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赳赳武夫:车右在车战中使用的武器有哪些?

 恶猪王520 2023-06-08 发布于新疆
Image
本 文 约 4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钟

车右,就是站在兵车右边的人,又称为“戎右”“参乘”,不但要负责近距离格斗,保护车左和御者,擒拿敌人,也就是抓俘虏,还要兼管维护、修理车辆。当车辆陷在坑里,或遇到其他障碍的时候,他要下去推车、排除故障。相对于地位尊贵的、干技术活的车左,车右要干的更多是些脏活、累活、体力活、危险活。所以,一般来说,车右都由身体强壮、孔武有力的勇士来承担。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车上也可以站第四个人,称为“驷乘”,其职责是做车右的副手。

在双方兵车距离比较远的时候,主要是依靠车左弓箭手互相射击。而当双方靠近的时候,就该车右来表演了。双方战车相向冲锋,不能面对面地撞上,那样人仰马翻,对谁都没有好处。所以是交错而过。

《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毂,就是指车轮中心安插车轴的部分。“错毂”,就是说双方战车交错而过。如果从左边错毂的话,双方的车左手里拿的是弓箭,难以互相拼杀。所以双方都很默契地从右边错毂,这样车右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Image

车战示意图

所谓“短兵接”,并不是用刀剑等短兵器互相砍杀,而是指用矛、戟等长柄兵器互杀,相对于长射程的弓箭来说,它们就属于短兵了。当时战车有“五兵”的说法。这五兵是哪五种兵器,有不同的说法。

《周礼·夏官·司兵》:“军事,建车之五兵。”郑玄引郑众注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

矛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为普遍,历史最为悠久的长柄兵器,用于刺杀敌人和动物,我们称之为刺兵。矛也是最长的兵器,在先秦时代的考古发现中,2米多、3米多的矛很常见,4米多的也有。4米多的应该就是夷矛,稍微短一点的就是酋矛。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长度。而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兵器,也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代表性兵器。它的锋刃是向旁边伸出去的,用于啄击和勾杀,所以又被称为啄兵或勾兵。

大家可以看看戈头的示意图。向旁伸出,用来杀伤的前面主体部分,叫作“援”,后部叫作“内”。援的顶部是尖锐的,叫作“锋”,可以用于啄击敌人,就像啄木鸟啄木头一样。而援的两边又都开了刃,面对敌人的上刃可以用来推杀,而面对自己的下刃,则可以勾住敌人的脖颈、关节等薄弱部位,进行切割和勾杀。

Image   Image

青铜矛两件,出土于河南安阳孝民屯, 商代晚期

Image

戈的捆扎方法。戈上的孔洞叫作“穿”,用来穿绳子,以把戈头扎紧在柄上。另外一种戈头则直接铸一个孔,叫作“銎(qióng)”,用来安装柄

公元前 616 年,长狄的一支—鄋瞒,侵犯齐国,然后又入侵鲁国。鲁文公派叔孙得臣率军追击他们。叔孙得臣的车上站了 4 个人,富父终甥是“驷乘”,也就是车右的副手。鲁军在咸地打败了鄋瞒人,俘获了他们的首领侨如。富父终甥用戈向前摏击侨如的喉咙,把他杀死了。这个例子说明戈确实有向前推杀的功能。

《诗经· 秦风 · 无衣》说:“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王于兴师,修我矛戟。”那么,戟又是什么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戟就是《三国演义》中吕布使用的那种兵器,所谓“方天画戟”。在明清时代出版的小说绣像中, 这种戟被画成了以矛为主体,在矛的一侧,还加上了一个月牙状的弯刀。

后来这种武器形象影响了戏曲、连环画以及今天的影视作品,可谓是深入人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种戟,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戟刀”,是在宋代才出现的,三国的时候并没有这种戟。

先秦时候的戟,是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一根柄上联装一个戈头和矛头,这样就同时具备了这两者的功能,既可以向前刺,也可以向周边上下进行啄击和勾杀。

