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润泉中西医结合诊治外科病思路

 循天园 2023-06-10 发布于广东

全国名中医廖润泉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普通外科和泌尿外科疾病,本文将廖润泉治疗外科疾病的临床思路整理如下。

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具备其独特性,是区别于现代医学及其他传统医学的一大特色。在临证中,如何从整体去认识疾病,对确定治疗的基本原则,即辨证论治,甚为重要。外科疾病大多数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多以实热证为主,治疗中以“祛邪”为基本原则,方药中多应用清热、攻下之品。而清热与攻下药物性多寒凉,性燥,易伤脾胃,也易伤津。廖润泉认为,在应用时应适当辅以健胃、养阴药物,祛邪而不忘扶正,并根据病情来决定应用的主次及先后。如只重视祛邪,而不注意固护正气,攻伐过甚,必伤正气,不仅不利于疾病恢复,甚至还会加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如肝胆结石病,临床上主要表现出食欲减退,少气懒言,面色㿠白,睡眠差,大便干结或泄泻,舌胖大(青壮年)或萎缩(老年体弱者),有齿痕,舌苔黄腻或光剥无苔,脉弦细的脾胃虚弱症状或类消化不良症状,在治疗时,不仅要利胆排石,而且还要健脾理气。廖润泉常用六君子汤加减,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待病情转稳,再续利胆排石之法。

辨病辨证结合明确诊断

中、西医虽属两种不同医学理论体系,对疾病的认识有许多差异,但这些差异不应成为二者相互结合运用的鸿沟,而应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把中医的宏观综合与西医的微观分析相结合,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廖润泉根据外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特别强调辨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参考各种实验检查,综合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对疾病采取中医、西医双重诊断,不仅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而且还帮助确定了治疗的基本原则。

中西药理互参运用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制定有效的治疗原则,是中西药结合治疗外科疾病的关键。中医、西医治疗孰轻孰重,不可一味追求。临床治疗中,应取中西药各自的药效优势,共同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以取得最佳疗效。只有取长补短,中西药协同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治愈率。根据疾病确定治疗原则,而又依据疾病的某些特点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是廖润泉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治疗原则的体现。不论选择何种治疗,最终都要用“药”,而药物的功效对症、减少副作用则是廖润泉用药的准则,同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思想指导西医用药。如对尿石症选择中西医结合“排”的治疗。中药处方用八正散、石苇散、六一散合方加减以排石。对热甚者加栀子、黄柏;尿血者加茜草、大小蓟;痛甚者加元胡。利用大量通淋排石之品,可能增加尿量,冲刷尿路。

现代研究和临床运用

廖润泉临证用药时,特别重视中药药理的现代研究,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既要考虑到病,又要考虑到证的转变。不仅根据四诊资料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从性味归经、君臣佐使上考虑其功效,而且还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根据辨病进行成分组方用药,发挥了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对中药现代药理研究的了解,不仅对中药疗效的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有助于阐明辨证论治的生理、病理生理与生化的基础和用药的药理学规律,对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和完善中医计量标准方面无疑是有很大意义的。

不断积累和丰富临床经验

外科医生不仅需要有特别的人格修养,品德作风以及技能训练,而且还要具备明察秋毫的洞察能力,尤其是做一名中西医结合外科医生,既要熟悉和掌握中、西医理论,具备中、西医两套思维方法诊疗疾病,又要不断操作实践,练就熟练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而且还要持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客观事物,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丰富临床经验。如阅看X线片对泌尿外科医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明显病变大多数医生都能一眼看出,而对于一些细微的影像学变化,则就不一定都能观察到。要观察到这些细微的差别和变化,除需要熟悉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在临床实践中善于观察总结,不断积累。(常青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