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PA会计中的蓝色生死恋

 徐甘木finance 2023-06-08 发布于上海

前几天的文章(CPA会计里的摆烂哲学)写了,

长投的后续计量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成本法,一种是权益法。

针对子公司的长投采用成本法,针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长投采用权益法。

权益法的难学程度,大概也就是成本法的五六七八倍吧。

所谓资产的后续计量,就是用会计语言记录资产取得后发生的价值变化。

而长投,就是出资购买另一家公司的净资产的份额。

所以后续计量的重点就在于记录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变化。权益法可谓是严格恪守这个信条,讲究的就是一个You Jump,I Jump的生死相随。

权益法的基本思路是,

随着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实时对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只要联营或合营企业赚到一些账面利润或者发生了一些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就赶紧调整自己的长投余额,生怕跟不上被投资企业的变化。

而且,为了更好地反映被投资企业不同类型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光二级科目就设置了四个:

(1)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4)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这四个二级科目就囊括了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所有不同类型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

凭着各位老铁敏锐的会计嗅觉,在看到这些二级科目的名字时,应该能大致猜到反映的分别是什么,但是在具体处理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投资成本】

它反映的是投资时点时,投资企业付出的对价,也就是长投的初始计量,用的是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这是一般情况,但现实世界中总有人是二班的。

当买便宜的时候,初始投资成本要调整:

当长投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要调增长投的投资成本,同时将这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

(详情可参考文章:CPA中的意外出乎意外地多

然后是【损益调整】

损益调整这个二级科目反映的是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变动和利润分配。

(1)当被投资单位当期实现净利润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注意这里确认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份额时,所使用的净利润并不是被投资单位账面上实现的净利润,而是要根据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后的净利润。

CPA教材就是用一顿又一顿的毒打告诉我,想快快乐乐当个单纯的小会计是多么地难于上青天。

数据直接拿来用是不可能的,下辈子也不可能。

【调整】这两个字是伴随我们会计生涯的主旋律。

我知道你在整我,但能不能在我被整死之前,告诉我被整的理由?

可以。

为了会计的一贯性原则。

当初在买这项长期股权投资时的确认基准是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那之后在确认相应的利润时,也要一以贯之地用相同的基准进行调整。

不然,初始计量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用账面价值,不伦不类,非僧非俗、非驴非马。

这多破坏会计的逻辑之美。

(2)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了: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呵呵,我有时候真的希望自己过目就忘,这样就可以两耳不闻矛盾处了。

我明明还记得,那年杏花微雨,你说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是计入投资收益,怎么这么快就反悔了,这里直接来个180度急转弯,让我冲减长投。

是不是一切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不,这叫因地制宜地选用恰当的会计方法。

成本法就是意思一下,重头戏在合并报表,所以个别报表中长投的后续计量被简化到了极致,根本不反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化;

而权益法,根本不涉及编制合并报表,所以在个别报表上就要all in,就要追求完整,就要尽善尽美地反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化:

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增加,长投增加;

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减少,长投减少。

发放股利这件事情,对被投资单位造成的影响是净资产减少,因为被投资单位真的掏出了真金白银发放给股东了,

那么相应地,

长投就要减少。

所谓荣辱与共,生死相随的蓝色生死恋,可能描述的就是这种状态了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