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鸦片类物质对疼痛的中央调制

 星晨炼 2023-06-08 发布于浙江

【鸦片类物质】对【疼痛】的中央调制
|
17世纪的时候,
【鸦片】的治疗价值已无可争议,
【鸦片】它的活性物质及其类似物【吗啡、可待因、海洛因】,
今天在全世界大多数地方被广泛使用和【滥用】。

全身使用【鸦片类物质】
可引起【严重的痛觉障碍】,
也可引起【情绪变化】【困乏】【神志恍惚】【恶心】【呕吐】和【便秘】。
|
20世纪 70年代,带来了惊人的发现,
【鸦片样物质】
通过与【脑内几种鸦片受体】紧密、特异性地结合,而发挥作用。

并且,
脑本身可生成【内源性的吗啡样物质】,统称为【内啡肽】。

【内啡肽】及其受体
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
但它们尤其集中在【处理和调制痛觉信息的部位】。

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干中缝核】或【脊髓背角内】
少量注射【吗啡】或【内啡肽】,
通过与【鸦片受体】结合,
就能产生【痛觉障碍】。

这些都是【中枢】对【痛觉】的调制作用。
|
【镇痛药】
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
能【消除】或【减轻】疼痛的药物,
并同时【缓解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的药物。

其【镇痛作用】
与激动【阿片受体有关】,
降低痛觉效果显著,
但是也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或【成瘾性】,
故称【阿片类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成瘾性镇痛药】。

所以,
这类镇痛药
不能滥用,也不宜长期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