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功效大全:4.2祛风湿清热药

 祥哥238 2023-06-05 发布于广东

本节药物多辛苦寒,入肝脾肾经,故多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等作用。宜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诸症。若配伍温经散寒药,亦可用于风寒湿痹。

一、秦 艽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根。以坚实、色棕黄、气味浓厚者为佳。主产于陕西、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地。春、秋采挖,晒干。切片用。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功效】祛风湿,退虚热,清湿热。

【应用】

1. 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及手足不遂等。

风湿痹痛无论新久,或偏寒偏热,均可配伍应用,但性寒清热,以热痹更宜。偏热者配防己、忍冬藤等;偏寒者,配羌活、独活、桂枝等。

2.用于骨蒸潮热。

配伍青蒿、鳖甲、知母等,以增强退虚热、除骨蒸之效,如秦艽鳖甲散。

3. 用于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蒿、栀子等配用。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大剂量可用至30g。

二、防 己

为防已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粉防己(汉防己)或马兜铃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广防己(木防己)的根。以质坚实、粉性足、去净外皮者为佳。粉防已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广防已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秋季采挖。晒干。切片用。

【处方用名】

1. 木防已 :偏于祛风止痛。

2. 汉防已:偏于利水消肿。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功效】祛风湿,利水消肿。

【应用】

1.用于痹证。

①热痹,配苡仁、滑石等,如宣痹汤。

②寒痹,配肉桂、附子等,如防己汤。

2. 用于水肿、腹水、脚气浮肿。

常与黄芪、白术配伍,如防已黄芪汤;

【用法用量】煎服,5~10g。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较甚,易伤胃气,体弱阴虚、胃纳不佳者慎用。

三、桑枝

为桑科落叶乔木植物桑的嫩枝。以枝细质嫩、断面色黄白者为佳。全国均产。春末夏初采收,切片用。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

【应用】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酸痛、麻木拘挛,尤宜于上肢痹痛。配伍其他祛风湿药。此外,本品尚能利水,治疗水肿。

【用法用量】10~30g。入汤剂。

四、海桐皮

为豆科常绿乔木植物刺桐的树皮。以皮薄、带钉刺者为佳。主产于广西、云南、湖北等地。初夏剥取树皮,晒干用。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肝经。

【功效】祛风湿,杀虫止痒。

【应用】

1. 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腰膝酸痛。善治下肢关节痹痛。

常与牛膝、五加皮、羌活等浸酒服,如海桐皮酒。亦可与其他祛风湿药配用。

2. 用于疥癣、湿疹瘙痒。

多与黄柏、土茯苓、苦参等同用,多煎汤外洗。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外用适量。

五、络石藤

为夹竹桃科常绿攀援木质藤本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以叶多而色绿者为佳。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湖北、山东等地。冬季至次春采收。切段用。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祛风湿,凉血消肿。

【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以热痹为宜。

可单用浸酒服,或与忍冬藤、木瓜、桑枝等同用。

2.用于喉痹,痈肿。

①治喉痹,可单用水煎,慢慢含咽。

②痈肿疮毒,配伍皂角刺、瓜萎、乳香等,如止痛灵宝散。

【用法用量】煎服,5~15g。

六、穿山龙

为薯于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穿龙薯蓣 的根茎。产于东北、华北、华中,其次河南、甘肃、陕西、四川等地亦产。秋季采收,去掉外皮及须根,切段或切片用。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肺经。

【功效】祛风湿,清肺化痰。

【应用】

1. 用于风湿痹痛及关节扭伤。热痹多用。配伍桑枝、忍冬藤、秦艽等。

2. 用于热痰咳嗽。常与瓜萎、杏仁、枇杷叶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15~30g。

七、丝瓜络

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丝瓜的果络(成熟果实中的维管束)。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收。切片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胃、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解毒,化痰。

【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

多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祛风养血药配伍应用。

2.用于胸痹。

常与瓜蒌、薤白等行气化痰药同用。

3.用于胸胁痛。

肝郁气滞,胁下胀满疼痛者,可与柴胡、郁金、白芍等配用。增强行气通络止痛之效。

4.用于乳痈。

可单用为末,内服或外敷。亦可与蒲公英、贝母、瓜蒌等同用,以达清热消肿止痛之效。

【用法用量】煎服,6~10g。大剂量可用至60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