当昆仑之上,运转所指,随二十四气,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又,州国分野、年命,莫不政之,故为七政。”《虞录》云:“北斗七星,据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政者,天子所治天下,故王者承天行法。”《合诚图》云:“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斗者居阴布阳,故称北斗。”其七星各有四名。《合诚图》云:“斗第一星名枢,二名璇,三名玑,四名权,五名衡,六名开阳,七名标光。”《黄帝斗图》云:“一名贪狼,子生人所属;二名巨门,丑亥生人所属;三名禄存,寅戌生人所属;四名文曲,卯酉生人所属;五名廉贞,辰申生人所属;六名武曲,巳未生人所属;七名破军,午生人所属。”《孔子元辰经》云:“一名阳明星,二名阴精星,三名真人星,四名玄冥星,五名丹元星,六名北极星,七名天开星。”《遁甲经》云:“一名魁真星,二名魁元星,三名权九极星,四名魁细星,五名 刚星,六名 纪星,七名飘玄阳星。”第一水,二水土,三木土,四金木,五金土,六火土,七火。所以子午各独属一星,其余并两辰共属者,子午为天地之经,斗第一及第七魁刚两星,亦是斗之经,建所用指也;自余非所指者,故并两属。故六十甲子,从第一起甲子以配之,往还周旋,尽其数矣。北斗领二十八宿,一星主四宿,魁起室,刚起角,以次分属。若人行年至室而五星行到此宿者,随星吉凶也。《合诚图》云:“枢星为雍州,璇星为冀州,玑星为青、兖州,权星为徐、扬州,衡星为荆州,开阳星为梁州,标光星为豫州。”此为三材之道,并为斗之所政也。 二十八宿为七政者,以其分定国邦,布官设位也。《运斗枢》云:“天有将相之位,佐列宿为卫,皆据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四时布德,三道正气。”《尚书考灵曜》云:“二十八宿,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故叶时月,正日度星。二十八宿配五行,有二别:一总配,二别配。 总配者,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木也,合三十二星,七十五度;南方朱雀七宿,东井、舆鬼、柳、七星、张、翼、轸,火也,合六十五星,一百五度;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金也,合五十一星,八十度;北方玄武七宿,斗、牵牛、须女、虚、危、营室、东壁,水也,全廿五星,九十八度;其属土者,东则角、亢,南则井、鬼,西则奎、娄,北则斗、牛,皆居四季为土也。曾子云:“春分鸟星昏,主春者中,可以种稷;夏至心星昏,主夏者中,可以种黍菽;秋分虚星昏,主秋者中,可以种麦;冬至昴星昏,主冬者中,山人可以伐器械,家人可以收藿苇、蓄积、田猎。王者坐视四星之中,而知民之缓急。急则不赋力役,故曰敬授民时也。”此为总配。 别配五行者,角二星为天门,三光之路,十二度,于时在辰,郑分,木也;亢四星,为天庭,尚书之曹,九度,于时在辰,郑分,春夏为火,秋冬为水也;氐四星,为宿宫,路寝所止,十五度,于时在卯,宋分,春夏为金,秋冬为水也;房六星,为明堂,政教之道,五度,于时在卯,宋分,土也;心三星,为天王之位,五度,于时在卯,宋分,春夏为木,秋冬为火也;尾九星,为后宫,妃嫔之府,十八度,于时在寅,燕分,水也;箕四星,为王后所居,进御之寝,十一度,于时在寅,燕分,木也,春夏为金,秋冬为土也;斗六星,为主爵禄,褒贤进士,二十六度,于时在丑,吴分,木也;牵牛六星,为主桥梁,七政之始,八度,于时在丑,吴分,木也;须女四星,为主布帛,天之内藏,十二度,于时在子,越分,春夏为水,秋冬为火也;虚二星,为庙堂,主祭祀事,十一度,于时在子,齐分,春夏为水,秋冬为金也;危三星,为坟墓,以识先祖,十七度,于时在子,齐分,春夏为水,秋冬为火也;营室二星,为主军粮,以禀士卒,十六度,于时在亥,卫分,春夏为木,秋冬为土也;东壁二星,为文章,图书之府,九度,于时在亥,卫分,春夏为金,秋冬为水也;奎十六星,为五兵之库,禁御暴乱,十六度,于时在戌,鲁分,春夏为金,秋冬为火也;娄三星,为苑牧,主给享祠,十二度,于时在戌,鲁分,春夏为水,秋冬为火也;胃三星,为仓廪,五谷所聚,十四度,于时在酉,赵分,春夏为木,秋冬为水也;昴七星,为主狱事,典治决断,十一度,于时在酉,赵分,春夏为火,秋冬为金也;毕八星,为边兵,备夷狄,十度,于时在酉,赵分,春夏为金,秋冬为水也;觜三星,为保藏,收检秋物,二度,于时在申,晋分,春夏为火,秋冬为土也;参伐十星,为天大将,斩刈收获,九度,于时在申,晋分,春夏为火,秋冬为土也;东井八星,为主水衡,以法平时,三十三度,于时在未,秦分,春夏为火,秋冬为水也;舆鬼五星,为视明,主察奸谋,四度,于时在未,秦分,春夏为水,秋冬为火也;柳八星,为上食,主和滋味,十五度,于时在午,周分,春夏为水,秋冬为火也;星七星,为衣裳,主盖身体,七度,于时在午,周分,春夏为火,秋冬为水也;张六星,为主客,赐与宴嬉,十八度,于时在午,周分,水也;翼二十二星,为天唱,主以戏虞,十八度,于时在巳,楚分,春夏为木,秋冬为金也;轸四星,为死丧,以知灾凶,十七度,于时在巳,楚分,春夏为木,秋冬为土也。 《汉书●天文志》云:“角、亢、氐,韩、郑,兖州之分;房、心,宋,豫州之分;尾、箕,燕,幽州之分;井、鬼,秦,雍州之分;柳、七星、张,三河之分;翼、轸,楚,荆州之分;奎、娄、胃,鲁,徐州之分;昴、毕,赵,冀州之分;觜、参,魏,梁州之分;斗,江湖之分;牵牛、须女,吴,扬州之分;虚、危,齐,青州之分;室、壁,卫,并州之分。” 此皆当分所主,正其州国善恶,故为政也。 石氏《天官训解》云:“角二星,是苍龙之首上角,两角间,天之道,日月五星所行,故名角;亢为朝廷,对扬于王,夙夜谋咨四海之内,故名亢;氐是正寝,沐解之室,故名氐;房是天子四时所居,故名房;心,前一星为太子,中为天子,后一星为庶子,如人心处中,为身之主,故名心;尾是东方苍龙宿之尾,故名尾,象形也;箕近斗,象播扬五谷,故名箕;斗,量器也,斟酌爵禄,其形似斗,故名斗;牛亦象牛角,七政之始,故名牛;女,方正,裁割之象,婢妾之类,故名女;虚,耗也,其间空虚,庙堂之象,故名虛;危似室屋,亦如坟墓,故名危;营室有六星为离宫,似宫室,故名室;壁直立似壁,孔子藏书于壁,效此义也,故名壁;奎为库,主兵,形象周密故,奎,乖也,兵以乖违故举,所以名奎;娄如楼阁,亦似钟娄,故养牺牲以为名;胃,在藏为五谷之府,主廪仓,故以为名;昴,悴聚,如囚之在牢狱,故主狱事,昴星也,聚则忧,故名为昴;毕,边夷毛头之类,如天子警毕,毛头唱之,毕了唱,以警众心,故以名之也;觜,聚也,为白虎之鼻,聚在虎觜须间,故以为名;参,共也,杂金土之气,共行杀罚,故名参;井,精也,盛水亭平,精微之至,此星象法度如水之平,故名井;鬼,归也,阳归于阴,所以其内一星暗而不明,鬼之象也,故以为名也;柳,留也,《春秋传》曰'或食于任’,'柳’一名'任’也,祭祀鬼神,合和五味,留神灵也,故以名之;七星数七,如鸟之衣覆上,故以名之;张,开张也,为朱乌之嗉,有容纳,故主宾客也;翼如六翮,似鸟两翅之飞,故以名翼;轸似小车四方,车后横曰轸,凶事之用,故以为名。”