早期也曾经出现过把戈和矛这两个部分合铸在一起的“十”字形的戟头,但是这种戟制造工艺难度比较高,结构强度又不够,所以没有成为主流,在东周以后就不再使用了。

因为戟综合了戈和矛的杀伤功能,所以非常受欢迎,在战场上就渐渐取代了戈的地位。尤其是到了战国以后,戟成为主流,戈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中,除了正常的戈矛联装戟外,还有的戟在戟体下再加装1~2 件戟体,以增强杀伤力, 墓中的简文称之为“二果”戟、“三果”戟,也就是二戈戟、三戈戟。看上去,显得十分威武霸气。这是战国早期的武器状况。

在春秋战国的矛、戟柄上,还经常扎有一圈到数圈的羽毛,羽毛的尖是向上的。这就是《诗经· 郑风 · 清人》所说的“二矛重英”“二矛重乔”。这些羽毛挺漂亮,但是它们的功能主要不是为了美观,而是防止血沿着长柄流下来,流到手上,影响作战。另外,它们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遮挡对方视线,阻挡对方的戈戟顺着长柄来割手。

Image

Image

銎内戈两件,商代晚期。上件出土于河南安阳孝民屯,下件出土于河南安阳高楼庄后冈圆形祭祀坑

在青铜战斗部的后面,就是战士手执的柄,又叫柲(bì)。有木柲,也有积竹木柲。所谓积竹木柲,就是以木杆为芯,然后在外面裹一两圈窄细的长竹片,用丝线紧密地缠束起来,最后在表面通体涂漆。这样处理过的柲,既有刚性,又有韧性,不容易损伤、折断,同时也耐潮,整体上也显得威武美观。

柲底端一般都有一个套子,叫作鐏,可以用铜、金、木、骨等材料来制作,能够保留到今天的,绝大多数是铜鐏。鐏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柲的底端,使其不会磨损、开坼、散架。有的鐏末端较尖,也具备一定的杀伤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鐏这一端来杀伤对方。鐏还有配重的作用,让武器使用起来更加舒服,特别是用金属来做鐏的时候,效果更加明显。

Image

明末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真本》, 这幅画是吕布与貂蝉在凤仪亭约会,被董卓撞破的著名场面。吕布身边插着的戟就是戟刀形象

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那就是戈、戟的柄(柲)的长度。因为柲都是以木、竹材料制成, 经过两千多年,绝大部分都已经腐朽,考古学家只能通过一点残迹来加以辨认,另外通过戈头和鐏的正对距离来推测柲的长度。但是年代久远,棺木朽坏、墓室垮塌等变化会造成墓内文物的位移。客观条件的限制,给对柲的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

《周礼·考工记·庐人》记载了五兵的长度:“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寻。”这里的寻、常都是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戈柲长六尺六寸;殳长一寻零四尺,也就是一丈二尺;车戟长两寻,也就是一丈六尺;酋矛长两寻零四尺,也就是二丈;夷矛长三寻,也就是二丈四尺。

专门研究先秦时代青铜戈、戟的专家井中伟教授,在列举了东周兵器的考古资料后指出:“据陈梦家先生考证,战国一尺约折合今天的23厘米。照此换算,戈柲长当为151.8厘米,戟柲长 368 厘米。上述的多数考古发现与此记载尺寸基本相当,出入不大。”他又说:“尺寸与配属方面,东周戈戟之柲有长、短之别。短柲者全长110-160 厘米, 以 150厘米左右最为集中;长柲者全长303-340厘米,最长达370厘米。两种柲径大体一致,2-3厘米。短柲者一般与戈头相配套,长柲者多与戟头相配套,然而可能有例外。”(井中伟《早期中国青铜戈· 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年,第 384 页。)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戈、戟之间的差别,不仅仅在于其青铜战斗部,还在于其柲的长度。戈比较短,而戟则比较长。戈最先是步兵武器,商代的戈柄大概70-100厘米长,这个长度只能单手使用。

而东周的戈柲增长了一些,如上所述,也不过是1米多长,应该还是单手使用的。有学者认为在车战兴起后,应该也会出现用于错毂作战的长柄的车戈,但是这种猜测并不符合《周礼·考工记·庐人》的记载,目前的考古资料也尚不足以提供非常充分的证据。而戟在商代晚期也已经出现。在藁城台西M17号墓中,就发现了一件戈矛联装戟, 柲长85厘米。夏商时期的戈、戟都不太长,全长在80-100厘米之间, 应该都是步战兵器,适于单手使用。在进入车战时代后,两者似乎开始分化。戈还是以单手操作为主,所以一直不是特别长。而戟因为有前刺功能,与矛类似,所以也就像矛一样装长柄了。

