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天才残废、患癌,为中国拿下五个第一,却至死评不上职称……

 退休老头吴工 2023-06-07 发布于河北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学术江湖多悲哀,
有人有文凭没文化,
有人靠美色能上位。

也有人拼了命,
世所未有的至高荣誉,
至死却评不上职称:
他是北大天才,
左手残废,癌症晚期,
拖着这样的躯体,
在临死前,
为中国拿下了五个世界第一!
他,就是张筑生。

图片

中国有很多数学天才,
张筑生,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
因为命运这一生带给他的,
只有无尽的折磨。

天才之所以称为天才,
在于其异于常人的大脑。
然而他自幼体弱多病,
两岁时不断呕吐,被诊断为脑膜炎,
虽硬挺了过来,
小脑却从此留下不可修复的损伤。
一个脑子受过伤的孩子,
如何成为天才?

祸不单行,13岁那年,
张筑生左臂不慎摔骨折,
又因医疗事故,
导致左臂肌肉和神经严重萎缩,
左手手指无法动弹,从此残废。
一个双手不健全的人,
又如何做那些成就天才的实验?
命运阻挡他成才之路,
张筑生,偏要与这命运对抗逆行!

他曾以一个小发明,
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科技发明一等奖。
又以难以想象的拼搏和努力,
考上了四川大学数学系。
他是整个学校的骄傲,
川大公认的“数学天才”,
大二就跑去把大五的拓扑学给考了,
并且还拿到最高分,
他的学识,足以给同班同学授课。
而他悬垂的左手残废,
读书、写字、洗衣,
全凭一只右手......

图片

川大毕业后,
张筑生在这所学校教书14年,
无论工作能力还是学识能力,
他都是数学系首屈一指的老师。
却因运动中受到波及,
竟连讲师都没评上。
而那些评上讲师职称的,
一大半只配听张筑生讲课。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
张筑生以第一名的成绩,
考上了北大数学系读研。
那一年的试卷中,
有一道试题无解,因题本身有问题,
全国考生全面分析了这道题,
指出无解的,就只有张筑生一个人。
在他读研期间,指导教师说,
张筑生的水平根本用不着来读研究生,
甚至可以给研究生开课。
1982年,他在硕士毕业论文里,
把著名数学家Smale提出的,
'四大猜想’中的一个给干掉了。
这样大的成就,
他本可以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博士”,
但因为校长比较谨慎,
第二年才授予张筑生博士学位,
他成为北大第一位数学博士,
博士证书编号001。

当时,在开学典礼上,
张筑生向在场所有人说出自己的梦想:
为中国数学,
赶上并超越国际水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这一句话,
他拼上了自己的生命......

在后来的几年里,
张筑生为中国数学,
竖起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他写出了《微分动力系统原理》,
成为该学科国内最早的研究生教材。
中科院院士,数学泰斗廖山涛,
对该书的评价是:
“有了这本书,一大批年轻人,
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学科前沿。”
廖先生治学严谨,从不表扬谁,
唯独对张筑生例外,
亲口夸赞:
“张筑生的知识面广博得惊人。”

图片

1986年,张筑生赴美进行专题演讲,
在爱因斯坦毕业的母校普林斯顿,
中国人张筑生,
演讲自己如何破解外国人的数学疑问!
数学界因此震动,
如此殊荣,载誉归来,
张筑生回国该是鲜花簇拥,
掌声雷动,走上人生巅峰吧。
然而这些,一个都不存在。

一回国,
他接到的就是编写基础教材的任务,
有朋友劝他:
“科研成果才是立身之本,
而编写教材则不算科研成果,
你正年轻,是科研最好的时期,
千万不要为了这些,
延误了自己大好前程。”
都看得出来,这是吃力不讨好的活,
可张筑生没有二话,
在授课之余,
全部心血投入到了教材编写当中。
五年光阴,
《数学分析新讲》一二三册相继问世。
这本书至今仍是该学科基础教材,
曾被誉为北大十大才子之首的,
陈天权教授,
评价这本教材极具特色,
是陈教授十几年来教书的首选教材。

然而就在这本书出版不久,
一个晴天霹雳冲着张筑生打了下来:
他被查出了鼻咽癌!