其伏见邪正,阙陵历蚀,散为夭异,彗勃飞流,如此之徒,并以占候飞开义释,故不委具。三种七政,既配五行,略说如此。 白话解读 (一)何谓七政 七政是空中日月星辰等天象的规矩,是治理天上日月星辰的法度。人间帝王仰观天象,效法天道,把它作为治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准则,所以称为“政”。“七”则是指其数量有七。 七政共有三种解释:一说,日、月、五星合为七政;二说,北斗七星为七政;三说,二十八宿分布四方,每方各有七宿,合为七政。这三种七政,都可以配合五行,并且为日、月、星这三个最显著天体的元首。 (二)日、月、五星为七政 1.为何日、月、五星为七政? 《五行大义》引述《尚书考灵曜》和《尚书●舜典》对日、月、五星为七政的原因进行了阐释。 《尚书考灵曜》说,七政就是指日、月、五星,日、月是时间的主宰,五星是时间的法度。“璇玑”是古代一种观测天象的仪器,用来模拟天圆之象,直径8尺,圆周2丈5尺有余,可以运转;“玉衡”也是一种观测天象的仪器,长8尺,孔径1寸,从下端向上望,可以观测星宿。据说,舜接受尧的禅让命令之后,心里还不安稳,就又用这些仪器来观测日、月、五星七政,看其齐正还是不齐正,看到七政齐正,自己才认为接受禅让是正确的。 因此,七政就是:五政为五行的治理,七政指日、月、五星。 2.日 《五行大义》引述经典对“日”进行阐释。 《河图汗光篇》又名《河图叶光纪》。《河图叶光纪》说,日是阳气精华。《五行大义》解释说,这是因为从本源上讲,日是一个发光实体,“实”的意思是太阳形状为四周圆缺合一。《春秋元命苞》说,日、月、地系统中最尊崇的精华为日,日每天运行黄道1度,是因为阳气运动从“一”开始发起,阳气成就于数三,所以日中有三足金乌。这说明中国古代先民在大约4000年前就用肉眼观测到了太阳黑子的运动,太阳黑子呈近椭圆形深暗色的斑点,如同蹲着看不清腿的乌鸦,所以称为“乌”。日中乌名叫偻呼,老百姓见偻呼非常像乌鸦,就称为乌鸦了。“偻呼”的意思是“温润生长”。又有说,太阳为火的精华,是阳气,所以外层热,内里有深暗色的斑点,形状像乌鸦。太阳地位尊崇所以充盈,充盈就会外溢,外溢就能施舍,施舍就是仁爱,仁爱就会精气表现在外,精气表现在外就会盛大,阳性精气向外吐露,热力四射。从地面上看,太阳围绕地球在黄道自东向西转动,一周天为365.25度,分布在黄道四方,每日太阳经历1度,没有差错,使黄道四方合如一体,所以“日”字四面围合,中间为一。《白虎通》说,太阳直径为1000里(即500千米),周长为3000里(即1500千米),在天之下7000里(即3500千米),可能是北半球视运动中太阳与黄道面的距离(现代天文学认识到,太阳直径为1392000千米,同古人所说相差甚远)。《太玄经》说,每年夏至日,万物开始慢慢走向死亡;每年冬至日,万物开始慢慢走向新生。《五行大义》所引《物理论》说,夏天之时,阳气盛而阴气衰,所以白昼长而夜晚短;冬天之时,阴气盛而阳气衰,所以白昼短而夜晚长。而古人以自己所站方位为中心,将地球四周均分为十二个方位,夏至之时,太阳直射点在卯酉以北,太阳周日视运动在白昼运行的轨道长,夜晚运行的轨道短,日出于卯方之北,入于酉方之北;冬至之时,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卯酉以南,太阳周日视运动在夜晚运行的轨道长,白昼运行的轨道短,日出于卯方之南,日入于酉方之南;春分、秋分之时,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卯酉位置,太阳周日视运动在白昼与夜晚运行轨道相等,所以日出日入都遵守卯酉中道,白昼与夜晚均等。《尚书考灵曜》说,以太阳和二十八宿的视运动来观察,可以发现,春季春分一日,从地理方位看,太阳出于卯方,入于酉方;从二十八宿看,黄昏时昴星1度正当中天,天明时斗星12度正当中天。仲夏夏至一日,从地理方位看,太阳出于寅方,入于戌方;从二十八宿看,黄昏时心星5度正当中天,天明时营室10度正当中天。秋季秋分一日,从地理方位看,太阳出于卯,人于酉;从二十八宿看,黄昏时须女4度正当中天,天明时东井11度正当中天。仲冬冬至一日,从地理方位看,太阳出于辰方,入于申方;从二十八宿看,黄昏时奎星1度正当中天,天明时氐星9度正当中天。从地理方位看,卯酉是周日视运动中白昼与黑夜交会之处,也是周年视运动中冷暖交会之处,日月出入运行于此方位为居中道路,这是万物兴盛与衰落、出而生长、入而休息之所,从年周期看,卯为二月,酉为八月,所以称为二八之门,用来准确表示二、八月万物盛衰、生死的变化。所以《诗推度灾》说,卯酉为改革治理万物政事的时机。 《五行大义》所引《汉书●天文志》说,日是君王的象征。凡是君王治政过严则日运行就快疾,君王治政过宽则日运行就迟缓。日运行迟缓与快疾失去其正常的规律,就会在月球、地球和太阳交会的轨道上出现日蚀,从地面上看,就是月球挡住了日光。日为阳,为君,月为阴,为臣,日蚀就是阴侵犯阳,臣欺凌君的象征。所以发生了日蚀,要修治德行以攘除。 3.月 《五行大义》引述经典对月进行阐释。 《春秋元命苞》的说法有六层意思: 其一,月是阴气精华,其意为“阙”。月球表面非常黑暗,所以称为太阴。月亮有圆有缺,所以称为“阙”。 其二,月中的蟾蜍与兔象征月的阴阳。蟾蜍为阴,喜夜间活动,且行动迟缓,玉兔为阳,喜白天活动,且行动敏捷,两者依附并存于月球之上,所以说“阴阳两居相附”;月球中的高地将明亮区域向上托举,低地将阴暗区域向下压抑,明亮与阴暗区域弯弯曲曲地抱合在一起,作为阳气的明亮高地将火把一样的光聚合整理为一体,阴阳二气相互交通形成纹理一样的图案。兔子的特点是善于奔跑,这很像阳气运动,兔子称为“僖呼”,“僖呼”就是温暖的名称,所以说“兔善走,象阳动也。兔之言僖呼,僖呼,温暖名也”。 其三,月是五行水气精华,所以内部明亮而其气寒冷。 其四,月有圆缺变化。月为阴,其生长不充盈,有圆有缺,这如同臣子屈曲于君王;至月望的每月十五日前后而月亮变得圆满充盈,这是日、月、地运行相合的缘故;月亮圆满充盈之后而又再次变得缺损,这是以屈曲的姿态对待尊上之意;月亮同太阳相比地位卑下,地位卑下就修治其外部的月相,辅助太阳成为大地的经纬。 其五,月亮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为阴,日为阳,月亮接受太阳的精华,所以太阳精华存在于月亮之内,如同金、水一样内在明亮;因为月亮内部明亮,所以阴气精华沉静执着而不动;月亮为阴气精华,本身自己不能发光,凭借太阳光的照射才得以明亮,这就如同臣子自身没有威严,凭借君王的权势,所以才成就它的威严一样。 其六,月相由月、日关系形成。