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里的光景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6-08 发布于上海

作者:王兴亮

小时候村里没有通电,家家户户用煤油灯照明。晚上村里一片漆黑,只有西北方向远处上空有微黄的亮光,据大人们说那是县城,城里人晚上用电灯照明。于是我就很向往那个神秘的地方,想进城去看看。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夏天的晚上,父亲和母亲商量说家里的柴火不多了,要进城买煤。我就央求父亲带我一起进城。尽管带着我有很多不便,但父亲还是答应了。当晚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唯恐父亲第二天早上不带我进城。

天蒙蒙亮,母亲做了几张烙饼,煮了几个鸡蛋,放进棉布包里,系在了架子车把上。父亲把架子车拉到大队院里的一辆手扶拖拉机里,把我抱上车。

“咚咚咚……”司机弯着腰,似乎用上吃奶的劲摇响了手扶拖拉机;一阵黑烟,一股柴油味,随着“咔咔咔”的挂挡声,车子猛地一闪,颠簸得屁股挨不住车,出发去县城方向了。

第一次见柏油路,第一次看见大票车,汽车的汽油味似乎很好闻,汽车的喇叭声特别刺耳。我用双手捂着耳朵,看着路两旁的大杨树迅速向后退去,心里想着啥时候能到县城里……

到了县城,父亲在茶摊买了一碗茶,也就是那种粗瓷大碗上面盖个玻璃片、二分钱一碗的茶,父亲没舍得喝完,留了一些给我喝。

到煤场办完事,已是中午时分,太阳笑眯眯地鼓着腮帮吹着热气。旁边的饭馆吆喝着水饺五毛、面条两毛,父亲扭着头似乎没听见饭店老板在喊什么。找个阴凉地,父亲从棉布包里拿出被挤压稀碎的鸡蛋和烙饼,我和父亲一阵狼吞虎咽。

大街两旁,密集的商店,五颜六色的商品,我在农村从没见过。一些人身穿白色的确良褂,眯缝着眼睛,摇着蒲扇半躺在竹椅上,当时我想,他们就是吃商品粮的人吧。

大街上偶尔看见一辆吉普车,一些人骑着乡下人羡慕的“永久”“凤凰”自行车。县前街电影院里正在播放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两毛钱一张电影票,不是我们能消费得起的。

父亲在文化用品商店里给我买了几个作业本。我不停地往脑海中塞着眼前的一切景象,期待回家能够跟小伙伴们炫耀。

太阳西斜,我们要回家了,我心疼父亲的劳累,准备跟在父亲拉煤的车子后面帮忙推车。父亲却对我说:“路太远,别累坏了,坐架子车吧!”父亲用他那长满老茧的双手,把我抱上架子车的瞬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瘦弱的父亲怕累坏了他疼爱的孩子,自己佝偻着腰艰难地拉着装满煤炭的架子车,汗水湿透了父亲的粗布衫,他不时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拭汗水。看着父亲的背影,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父亲一路上几乎是沉默的,他不会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有文采的语言,他似乎在用行动告诉我:要努力读书,将来当个城里人。

现在,我已人到中年,成了一个所谓的“城里人”。那辆曾经拉煤的架子车还存放在老家院子里,没舍得丢弃,它承载着父母的艰辛。

每次开车路过那段曾经走过的路,我就会回想起曾经和父亲一起拉煤车艰难前行的情景。每当开车带父亲外出,父亲就很感慨地说,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么富裕的日子。父亲的脸上露出开心幸福的笑容。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纪委监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