图片

漫长的12年化疗过程中,
张筑生强忍不适坚持上课。
他还写出了《微分拓扑讲义》,
此书在当年我国微分拓扑领域里,
是第一本教材。
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写的一本书,
他说,总得为后辈学生,
留下点有用的东西。

他还为海淀区开办的,
“数学教学研讨班”授课,坚持八年,
前六年分文不取,
后来对方不好意思,
给以每月酬金10元人民币。
每月四次课,
算下来次课2.5元,每小时0.81元。
朋友说他是个“大傻子”,
有这么低的讲课酬金么?
和他一个级别的教授,
每小时课低于150元都不干,
那些年,
人家豪华别墅,他家徒四壁,
人家奔驰宝马,他单车一骑,
怎一个“傻”字了得!
可这些,
张筑生从来不以为意。

1995年,他受命担任,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
这又是一份无法“出学术成果”的苦差,
甚至无法记入“教学工作量”。
北大教授赵春来就曾说道:
“我做过一次教练,
就再也不想做第二次,
累死人了,
外人根本不了解这份差事的艰苦程度。”
彼时张筑已经患癌4年多,
面对这样辛苦的差事,
他说:
“个人名利事小,国家荣誉事大。
他痴,他傻,这一次,
他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一位数学奥赛世界冠军,
后来提起张筑生带中国队时的情景,
唏嘘不已:
“数学奥赛搞了几十年,
出题是最难的。
搞一个有新意的题目,
至少需要一周,
而张老师每年都能拿出几十道新题,
非常令人佩服。
要知道,从1990年查出鼻咽癌起,
他又患了严重的结肠炎,
癌变也转移到了肝部,
2001年在天津南开大学,
他一个人为200名预赛选手办培训班,
从出题、判题、讲课到讨论,
七天都是他一个人熬。
你知道这七天是怎么过来的吗?
他口腔溃疡、唾腺损坏、
严重的结肠炎、全身骨头疼,
还有晚期肝癌引起的腰以下严重浮肿,
每天只能吃一点牛奶、
葡萄糖、豆腐等流食......”

一身肝胆,满腔热血,
左手残废,半身癌细胞,
拖着这样病躯的张筑生,
领着中国一帮数学尖子,
从加拿大转战到阿根廷,
在70多个参赛国中,
他带着中国队连拿五届总分第一!
三次所有参赛选手都获得了金牌!
这一国家殊荣成绩,
在世界范围内史无前例!

图片

为中国连续拿了五个世界第一,
这一切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
因为没有科研成果,
直到最后也没能评上博导职称。
他自己倒是拿到了一个“第一”:
他是北京协和医院有史以来,
接受最大量放疗的癌症患者。

2001年,
张筑生的病情已经不容乐观,
严重的结肠炎,
闹得他一天要上几十次厕所。
为了上好一堂课,
他要提前一天节食,
上课当天则禁食禁水。
院校几次要他休假养病,他都不肯。
这辈子,命运对他从未友好过,
他和妻子没有孩子,
但他把一届一届的学生,
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他离不开讲台,舍不得学生,
离不开奉献了一生的数学......

2002年1月,他已经失去方向感,
被几位教授抬进了监考室,
这是他的微分拓朴学考场,
他要亲自为38名学生监考。
考试结束,批卷完成,
张筑生被紧急送进了医院,
短短一个月后,与世长辞......

他的学生说:
“张老师也许是我一生中,
再难遇到的顶尖级的老师……
当他讲到几何,我才知道自己,
以前没有学过真正的几何;
当他讲到代数,
我就开始怀疑自己,
是否学过真正的代数。”
“我曾数次去过张老师的家,
真的是无比清贫,
一件像样家具都没有。”

终其一生,
不曾因成果提过一个要求,
不曾因境遇有过一句怨言,
奉献一生,清贫一生,
拼命一生,痛苦一生!

图片

人间走过惊鸿客,
遗憾世人竟不知。
留下三部著书,拿过世界第一,
为这个国家的荣誉,拼过性命,
为这个民族的未来,
拖着癌症晚期的病体......
这样的人,竟然没有职称,
试问:
真正的学术价值为何?
真正的学术尊严何在? 
如今,已是他走了21年,
缅怀、致敬张筑生
他是一位真正的师者,
中国竖起顶天立地丰碑的巨人。
同时,
希望在新生一代的努力下,
能将学术壁垒和学术氛围改善,
盼学风日好,悲剧不再,
愿真正的知识分子得到尊重和善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