月相是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的部分,随着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发生变动,从地球上看,月球便呈现出各种形状。每月初一,月球不正对太阳,其黑暗面朝向地球,并与太阳同时出没,所以地面上无法见到月光;每月十五前后,月球正好与太阳相对,所以地面上可以看到圆满月光;每月十六日以后,月球渐渐不与太阳正相对,所以地面上看到的月相渐渐缺损。 《五行大义》所引《汉书●天文志》有四层意思:其一,按照计算,一个朔望月内,月球绕地球为389.11度,月亮平均每日运行13.18度,与这里所说月亮每日运行13.25度大体相合。其二,中国古人已经认识到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是有变化的,时间长短有快有慢,其原因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轨道远近有所不同,这就是月行九道——月亮围绕地球公转轨道,黑道有两条,出现在黄道之北;赤道有两条,出现在黄道之南;白道有两条,出现在黄道之西;青道有两条,出现在黄道之东;加上中央黄道,共有九道。立春、春分之时,月亮遵从青道;立秋、秋分之时,月亮遵从白道;立冬、冬至之时,月亮遵从黑道;立夏、夏至之时,月亮遵从赤道。要具体判断月亮运行轨道,主要看经过房宿的中道。月亮运行在中道之东、之南的青、赤两道时为出现于阳道,在中道之北、之西的黑、白两道时为出现于阴道。如果月亮运行失去正常轨道的节度而乱行,出现于黄道之南的阳道就会有干旱、大风,出现在黄道之北的阴道就会有阴天、下雨。其三,据《汉书》记载,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八月戊午日,凌晨计时的漏未尽三刻,即尚未天明,天空中出现两个月亮。这说明男子虚弱而女子强势,阳气被阴气所驾驭。每月月末的晦日,月亮出现在西方,称为“朓”(tiǎo,音挑),“朓”的意思是疾速;每月初一的朔日,月亮出现在东方,称为“朒'(nǜ,音近虑),是不前进的意思。君王舒缓则臣子就骄慢,所以日运行迟缓而月运行疾速。君王庄重疾速则臣子就会恐惧,所以日运行疾速而月运行迟缓,表示臣子不敢接近君王。其四,如果月亮运行的迟缓与疾速失去正常的节度,也会出现蚀。月蚀即月食,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几乎同一直线时,月亮与太阳正处于对冲位置,这时太阳照射地球产生有阴暗投影,地球的阴暗投影正好落到月球上就发生月蚀,正好落到星星上就发生星亡。日为阳,月为阴,月蚀是阳侵犯阴。董仲舒说:“月对应于人类,就是嫔妃王后、大臣、诸侯的象征。”月代表刑法,所以月蚀时,要通过修治刑罚来攘除。 4.五星 《五行大义》引述经典,总体上讲了关于“星”的四种观点: 其一,星为万物之精。《说文解字》说,万物的精华,上升成为天上的列星。 其二,日分为星。《说文解字注》说,《春秋说题辞》认为,“星”的意思是“精”,是阳气的荣华。阳气精华为日,日分化生成列星,所以“星字上为“日”,下为“生”。 其三,星是金的散气。《史记》说,星是五行金散布于天上的精华之气。天上的星陨落到地面上就成为石头,石头就是金。《春秋》说,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春天,有五颗陨石落到了宋国境内,说明星陨落到地面就成为石头,星的五行为金。 其四,星为阴精。《五行大义》所引《春秋》“又云”,意思是说,星是阴气的精华,五行金也是阴气。 五星包括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分别来讲,各自配合五行,不单纯主五行为金。 (1)岁星 ①岁星象征 岁星即木星,用肉眼观察其外表如同木材纹理,所以岁星为五行木气的精华;木的方位在东方,所以岁星方位在东方;木在四时主春,所以岁星在四时主春;木在五帝中为苍帝,所以岁星为苍帝的儿子;木星主岁,是岁月日时的主宰,所以岁星为君主的象征;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所以岁星在太阳系五大行星中居长;木主管农业事务,所以岁星代表主管农业的官员;木主管仁爱,所以岁星主管人的幸福吉庆。 ②岁星别称 岁星一共有六种别称:摄提、重华、应星、纒星、纪星、修人星。 ③岁星所主国 岁星所主诸侯国为吴国、齐国。这是根据岁星所止宿的位置而命名的。 ④岁星功用 岁星运行的速度是有变化的,有时超前,有时退后。当岁星超过正常次舍的位置而早些时间出现,就称为盈;当岁星退后正常次舍的位置而晚些时间出现,就称为缩。岁星代表君主,岁星运行不正常则君主行为不正常,岁星运行正常则君主行为正常。反过来,君主治政急迫则岁星运行疾速,治政迟缓则岁星运行迟缓。君主治国严酷则岁星运行黄道之北的阴道,治国宽和则岁星运行黄道之南的阳道,岁星运行阳道则形成旱灾,运行阴道则形成水灾。国家治理得好,则岁星顺从正常节度;国家陷入混乱,则岁星违背正常规律运行。 ⑤岁星得名 岁星主管岁。木星每年经过黄道十二星次中的“一次”,因此,木星称为岁星,用以纪年。 (2)荧惑 ①荧惑象征 荧惑即火星,用肉眼观察其外表呈火红色,所以荧惑是五行火气的精华;火的方位在南方,所以荧惑方位在南方;火在四时主夏,所以荧惑在四时主夏;火在五帝中为赤帝,所以荧惑为赤帝的儿子;方伯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之称,谓一方之长,火星与地球的关系,同方伯与天子的关系相似,所以荧惑为方伯的象征;荧惑也因此成为太阳系中五星的首领。 ②荧惑别称 荧惑共有两种别称:罚星、执法。 ③荧惑所主国 荧惑所主诸侯国为荆州、越国。 ④荧惑功用 火星绕太阳公转,从地球上看,火星也绕北极星旋转,北极星称为太一,所以说荧惑“上承太一”;火星的状态与君主相关,所以说荧惑“下司人君”;火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相当于地球上6个月,如同代替天子治理一方政务的方伯,所以荧惑也被称为天子的代理者。荧惑如火,可用来侦候社会政治,其亮度常有变化,位置不固定,出入没有常规,如同为上天进行侦察,所到之处,预示刀兵、动乱、盗贼、死丧、饥饿、疾病的发生。 ⑤荧惑得名 金星与火星是太阳系中地球的左右近邻,金星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以内,火星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以外,而且,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为逆向自转,火星则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为顺向自转,金星在内、逆向自转,为雌,火星在外、顺向自转,为雄;荧惑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当其出现在南方天空时称为荧惑,出现在西方天空时称为天理,出现在东方天空时称为悬息,因为它出入没有常规,所以名称为荧惑。 (3)镇星 ①镇星象征 镇星即土星,用肉眼观察外表为黄色,所以说镇星是五行土气的精华;土的方位在中央,所以镇星方位中央;土在四时主四时之末,所以镇星在四时主四时之季;土星为女性君主的象征;土能够包含容纳承载万物,所以镇星在人类社会中主管品德;土星运动迟缓,公转一周约29.5年,被看作掌握时间和命运的象征,因此镇星为五星中的王者。 ②镇星别称 镇星还有一种名称叫地候。 ③镇星功用 土星可以用来观察侦候女性君主的邪与正,土星运行进入黄道之南的阳道则为国外不宁,运行进入黄道之北的阴道则为国内不安。 ④镇星得名 土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天,古人观测为大约28年,在太阳系木、火、土、金、水五星中运行速度最慢,只有当其他四星都失去正常运行轨道之后,镇星才会发生变动。因为土星能镇住其他星宿不至于偏移正常轨道,所以称为镇星。 (4)太白 ①太白象征 太白即金星,用肉眼观察外表明亮而略呈黄色,所以太白是五行金气的精华;金的方位在西方,所以太白方位在西方;金在四时主立秋,所以太白在四时主管立秋;金在五帝中为白帝,所以太白为白帝的儿子;在地球视运动中,金星紧随太阳起落,太阳落山时金星位于太阳之左随后落下,太阳升起前,金星位于太阳之右首先升起,如同护卫君王的大将,所以太白为大将的象征;金主刀兵,所以太白主战争、凶祸。 ②太白运行变化 金星是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以内的“地内行星”,在地球上看,它总是在太阳两侧徘徊。金星出现有六种情况:冬天太阳出入在卯酉南方而太白在太阳之南,夏天太阳出入在卯酉北方而太白在太阳之北,称为盈;冬天太阳出入在卯酉南方而太白在太阳之北,夏天太阳出入在卯酉北方而太白在太阳之南,称为缩;春、秋二时太阳出于卯方,金星不出现在太阳东方而运行在太阳西侧,日出前,金星就会出现在东方,称为重华;春、秋二时太阳出于卯方,金星运行到太阳东侧,日出后太阳光遮掩住金星,金星不能出现于东方,称为少岁;春、秋二时太阳入于酉方,金星不出现在太阳西方而出现在太阳东侧,日落后,金星就会出现在西方,称为太白;春、秋二时太阳入于酉方,金星运行到太阳西侧,日落前太阳光遮掩住金星,金星不能出现于西方而出现,称为白肖。 ③太白别称 太白共有六种别称:天相、天政、大臣、大皓、明星、大嚣。还有两种名字:黎明前,当金星运行到太阳西侧时,便在太阳出来之前先从东方升起,称为启明;黄昏时,当金星运行到太阳东侧时,便在太阳下山之后悬挂于西方天空,称为长庚。《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就是指金星。 ④太白所主国 太白所主诸侯国为秦国、晋国、郑国。 ⑤太白得名 木星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以外,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12年,每年地球都有一段时间位于太阳和木星之间,期间,从地球上看,太阳落山时,木星正好升起,整夜可见,而金星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以内,从地球上看,它或出现于黎明前,或出现于黄昏后,但不会在深夜里出现,木星夜晚出现为雌,金星白昼出现为雄;太白主管刀兵,是战争的象征。刀兵是肃杀之气,对应方位为西方,五行为金,金的颜色为白,所以称为太白。 (5)辰星 ①辰星象征 辰星即水星,用肉眼观察外表呈黄色,但水星太接近太阳,常被太阳光淹没,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且轨道曲线奇特,一个半月时间就可以从太阳之东到太阳之西,这与水屈曲流动的特性相似,所以辰星是五行水气的精华;水的方位在北方,所以辰星方位在北方;水在四时主冬,所以辰星在四时主冬;水在五帝中为黑帝,所以辰星为黑帝的儿子;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与处于帝王身边、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宰相相似,所以辰星是人类社会中宰相的象征;水表面均平,在人类社会中象征刑法公平,所以辰星在人类社会中主管刑罚。 ②辰星功用 当君王治国严酷时,辰星就经常出现;治国宽和时,辰星就经常不出现。 ③辰星别称 辰星共有六种别称:安调、细极、熊星、钩星、司农、勉星。 ④辰星所主国 辰星所主诸侯国为赵国、代国。 ⑤辰星得名 辰星主管品德,是代天行使权力的星宿。“辰”的意思是纪日、纪时,观察水星出入可以校准时间,所以称为辰星。 此外,《五行大义》引《星经》阐释了五星分气和妖星。 ![]() 《星经》说:五车,又称五潢,是星名,位于毕宿东北,其中四星在今御夫座,最南一星属金牛座,共有五星组成一个五边形,形状如古代的车子(如图所示)。 组成五车的五颗星也称为五星:西北第一星,称为太白;次北第二星,称为辰星;次东北第三星,称为岁星;次东南第四星,称为镇星;次西南第五星,称为荧惑。这五颗星是金、水、木、土、火五星分化出来的气。 《星经》又说:岁星变化生成为彗星、云、欃云、天狗。彗星是星际间物质,欃云是彗星的尾云,天狗指彗星和流星。 荧惑变化生成为彗星、蚩尤旗、格泽。蚩尤旗特指一种上黄下白的云,类似彗星而后曲,像旗子形状;格泽也是一-种星名,如炎火状,黄白色,起自地面而上至天上。 镇星变化生成为狱汉、天旗、旬始、虹蜺(今写作“虹霓”,指两种大气光现象)。狱汉是一种星名,出于正北北方的田野,星离地有6丈高,大而色赤;天旗也是一种星名,在《史记●天官书》中指参星西边的参旗九星;旬始也是一种星名, 气如雄鸡,见于北斗星旁边;虹蜺是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内环称虹,外环称蜺(今写为“霓”)。 太白变化生成为彗星,即扫帚星。 辰星变化生成为枉矢、天枪、天棓。枉矢是一种星名,类似大流星,曲折蛇行,远望像有羽毛的样子;天枪是一种星名,又名“天钺”,属紫微垣,共有三星;天棓是一种星名,属紫微垣,象征守卫紫微垣的兵器,共有五星。 这些变化都是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气运行混乱所表现出来的妖异之星。 同时,君王通过观察五星运行状况,就可以知道治政的得失。此处引《尚书考灵曜》的说法有四层意思: 其一,五星在观测中的作用。岁星为法度,荧惑为规则,镇星为准绳,太白为衡器,辰星为权衡。