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淘旧书”到“多抓鱼”,二手书店经历了什么?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9-05-04

有人说,2018或许会是中国书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如今,若要衡量爱书之人愿意在多大程度上为纸质书买账,大概很多人会投以尴尬一笑。书号规模收缩的2018年,供给侧改革效果明显,定价上涨,畅销书品种和销量都不及往年。新生媒体依然乐此不疲地收割流量,线上二手书店却在不经意间走入人们的视野。

路边“淘旧书”:实惠和情怀

实体二手书店一度是城市中被边缘化的存在。

“旧书”二字仿佛自带潮湿霉烂的味道,进而让人联想起街边小店昏暗的灯光、发黄的纸页、卷了边的封面、褪了色的插图和掺杂其中的盗版书。

虽说购买体验不佳,但是二手书价格低廉,只要字迹尚可辨认,卖相也不差,倒也丝毫不影响使用价值。所以,二手书店在高校中颇受欢迎,全新的教材定价越来越高,很多学生都会愿意从旧书店里购买二手课本和教辅材料,便宜且不影响使用,还能附带不少帮助理解的笔记内容。

大学里的旧书店(图源网络)

城市中的旧书店常常给人偏安一隅之感,却不乏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些旧书中,有些是叫好不叫座的滞销书,有些是早年的绝版书,有些是不会重印的版本。“淘旧书”时,心态可以足够佛系,偶然看到一件宝贝,会有意外的惊喜之感。

城市里的旧书店(图源网络)

在图书成本和经营成本水涨船高的今天,实体书店早已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开发多种盈利渠道。实体古旧书店也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孔夫子旧书网(http://www.kongfz.com/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大大节省了人们找书的时间。中国图书网(http://tuan./则以绝版好书特价销售为特色,吸引了不少读者购买“滞销”好书。

网上“多抓鱼”:线上二手书店的进阶模式

2018年,线上二手交易市场逐渐兴起,人们在二手交易平台实现C2C模式的物品置换,二手图书交易市场由此在人们的眼中发生了新的变化和期待。

2017年5月,一个名叫多抓鱼的产品上线。多抓鱼的名字来自法语“déjàvu(似曾相识),采用C2B2C的模式开展二手图书的交易活动。卖书的用户将旧书出售给多抓鱼平台,平台经过回收、翻新、消毒再包装,出售给买书的用户。

在购买流程中,卖家扫描书上的ISBN就可以得知平台的二手书定价,买家则能以低廉的价格享受新书一般的阅读体验。买卖双方还可以通过平台互动交流。平台还会给出个性化的书单推荐,从情感上俘获这些挑剔的读者

这种方式的出现,让读者一反以往对旧书陈旧、肮脏、盗版横行的坏印象,转而提供清洁美观的图书,甫一推出就得到用户的欢迎。多抓鱼还将书单、荐书、评论等功能纳入产品迭代,并于2018年国庆节期间在线下呈现,形成了一个以二手书交易平台为依托的多功能图书销售渠道。

(图片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027651934119286&wfr=spider&for=pc

目前,多抓鱼公众号用户超过30万,累计销售图书20万本;现已开通全国所有城市的购书业务,日销图书稳定在2000本,平均每客约够4本图书。线下书店在六天中竟卖出两万本图书,其火爆令人惊奇。

为什么多抓鱼能抓到如此多的“鱼”?

自图书行销之始,二手书店就以特殊的方式活跃在图书销售市场上。大量的图书在阅读一次以后很容易被闲置,图书的内容价值并不会因为其卖相陈旧而打折,以较低的价格获取尚且可用的图书,对读者来说是极为划算的。

多抓鱼只是将这种模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们淘旧书的时间,也为人们闲置的图书提供了很好的去处。

1月1日,多抓鱼公布了2018年度作家榜,二手书畅销作者和滞销作者名单赫然在列,引起广泛讨论,足见多抓鱼用户之多、数据基础之庞大。这种兴盛背后,隐隐藏着对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挑战。

二手书店兴盛,有其更为深层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日本出版业迅速发展,90年代达到巅峰。但1997年,日本出版业却连续四年销售额减少,大型书店快速发展,新书源源不断上架,每年出版的新书超过65000种,新杂志约200种;但经济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图书购买力却没有上升,无法销售的图书最终会退回出版社,导致出版社的平均退货率在50%以上;中小型书店纷纷关门,每年倒闭书店1000家;出版社市场规模缩水,大半甚至无法生存。2004年,小林一博的《出版大崩溃》横空出世,高呼这是出版业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预知泛滥的新书泡沫即将挤垮日本书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呼吁出版社要减少出书的数量,控制可能发生的危机。

《出版大崩溃》 (日)小林一博 著

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6月出版

新书规模得到控制,重印率提高,图书的流通范围进一步缩小,这为旧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1990年,日本最大的二手书连锁店BOOKOFF开张,打造再贩制度,上架销售翻新二手书。由于图书为定价销售商品,日本图书的售价普遍比较高,所以二手书的折扣将比新书上架折扣力度更大,便于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获取需要的图书。每一本书在上架之前都会进行翻新和消毒,让它们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经济且环保。合理的定位和价格,虽然遭受一定的非议,但让BOOKOFF日本通货紧缩、图书业式微的情况下迅速收到读者的欢迎。

日本街头的BOOKOFF书店

而如今,书号缩水、图书制作成本上涨、信息获取渠道过多等现状,已经让出版业面临不得不正视的行业转型。书号缩水意味着新书规模减小,新书的生产规模将受到限制,将不可能依靠造货拉动码洋。纸价、人工等图书制作成本的上涨,意味着图书定价将进一步上扬,价格弹性高的品种将难以激起读者购买意向。丰富的媒体形式分散了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愿意为图书买单的读者数量进一步萎缩。

多抓鱼、渔书等二手书店的销售模式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购书思路。既能处理掉一次阅读就完成了使用价值的旧书,又能用合理的方式购买到想读的、品相不差的图书,不失为图书消费的选择之一。

新书未必“凉凉”

二手书店火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新书凉了?出版商利润一再被压薄,书号这个命门却被紧紧捏住,被唱衰亦是难免。书并非消耗品,读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相同的内容,自然会用脚投票;旧书在图书市场上的占比,直接影响新书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而让作者更为头疼的是,二手书销售不必再向作者支付版税,优质的原创内容本就不多,却进一步打击了创作的积极性。

二手书店的火爆,只是书业受波动的一个小小的侧面。

在时代变迁中,纸张或许会被替代,人们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不会变,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筛选优质的信息并予以呈现,决定了内容产业应该呈现怎样的商业形态、被赋予怎样的价值。

坚守内心的价值尺度,是书业的基石之所在。我们依然能看到,人们对社会热点和优质内容的渴望从一而终,它们不局限于白纸黑字,用多元的形式呈现了精彩的内容,大胆融合新理念、新技术,创造出一件件令人惊叹的作品,让人们心甘情愿地买单。

期待并拥抱变化,既是宏观的时代命题,也是每个从业者必须抱持的合理心态。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未来诸多的不可知和惊喜尚在路上。这任重道远的破局和探索,或许正在未来蓄势待发。 

参考资料: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027651934119286&wfr=spider&for=pc

http://www./viewnews-1586305.html

https:///post/47016

http://www./article-32677-1.html

 

梅若冰

作者简介| 梅若冰,武汉大学出版专业硕士毕业生,长江文艺出版社青年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