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写作小习惯,提高文章的文采

 发发执笔 2023-06-07 发布于广东

Hi,我是发发~
平时我写公众号文章、发朋友圈,经常有小伙伴夸赞文笔好,问怎样写出好句子,觉得自己的文笔干巴巴。
我一直以为,文采是一种个性,不容易教。但今天我突然发现,可以教!
起因是,我在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标题时,我被标题吸引,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点开这篇文章,而是,立即在脑子里改写出了一个句子。
我意识到,这就是一个提高文笔的小技巧!
我又继续思考,发现了其他小方法。现在就来分享3个我的写作小习惯。
你也可以迅速掌握,用起来,提高写作文笔。
///
1、改写喜欢的句子
我看到喜欢的句子,除了直接应用在文章里,也会进行改写,成为自己的“半原创句子”
比如,我今天下午看到一个理财公众号的标题“用佛系定投,打败自己的弱智”
我的第一反应是:哇,这个句子好有趣。
下一秒,我立即想到,我可以这么改写:

用长期主义,打败自己的浮躁

用长期主义,打败自己的焦虑
进而可以提炼出一个句式结构:“用xxx,打败xxx”。
前一个xxx是方法,后面的xxx是想改掉的坏习惯/坏毛病。
还可以改成:用3个方法,打败爱拖延的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改写,不是简单替换其中某个词语,而是借用结构,变换成另一个意思的句子。
再举一个例子,周轶君老师曾说: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这个句子,简短有力,看了一遍就能记住,而句子的含义,又有无穷意味。
我们可以在成长类的文章里改写:

拖延的反义词是清晰

内耗的反义词是解构

长期主义的同义词是耐心
这句话的句型结构很简单:xx的反义词/同义词是xx。运用这类句子,可以丰富文采,有一个读者容易记住的金句。
无论是书籍,还是碎片时间输入的公众号文章,都会有很多精妙的句子。
遇到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适当改写,慢慢地,写作的感觉会越来越丝滑。
///
2、“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个方法指的是,当你写出“半句话”了,再尝试延伸出另外半句话。
比如我上个月有一条朋友圈,原文是:
不要焦虑心态,焦虑会阻碍你的进步,把它当绊脚石一样,要么踢走,要么跨过去。
后面半句的“跨过去”,是我在写完“踢走”之后,产生的延伸。
我在脑海里描绘画面:如果路上有一颗石头,我除了会踢走,还可以怎么做?我自然就想到了,我还可以跨过去。
这两个动作引申在个人成长里,“踢走”意味着克服焦虑,“跨过去”意味着不在意
——焦虑,你可以在我前方,但我也可以直接略过你,往前走。
“再走一步”的训练方法有几类:
①排比,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一般是3句或3句以上。
举个例子,我之前在朋友圈写过的一段话:
“工作时好好工作,在家时认真陪娃,睡觉时早睡,早起不拖沓,学习时专注,碎片时间思考,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不越界,不内耗。”
这段话有2个排比句。三个场景,三个认真,传达了我的时间价值观。
如果在“不越界,不内耗”后加多一个“不xx”,会更好,比如,改成这样:
一个时间管理的高效法则:工作时认真工作,在家时耐心陪娃,睡觉时早睡。

早起不拖沓,学习时专注,碎片时间思考,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不越界,不内耗,不迟疑。
②分多个维度思考
比如“长期主义”这个词,我可以从行为、时间、心态,这三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写出一个漂亮完整的排比式段落。
③递进式,用三层递进的词组,写出一个句子。
比如这两句,

“越具体,越不费脑,越容易执行。”

“越具体越好”
第一句话的效果,是不是比第二句更有层次感呢?
///
3、浓缩改写
这个技巧主要应用在阅读时,可以练习总结提炼的能力。
我最近在读《被讨厌的勇气》,就应用浓缩改写的方法,把几句话、一段话,改成一个简单的句子。
也就是,从一段信息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把书读薄”的同时,积累自己的观点、价值观体系。

分享几个示例:




这三个小方法,就是我日常写作时会运用的写作技巧。
  • 1、读书时常用“浓缩改写”法,提炼出观点。
  • 2、看到优质的金句,尝试仿写。
  • 3、写句子时,逼自己多写“半句”。
当然,想提高写作能力,最重要的还是要:多读,多想,多写。
长期主义的同义词是耐心,耐心行动,终有进步。加油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