权、衡、规、矩、绳五者都发挥作用,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其二,五政失与五星变。治政失于春天,则岁星过度或是迟延,不在正常轨道上运行;治政失于夏天,则荧惑违背规律运行;治政失于季夏,则镇星失去节度;治政失于秋天,则太白失去正常运行规律;治政失于冬天,则辰星不按照正常轨道运行。春、夏、季夏、秋、冬五政俱失,则木、火、土、金、水五星都失去光明。 其三,五政得与人类社会关系。春天治政不失,则五谷繁盛;夏天治政不失,则甘雨及时;季夏治政不失,则季夏之时没有灾害;秋天治政不失,则人民昌荣;冬天治政不失,则少有疾病死丧。春、夏、季夏、秋、冬五政都不失,则日和月都光明。 其四,总结七政。上述所说日、月、五星共同成为七政的法则,也称为七曜,因为日、月、五星都是凭借光辉照耀运行的。 (三)北斗七星为七政 1.何谓北斗七星为七政 北斗之所以为七政,因为北斗是天体运行的中枢系统。天体运行有七种法则,北斗有七颗星辰。北斗星第一至第四颗星组成勺状,称为魁,第五至第七星组成柄状,称为瓢,魁和瓢合起来共有七星。 《尚书纬》说,璇、玑二星纵横连接其他二星组成斗魁四星,玉衡星横向连接另外三颗星,璇玑、玉衡合起来共有七星,日、月、地系统用它来整齐春、夏、秋、冬四时、五威。五威就是五行。五威体现在人身上为五种年命,七星体现在人身上为七个方面。北斗星居于天空的正中,处于北极星附近,是地球视运动中天体旋转的中心,从地球上看,正当昆仑山的上方,北斗星围绕北极星运行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伴随地球上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确定一日十二时辰,建立一年十二月。又且,中国地理九州、诸侯国、分野,以及人的年命,没有不由北斗七星治理规范的,所以称为七政。《虞录》说,北斗七星,根据璇玑、玉衡以整齐七种治政。治政,是人类社会天子用来治理天下的,所以君王顺承天体运行规律而施行法度。《春秋合诚图》说,北斗有七颗星辰,天子有七种治政。北斗居于天空中央,围绕北极星旋转,布置四方事务,所以称为北斗。 2.北斗七星名称及州国分野、年命 (1)北斗七星名称及其所配合五行 北斗七星各有四种名称: 其一,《春秋合诚图》说,北斗第一星名称为枢,第二星名称为璇,第三星名称为玑,第四星名称为权,第五星名称为衡,第六星名称为开阳,第七星名称为标光。 其二,《黄帝斗图》说,北斗第一星名称为贪狼,为子年出生人所属星辰;第二星名称为巨门,为丑、亥年出生人所属星辰;第三星名称为禄存,为寅、戌年出生人所属星辰;第四星名称为文曲,为卯、酉年出生人所属星辰;第五星名称为廉贞,为辰、申年出生人所属星辰;第六星名称为武曲,为巳、未年出生人所属星辰;第七星名称为破军,为午年出生人所属星辰。 其三,《孔子元辰经》说,北斗第一星名称为阳明星,第二星名称为阴精星,第三星名称为真人星,第四星名称为玄冥星,第五星名称为丹元星,第六星名称为北极星,第七星名称为天开星。 其四,《遁甲经》说,北斗第一星名称为魁真星,第二星名称为魁元星,第三星名称为权九极星,第四星名称为魁细星,第五星名称为 ![]() 刚星,第六星名称为 ![]() 纪星,第七星名称为飘玄阳星。 ![]() (2)北斗七星配合地支 按照《黄帝斗图》所说,北斗第一星配合子,第二星配合丑、亥,第三星配合寅、戌,第四星配合卯、酉,第五星配合辰、申,第六星配合巳、末,第七星配合午。 其中,地支子、午各自单独配合一星,其余十支都是两地支共属一星,这是因为,子、午为经纬天、地的纲纪,北斗第一星以及第七星是魁刚二星,也是北斗七星的经纬,可以用来指示十二月建方位;其余十支不用来指示十二月建方位,所以都配合两个地支。 确定了十二支与北斗七星的配合之后,还可以将北斗七星与六十甲子配合,方法是从第一星起甲子,之后按照十二支配合次序依次配合,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直到排尽六十甲子为止。 (3)北斗七星配合二十八宿 北斗七星统领二十八宿,一星主管四宿,自第一星魁星起排二十八宿中的室宿,第五星刚星起排二十八宿中的角宿,按照北斗七星与二十八宿次序依次排列配合。 ![]() 如果人流年运行至二十八宿中的室宿,而木、火、土、金、水五星也运行到二十八宿中的室宿,人的吉凶祸福就跟随室宿所配合的北斗七星所主而发生变化。其余例推。 (4)北斗七星与州国分野 根据《春秋合诚图》说法,北斗七星与州国分野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 以上是天、地、人三才之道,都为北斗七星所治理规范。 (四)二十八宿为七政 二十八宿为七政,是因为二十八宿可以分配确定诸侯国邦,安排官员,设立职位。 《春秋运斗枢》说,天上星宿有将军宰相的位置,二十八宿辅佐它们形成官衙,都根据北斗七星,用来整齐七种治政,春、夏、秋、冬四时布施恩德,天、地、人三道得到正气。《尚书考灵曜》说,二十八宿排列周天共365.25度,所以可用来协调、配合日、月运行,确定和量度太阳及星辰运行位置。 1.二十八宿配合五行 二十八宿配合五行,有两种区别:一是总体配合,二是分别配合。 (1)总配五行 东方苍龙七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五行为木。角有2星、亢有4星、氐有4星、房有6星、心有3星、尾有9星、箕有4星,共32颗星。角12度、亢9度、氐15度、房5度、心5度、尾18度、箕11度,共占周天宽度为75度。 南方朱雀七宿,包括东井、舆鬼、柳、七星、张、翼、轸,五行为火。东井有8星、舆鬼有5星、柳有8星、星有7星、张有6星、翼有22星、轸有4星,共60颗星,《五行大义》说“合六十五星”,不知何据。东井33度、舆鬼4度、柳15度、星7度、张18度、翼18度、轸17度,共占周天宽度为112度,《五行大义》说“一百五度”,不知何据。 西方白虎七宿,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五行为金。奎有16星、娄有3星、胃有3星、昴有7星、毕有8星、觜有3星、参有10星,共50颗星,《五行大义》说“合五十一星”,不知何据。奎16度、娄12度、胃14度、昴11度、毕10度、觜2度、参9度,共占周天宽度为74度,《五行大义》说“八十度”,不知何据。 北方玄武七宿,包括斗、牵牛、须女、虚、危、营室、东壁,五行为水。斗有6星、牵牛有6星、须女有4星、虚有2星、危有3星、营室有2星、东壁有2星,共25颗星。斗26度、牵牛8度、须女12度、虚11度、危17度、营室16度、东壁9度,共占周天宽度为99度,《五行大义》说“九十八度”,不知何据。 如此,二十八宿周天合360度。 二十八宿中五行属土的星宿,东方为角、亢二宿,南方为井、鬼二宿,西方为奎、娄二宿,北方为斗、牛二宿,都位居四方之季,五行为土。 