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兮·古今》——詩中的茶(三)

 桂枝白芍 2023-06-06 发布于浙江

古来有“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古今中外有关于茶的诗词可不少,从今天起,素白每周都会带大家品一品、读一读那些抒写茶的诗词文章。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非常欢迎各位可以随时与我们沟通交流,共同学习,一同进步。

 

《兮·古今》——詩中的茶(三)

说起“茶圣”陆羽各位一定不陌生,这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有极大影响力的人物。其著作《茶经》更是世界首部茶叶专著,至今广为流传。

今天素白带大家赏析的这首诗作者却并非陆羽,而是对陆羽来说在他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位朋友,他们二位可谓“缁素忘年之交”40多年。

是他让自幼孤苦而后又生存于动乱之时的陆羽找到了家,也启发并悉心指导陆羽编撰《茶经》。

他就是皎然(720-804)年,浙江吴兴(湖州)人,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俗姓谢,字清昼,南朝谢灵运十世孙。《全唐诗》中编其诗815-821共七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他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

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

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

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

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

素白新译:

绍兴的朋友崔刺史赠送给我剡溪名茶,那都是刚采摘下的细细鹅黄色嫩芽。我用煮茶的器皿将茶叶烹煮好,看着白瓷碗里有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正如天上神仙才能品到的琼浆玉液一样。

刚喝下第一碗,本昏昏欲睡的我,变得神清气爽,心情更是大好。

接着又饮一碗,精神头愈发足了,就如同那忽从天降的雨水甘露落洒在地面的轻尘中。

喝完了第三碗,就像已经深刻的体会了什么是道,哪里还需清修苦读呢。

这茶的好处深奥美妙,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那毕卓贪图饮酒,醉的不省人事,夜里还被捆绑起来丢在酒瓮边,变成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那陶渊明在东篱下所做的饮酒诗,人们也是多么喜欢;崔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这些事真是让人发愁。

可谁知饮茶可得道,也许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最了解吧。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是一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诗篇,作者在诗中细腻地描绘了茶的色、形、香、味,并生动抒发出“三饮”的感受。

那么素白在此请问各位,您真的会“品”茶吗?

许慎《说文》中“品”本义:众多。会意:从三口。从“品”字结构来说,由三个“口”组成。

首先品茶一杯须作三次,即一杯茶分三口品之。每一口茶用口腔中的不同部位来感受,会有更精妙的体悟(线下课程中素白常说到的,相信感受过的朋友会有深刻的理解)。

其次《黄山谷集》中“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六七人是名施茶”,就是说品茶时,若独饮能解茶之神韵;两人对饮能增茶之趣味;三人共饮能品茗论道,得真滋味;可若是共品之人太多,那就是浪费茶叶了。

当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也描绘出“三饮”之大功效,从身体到思维,将饮茶的精神享受作了完美动人的歌颂。我们赏析这首诗,更是要了解“茶道”的由来就缘于此诗,这应该说是有着非凡的意义。

世界公认“中国是茶的故乡”,茶道亦出自中国(我国茶文化中还包含茶艺等概念,之后的篇章中素白将为大家一一解读)。

中国“茶道”之“道”是区别于道家的“道”。

“茶道”是集儒、释、道三家之真谛而成。儒主“正”;道主“清”;佛主“和”;茶主“雅”,这便构成了中国茶道的重要内涵。

 佛学可修心,道学可为人,儒学可处世,茶便是生活的承载,其中的大智慧,便需要各位在生活中慢慢品悟了。

随后附上素白的拙作,请各位雅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