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书店不让拆塑封试读?

 知易行难nev5ph 2023-06-09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最近,关于新书“不提供试读”的讨论又热闹了起来。一些新书的试读信息越来越难找,网上书店提供了8屏花哨的海报和宣传文案,就是舍不得正正经经地放“全目录、序言、第一章前两页”试读。不仅如此,更多书友的吐槽还在于——很多实体书店也不让拆塑封,不提供“试读本”了。

一些实体书店的“铁粉”似乎被伤透了心:我费劲巴拉跑那么老远去实体书店,又需要自提,又不打折,现在连塑封都不让拆,内容都不让看,excuse me?给我一个去实体店买书的理由?

去年一家业内极有特色的实体书店主理人不幸离世,负债甚多。大家在掬一把同情泪的同时,也有人叹息:“情怀是好的。但早就不止一批朋友劝过他,那个模式开实体书店肯定'铁赔’。塑封都不让拆,书码得那么高,踮脚都够不着像是装饰品,把实体店打理得再好看有啥用?想买的人都扭头走了。

其实,“实体书店不让拆塑封试读”的问题不是一两天了。很多书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或者说大概10年前),大部分的实体书店都让拆塑封试读呢?现在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为什么出版社和实体书店明明比谁都了解“不让拆塑封的试读”的问题,但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作为一个跨界的前资深编辑,给新书友们解释下来龙去脉。


01

“随便拆”和“试读本”时代


首先,讲一讲十年前甚至更早,为什么当时绝大部分实体书店都让拆塑封。这主要是地面书店和出版社的结算模式导致的。当时的纸质书印量大,网络书店的销售额占比低,地面店的贡献占到70%以上,属于出版社回款的重要客户(金主爸爸),所以大部分地面书店都能先卖书(从出版社进货)、后付书款(比如到了3个月、6个月或一年的账期,地面书店再和出版社的发行业务员统一结算),并且“卖不出去的书”可以向出版社退货


有了“退货”的保障,加上销量大,当时的实体书店是舍得让读者拆腰封,并且不阻挡读者试读的(da bu liao tui gei chu ban she)。读书的人越多,说明书店人气越旺嘛。

但随着实体书店的业绩和权重不断下滑(如今销售占比已经跌到15%),出版社开始不乐意了——假设《小茶是个不拖稿的好同志》这本新书(1个品种),之前一家实体店一年能卖1000本,退货了8本脏书也不需计较,算是正常损耗。现在一年才卖出10本,退货8本,还都是拆过塑封,翻脏了的,影响我二次销售啊。

图片

不行,出版社和实体书店bargain的结果,就是很多实体书店开始明确提出“每一种新书,只能拆1本塑封(作为试读本)”。那个时期,像北京国贸Page One这样比较讲究的实体书店,店员会特意主动拆开一本书、包上塑料封皮、上面写上“试读本”。言外之意是:您要试读只能翻这本,其他的就不能给我们拆开嚯嚯(北京话:糟蹋)了。


02

实体书店“跑路”的连环后果

但是,随着实体书店的业绩进一步下滑,在2014年以后,出版社发现了一个更恐慌的事情:很多实体书店倒闭“跑路”了!!!

实体书店“跑路”,意味着出版社赊给地面书店代卖的书,还没有收到书款。追款是没用的——一些实体书店老板一副“把我枪毙了也没钱”的架势,直接跟出版社撩底牌:店里的书,您该拿走拿走。还抵不了债的话,店里的桌椅板凳办公用品能拉走的您都拉走。

一家两家三四家,五家六家七八家。在大批“小而美”的实体书店倒闭后,很多知名的大出版社为了控制风险,出台了新规定——不给“资质不够”的小书店开户。

“资质不够”,就是出版社判断赊了书给你卖,万一你跑路也资不抵债的小实体书店。对出版社来说,反正损失也不大——地面书店业绩逐年下滑,那些卖卖咖啡卖卖书的“30平米小资书店”,确实一年也卖不了多少书,不够出版社发行部折腾的。

但是这些30平米的“特色书店”,往往还都是特别有情调的书店。比如当时北京很多书店为了彰显“调性”,哪怕三联这样的大社不给自己开户,店里也要摆三联的书。

那怎么进货呢?小资书店们把心一横——与其去大出版社求爷爷告奶奶,还不如自己趁着“满200减100”,直接从网上“进货”——有的书满减各种券能合到3.4折,比实体书店直接从出版社进货(往往是6折)还划算。

实体书店这样的“进货”方式是有代价的——不能退货咯!您压根没从出版社进货,总不好意思把去年双11自己从网上秒杀的书,退货给出版社吧?

上述一系操作的结果是,实体书店(尤其小而美的特色书店)要自己承担“书被翻脏”的风险了。很多实体书店为了“止损”,甚至因为很多书只进货了一本,干脆把心一横——谁都不许拆塑封


03

不让试读导致的“恶性循环”

实体书店不让拆塑封“试读”,短期看上去是“止损”了,但是长期下去,恐怕是要加速葬送很多实体书店的未来

互联网线上销售常态化以后,“实体店”存在的必要,就是“线下体验”。——您见过实体服装店的衣服都拿塑封袋封着、连款式都不让看全的吗?您见过实体鞋店连尺码都不让试的吗?要是有早被同行笑话死了——那您开什么线下店?卖蛋糕还有“新品免费试吃”呢?

“样品损耗”原本就是实体店成本的一部分。只不过现在一些实体书店自顾不暇,能省则省,哪怕明知道会影响销售,一些则单纯把书当作营造氛围的装饰品。而出版机构也越来越顾不上这一边缘化的渠道。

当然,也有很多有良心的实体书店,在询问店员后,还是可以拆塑封试读的。但是这个操作“劝退”了很多“社恐买书人”——比如我。本来逛实体书店就是个乐子,为了个“试读本”我还得张嘴问店员,还不知道人家乐不乐意;哪怕试读了也是在“店员的注视下”,脸皮儿薄的人觉得拆了封不买不合适。好尴尬。啊呀我为啥要好端端地给自己惹个尴尬?干脆不问不买,不就万事大吉了?


越不让“试读”,去实体书店买书的人越少,书店业绩越差,就更是舍不得拆一本“试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雪球一样刹不住地下坡路滚。

那么,网上找试读本就容易吗?请看下期。

另,哪些实体书店还提供“可拆塑封的试读本”的,欢迎留言区评论哦。当然,吐槽也可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