《五行大义》引《曾子》说,春分之日,南方朱雀七宿全都在黄昏时出现,主管仲春节气的朱雀中星出现在中天,这意味着可以种植稷;夏至之日,东方苍龙七宿全都在黄昏时出现,主管仲夏节气的苍龙中星心星出现在中天,这意味着可以种植黍子、豆子;秋分之日,北方玄武七宿全都在黄昏时出现,主管仲秋节气的玄武中星虚星出现在中天,这意味着可以种植小麦;冬至之日,西方白虎七宿全都在黄昏时出现,主管仲冬节气的白虎中星昴星出现在中天,山里人可伐木制作器械,家里人可收获豆叶、芦苇、储蓄积累物资、打猎。君王坐观苍龙、朱雀、白虎、玄武七宿中星出现在中天的状况,就可知晓人民农事活动的缓急。农事紧急则不征发劳役,所以说“将历法付予百姓,使人民知晓时令变化,不耽误农时”。这是二十八宿总配五行。 (2)别配五行 角宿有两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室女座。“角”的意思是东方苍龙的两支角。二星一南一北,是日、月、五星运行路线——黄道必经之路,如同天宫的两扇大门,所以角宿为“天门”;日、月、星三光曜都经此路线,所以角宿为“三光之路”;所占周天宽度为12度,对应十二时辰为辰时,对应分野为郑国,五行为木。 亢宿有4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室女座。“亢”的意思是东方苍龙的咽喉,与君主受朝问政的朝廷相似,所以亢宿为天帝宫廷;尚书是负责发布文书的官员,与咽喉相似,所以亢宿代表尚书之类的官员;所占周天宽度为9度,对应十二时辰为辰时,对应分野为郑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火,秋、冬二时五行为水。 氐宿有4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天秤座。“氐”的意思是天的根,角宿、亢宿之下连接着氐宿,如同树木有根,人之根如同住宿的宫殿,所以氐宿为天帝住宿的宫殿;天帝巡行住宿的地方与之同理,所以氐宿是天帝巡行途中睡觉休息的地方;所占周天宽度为15度,对应十二时辰中的卯时,对应分野为宋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金,秋、冬二时五行为水。 房宿有4颗恒星,《五行大义》说有六星组成,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天蝎座。“房”的意思是东方苍龙的胸房,明堂中方外圆,通达四出,各有左右房屋,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二者相似,所以房宿为天帝的明堂,是天帝宣明政教之处;所占周天宽度为5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卯时,对应分野为宋国,五行为土。 心宿有3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天蝎座。“心”的意思是东方苍龙的心脏,心为人一身的主宰,与君王相似,所以心宿为天庭中天王的位置;所占周天宽度为5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卯时,对应分野为宋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木,秋、冬二时五行为火。 尾宿有9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天蝎座。“尾”的意思是东方苍龙的尾巴,这与宫廷中位于后面的宫殿相似,所以尾宿为后宫;后宫是帝王妻妾所生活的地方,所以尾宿是天帝的妾和宫廷女官的府第;所占周天宽度为18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寅时,对应分野为燕国,五行为水。 箕宿有四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人马座。“箕”的意思是箕四星组成一个四边形,形如簸箕。箕宿在东方苍龙七宿中位置最后,与王后居住的宫殿在宫廷最内相似,所以箕宿为王后所居住的地方;这是天帝与王后的寝宫;所占周天宽度为11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寅时,对应分野为燕国,五行为木,在春、夏二时五行为金,秋、冬二时五行为土。 斗宿即南斗,有6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人马座。“斗”的意思是南斗六星分布形状如斗。斗是古代盛粮食的器具,所以斗宿主管官爵和俸禄;这是天帝褒奖贤能进纳才士的星宿;所占周天宽度为26度,对应十二时辰为丑时,对应分野为吴国,五行为木。 牛宿即牵牛,有6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摩羯座。“牛”的意思是星群组合如牛角。牛宿中最著名的是织女与牵牛星,中隔银河相望,终得一会,所以牛宿主管桥梁;通过观察牛宿的明亮与晦暗可以知晓社会的兴衰与治乱,是日、月、五星七政的开始;所占周天宽度为8度,对应十二时辰为丑时,对应分野为吴国,五行为木。 女宿,也称须女、婺女,有4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宝瓶座。“女”的意思是星群组合如簸箕,也似“女”字。古代妇女主要工作是纺织、刺绣、缝纫等,所以须女主管丝、麻、棉织成的布和帛;丝、麻、棉织物都收藏在宫廷内部的仓库中,所以须女星是天庭的内库;所占周天宽度为12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子时,对应分野为越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水,秋、冬二时五行为火。 虚宿有两颗恒星,分别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宝瓶座和小马座。“虚”的意思有三:一是大丘。丘是自然形成的小土山,古代城邑往往是丘居的,“丘”指人聚居的城邑。二是故地。城邑毁灭之后,丘就改称为墟,“墟”是废墟、故城。三是虚耗。虚宿位于北方玄武七宿的中央,方位正北,北方色黑,与冬天对应,冬天万物停止生长,虚耗此前储存的能量。这与太庙和明堂相似,所以虚宿为太庙和明堂;太庙是先祖魂灵所居的地方,人类社会的君王为政举事,必先告于宗庙,同大臣们议之于明堂,所以虚宿是天帝祭祀、议事的地方,主管祭祀事务;所占周天宽度为11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子时,对应分野为齐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水,秋、冬二时五行为金。 危宿有3颗恒星,一颗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宝瓶座,两颗属于现代星座中的飞马座。