Image

戟、矛上绑缚羽毛的样子。左边是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柄部缚羽毛的戟和矛, 右边取自河南汲县(今卫辉)山彪镇出土战国铜鉴上的水陆攻战纹图案

如果戈一直都比较短,最多不过160厘米,那么这个长度用于兵车错毂作战,显然是不够的。那车上为什么还要装备戈呢?笔者认为,它是用于更近距离的作战的。步战肉搏,是戈的老本行。当敌军的步兵靠近离兵车一两米的范围之内,或是双方兵车撞在一起了,或是车毁后下车步战, 或是要跳上敌车捕俘等等这些情况, 因为距离太近,长杆兵器已经不好使了,这时戈就有用了。在公元前493年的晋郑铁之战中,郑国人突入晋国中军,击中了晋军统帅赵鞅的肩膀, 差点将他杀死。幸亏他的车右—卫国太子蒯聩“救之以戈”(《左传 · 哀公二年》),也就是挥戈近战,将逼近的郑军击退,才救了赵鞅一命。

另外,戈戟之柲与矛柲在形制上也有区别。因为矛是刺兵,所以柲的截面是圆形的。而戈戟属于勾兵,需要做勾、啄的动作,用力指向性很强,所以其柲的截面被设计为类似于一个蛋形,前部较为尖扁, 后部较为宽圆。这样既便于勾啄的时候用力,更利于战士通过握持的手感就知道哪一边是戈锋所向,应该对着敌人,而不用在作战中分心去看戈戟的战斗部本身。在与敌方的兵器、身体的激烈碰撞中,手中的柲如果是圆形截面的,就很容易滑动、转向;而如果是蛋形截面的, 就不容易转向,即使转向了,战士心中也是有数的,也可以很快调整回正确位置。

Image

铜鐏,出土于河南辉县琉璃阁甲墓,春秋晚期

《周礼·考工记·庐人》说:“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兵器的长度,最长也不能超过人体的三倍,超过了,就没法用了,而且会反过来害人。这是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先秦时代男子的平均身高大概是160厘米左右,那么兵器的长度就不能超过480厘米。从考古发掘出的实物来看,确实也是如此,有的矛长达4米多,但是更多的矛、戟是3米多的。

还有一种长杆兵器,叫作殳。《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说的就是这种兵器。在本书开头的那场战斗中,勇敢的车右张匄用的就是殳。早期的青铜殳首一般没有刃,常常是平头的,整件武器相当于一种加强版的棍棒,主要是用于砸击对方和推挡对方的战车。后来有了新的变化,有些殳首是带刺的青铜球,或者在刺球之外还向前伸出有刃的三棱尖锋。

Image
东周戈柲冒与戈戟之鐏,其截面绝大多数都是蛋形,可知柲的截面也是蛋形

上面我们介绍了青铜时代的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在车战中,它们就是车右的主要武器。读者可能要问了:那刀剑呢?刀在先秦时期很少见,没有发展起来,要到汉代才开始大发展。而剑在很长的时间内也不成熟。西周早期开始出现青铜剑,最先的剑都很短,只有20多厘米,要说它是匕首也差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青铜剑一点点地加长,但一直不是特别长,最多也就是五六十厘米。这大概是因为青铜比较脆,做太长了,剑身遭到强烈撞击就容易折断。

Image

环首短剑,通长24.6厘米,出土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朱开沟,商代前期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剑在早期主要只适用于向前刺杀,而不是向下劈砍,也经不起与别的兵器过多地格挡撞击。所以,在春秋时期剑只是护体的短兵,在错毂作战中根本够不着敌人,大概要在车毁之后徒步作战,或是跳上敌车捕俘之类的特殊情况才能用得上了。到了战国时代,钢铁冶炼技术大大发展,铁剑大量出现,七八十厘米的就很常见了,现在出土的最长的铁剑达到了140厘米。但是这个长度对于兵车错毂作战,仍然是不够的。

Image

銎柄长剑,长55.5厘米,出土于内蒙古宁城小黑石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本文摘自《春秋车战》——

Image




国历好物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点击下方图片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