“危”的意思是屋栋之上,其三星形状如同一个尖屋顶。危宿位于北方玄武七宿龟蛇形象的尾部,在战斗中断后的人常有死亡危险,死亡后就进入坟墓,“危”在屋栋之上为高,高也有危险,危宿三星形状也如坟墓,所以危宿为坟墓;坟墓是埋葬先亡祖先的,所以危宿用来认识先逝的祖先;所占周天宽度为17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子时,对应分野为齐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水,秋、冬二时五行为火。 室宿也称营室,有两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飞马座。“室”的意思是星群组合像一所覆盖在龟蛇上的房屋形状。室宿原为四星,呈四方形,就是西方飞马座四边形,分东壁与西壁各两星,如同宫室形象,后来东壁从营室中分出,成为室、壁两宿。春秋时期,室宿在傍晚出现于南方中天的季节是秋末冬初,正值农闲时节,可以建造房屋,所以称“营室”。秋末冬初,人们建造房屋的目的就是储藏过冬粮食,所以营室主管军粮;军粮是供给土兵使用的,所以营室用来给予士卒;所占周天宽度为16度,对应十二时辰为亥时,对应分野为卫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木,秋、冬二时五行为土。 壁宿也称东壁,有两颗恒星,分别属于现代星座中的飞马座和仙女座。“东壁”的意思是位于室宿东边,像室宿的墙壁。汉武帝时,鲁恭王因为扩建宫室而毁坏孔子故居,在夹壁墙内得到数十卷古籍,古人认为天上的东壁也应当是文章汇聚之地、图书收藏之府,所以东壁为文章;文章汇聚之地就是图书室,所以东壁为天上的图书室;所占周天宽度为9度,对应十二时辰为亥时,对应分野为卫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金,秋、冬二时五行为水。 奎宿有16颗恒星,1— 9多属于现代星座中的仙女座,10—16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双鱼座。“奎”的意思是两髀即两大腿之间,星群左右两半如同两髀形状。奎宿为西方白虎的尾巴,尾巴是白虎的重要武器,所以奎宿为兵器仓库;国家军队掌握兵器是为了禁止和制止武装骚乱的,所以奎宿主管禁止制御暴乱;所占周天宽度为16度,对应十二时辰为戌时,对应分野为鲁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金,秋、冬二时五行为火。 娄宿有3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白羊座。“娄”通“搂”,是拖聚在一起的意思。古代系马称为维,系牛称为娄,娄宿的“娄”就是牧养众畜以供祭祀,所以娄宿是主管牧养禽兽的地方;牧养众畜是为了用作祭祀时的牺牲,所以娄宿主管供给祠庙中的供品;所占周天宽度为12度,对应十二时辰为戌时,对应分野为鲁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水,秋、冬二时五行为火。 胃宿有3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白羊座。“胃”的意思是围起来受纳食物,其三星紧靠在一起,如胃形状。胃可以受纳食物,所以胃宿是天上储藏米谷的仓廪;仓用以储谷,廪用以储米,所以胃宿是五谷汇聚的地方;所占周天宽度为14度,对应十二时辰为酉时,对应分野为赵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木,秋、冬二时五行为水。 昴宿又称旄头、髦头,有7颗恒星,其中6颗属于现代星座中的金牛座,希腊神话称为“七姊妹”。“昴”的意思是“留”,“留”为簇聚、团属,因由一团小星促聚组成而得名。昴宿为西方白虎中星,白虎为金,金主裁决判断,所以昴宿主管刑狱之事;有关刑狱的事就是掌管治理裁决判断,所以昴宿主典冶决断;所占周天宽度为11度,对应十二时辰为酉时,对应分野为赵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火,秋、冬二时五行为金。 毕宿又称罕车,有8颗恒星,其中7颗属于现代星座中的金牛座。“毕”的意思是完全,其星群形状如叉,排列如网,如防备状,所以毕宿主管边境军队;完善边境军队是用来防备夷狄等外族入侵的,所以毕宿为防备夷狄;所占周天宽度为10度,对应十二时辰为酉时,对应分野为赵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金,秋、冬二时五行为水。 觜宿又称觜觿、觜蠵,有3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猎户座。“觜”的意思是鸟嘴,其三星位于参宿两肩上方,形状如同角状鸟嘴。嘴的作用是纳入食物,所以觜宿主管保护收藏;秋天万物成就进入收藏时节,所以觜宿主管收拾整理秋天的物品;所占周天宽度为2度,对应十二时辰为申时,对应分野为晋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火,秋、冬二时五行为土。 参宿有参七星与伐三星,共10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猎户座。“参”的意思是三,参七星排列为两肩两足三心(或腰带),“参”即“叁”,象征心位置三星或腰带三星;“伐”的意思是斩伐,在参宿区界内,是参宿心三星下面斜排的三颗小星,如同挂在腰间的长剑。参伐十星形状如同一位腰挂宝剑的将军,所以参宿为天庭大将;宝剑是用来砍伐斩杀的利器,所以参宿主管斩伐收获;所占周天宽度为9度,对应十二时辰为申时,对应分野为晋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火,秋、冬二时五行为土。 井宿也称东井,有8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双子座。“井”的意思是星群东西两列如同水井形状,银河从西北向东南流经井宿南边。水井与水利事务有关,所以东井主管水利事务;水面平均,所以东井用来取法水平治理四时万物;所占周天宽度为33度,对应十二时辰为未时,对应分野为秦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火,秋、冬二时五行为水。 鬼宿也称舆鬼,《五行大义》说有5颗恒星,另说有4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巨蟹座。“鬼”的意思是四周星光皆暗,但中央有一星团白色如粉絮,晦暗夜晚里也可以看见,称为积尸。“舆”有二意:一为“众”,“舆鬼”是众鬼之意;二为“车厢”,鬼宿四星呈方形,如车。鬼四星为南方朱雀头眼,所以舆鬼主管视察明晰;人能够视察明晰就可洞察阴谋诡计,所以舆鬼主管察看奸邪计谋;所占周天宽度为4度,对应十二时辰为未时,对应分野为秦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水,秋、冬二时五行为火。 柳宿有8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长蛇座。“柳”的意思是其星群形状弯曲,像柳叶,又像鸟嘴,原名为“咮”即鸟嘴。“柳”的意思是“留”,用美味食物留住神灵,所以柳宿主管上等食物;上等食物都是味道完美的,所以柳宿主管调和美味;所占周天宽度为15 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午时,对应分野为周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水,秋、冬二时五行为火。 星宿有7颗恒星,其中6颗属于现代星座中的长蛇座。“星”的意思是星宿一位于南方朱雀眼目,一光独照,西方称为“孤独者”。星宿七星正居朱雀颈部,向下覆盖如同衣裳,所以星宿主管衣裳;衣裳是用来蔽体的,所以星宿主管遮盖身体;所占周天宽度为7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午时,对应分野为周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火,秋、冬二时五行为水。 张宿有6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长蛇座。“张”的意思是星群形状如同张开的弓矢,又位于南方朱雀嗉子处。嗉子是鸟进纳食物的器官,所以张宿主管主人与宾客关系;主人与客人之间免不了饮食娱乐,交际应酬,所以张宿主管赏赐给予、饮宴嬉戏;所占周天宽度为18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午时,对应分野为周国,五行为水。 翼宿有22颗恒星,部分属于现代星座中的巨爵座,部分属于现代星座中的长蛇座。“翼”的意思是星群形状如同张开的鸟翼。鸟儿张开翅膀就会鸣唱舞蹈,所以翼宿主管天然歌唱;歌唱是用来娱乐的,所以翼宿主管戏曲娱乐;所占周天宽度为18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巳时,对应分野为楚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木,秋、冬二时五行为金。 轸宿又称天车,有4颗恒星,属于现代星座中的乌鸦座。“轸”的意思是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轸宿居南方朱雀尾部,二者相似。“轸”还有“收”即结束的意思,人生命结束就是死亡,所以轸宿主管死亡丧葬;死亡是人所面临的灾祸凶殃,所以轸宿用来知晓凶灾祸殃;所占周天宽度为17度,对应十二时辰为巳时,对应分野为楚国,在春、夏二时五行为木,秋、冬二时五行为土。 2.二十八宿分野 依《五行大义》说明,二十八宿应当分配主管的地区如下表所示,以确定所分九州列国社会秩序的善恶,所以为治政。 ![]() 3.二十八宿得名 《五行大义》引石氏《天官训解》阐释了二十八宿得名。 角宿有两颗恒星,是东方苍龙头上的两只角,两只角间是天上黄道经过的道路,日、月、五星都经行于此,所以得名为角;亢宿为天帝听政的朝廷,文武大臣面对君王奏对应答,日夜谋划咨询四海之内的事务,所以得名为亢;氐宿是正屋,是住宿的宫殿,“氐”的意思是解衣休息的房屋,所以得名为氐;房宿是天子一年四时所居住的房屋,所以得名为房;心宿有3颗恒星,前一颗恒星为太子,中间一颗恒星为天子,后一颗恒星为庶子,如同人心处于身体中心,为人一身的主宰,所以得名为心;尾宿是东方苍龙七宿的尾巴,所以得名为尾,模拟它的形象;箕宿接近南斗,形状像簸扬五谷的簸箕,所以得名为箕;斗是量度粮食的器具,用来衡量人的官爵和俸禄,斗宿星群形状像斗,所以得名为斗;牛宿星群形状也像牛角,是日、月、五星七政的开始,所以得名为牛;女宿形状方正,好像经过裁剪切割一样,这是妾和使女所做的工作,所以得名为女;“虚”的意思是虚耗,虚宿二星中间空虚,像宗庙和明堂的形状,所以得名为虚;危宿星群形状如同建立起来的房屋,又如同坟墓,所以得名为危;营室区域内有6颗恒星,为离宫,好像是天子出行的宫室,所以得名为室;壁宿直立如同墙壁,孔子曾经藏书于故居墙璧之中,仿效此义,所以得名为壁;奎宿为武器库,主刀兵,因为其星群形象周围严密,“奎”本意两髀之间,有乖背分离的意思,战争是因为双方关系错乱反常才发起的,所以得名为奎;娄宿三星聚在一起,形状如同楼阁,又如同钟的内部空洞,主牧养祭祀所用牲畜,“娄”有圈养牛群的意思,所以以娄作为名称;胃,在人体内藏中为五谷府库,主管储存米谷的粮仓,所以得名为胃;“昴”的意思是忧伤地汇聚在一-起,如同囚犯在牢狱中的样子,所以昴宿主管牢狱之事,昴宿是一团小星非常紧凑地聚集而成,聚集起来就会产生忧愁,所以得名为昴;毕宿是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毛头之类,如果天子警示完毕,边境的毛头开始倡议叛乱,天子便用武力结束这一倡议,
以警戒众人之心,所以得名为毕;“觜”的意思是聚集,觜宿为西方白虎的鼻子,其三星聚集在白虎唇须之间,所以得名为觜;“参”的意思是共同,参宿是参星与伐星组合在一起,掺杂五行金与土的气,共同实行杀戮与处罚,所以得名为参;井是五行水气的精华,盛在碗里的水均匀平适,达到了精妙细微的极致,井宿星群形状象征法度如同水面一样平均,所以得名为井;“鬼”的意思是归,阳气归于阴气之中,鬼宿内有一星晦暗而不明亮,像鬼一样,所以得名为鬼;“柳”的意思是留住,《春秋传》说“或食于任”,“柳”一名称为“任”,祭祀鬼神,调和五种滋味,留住神灵,所以得名为柳;七星数量为七,位于南方朱雀颈部,如同鸟的衣裳覆盖于上,所以得名为星;“张”的意思是开张,张宿为南方朱雀的嗉子,有容纳食物的作用,所以主管招待宾客;翼宿形状如同六支鸟翎,好像鸟张开两翅飞翔,所以得名为翼;轸宿如同小车呈四方形,车后横木称为轸,为凶事时所使用,所以得名为轸。 日、月、五星、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隐伏与出现,符合规律者为正,违背规律者为邪,或者亏缺,或者侵凌,或者遮掩为蚀,或者分散为妖异,或者变化为彗星、孛星、飞星、流星,如此之类,都可以根据天象占候中从下向上飞离地面到达天上的意义进行解释,所以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以上三种七政,已经配合五行,大略述说如此。 刘鸿玉 刘炳琳 译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