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对“困难”的五个态度

 dawn的图书馆 2023-06-10 发布于贵州

文章图片1

毛主席:不论在自然界和在社会上,一切新生力量,就其性质来说,从来就是不可战胜的。而一切旧势力,不管它们的数量如何庞大,总是要被消灭的。因此,我们可以藐视而且必须藐视人世遭逢的任何巨大的困难,把它们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的乐观主义。这种乐观主义是有科学根据的。

第一:什么是新生力量?

毛主席:二要积极,就是要有政治热情和政治积极性,有了这种积极性就可以战胜工作中的困难。三要有朝气,就是要有蓬蓬勃勃向上发展之气。

积极和朝气,就构成了新生力量的一个重要特征,此时困难就是可以战胜的。所以,

1)要调动积极性和热情,要提供大量的、可持续的积极性。

2)朝气可以认为是青年,就是不断的补充青年人进来,要和青年人在一起。(这是职场对中年人及以上不友好的一个原因)

这样,就使之成为了一种新生力量,那么各种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可以战胜的,这是环境的改造。

反过来,也就是说要把困难交给积极、热情、富有朝气的人(团队)去解决,困难往往较能得到解决。所以,这是选人完成任务的一个标准。

第二、用辩证法分析困难。

根据辩证法——毛主席:“辩证法的生命就是不断走向反面。”所以,

1)困难和顺利,构成了一组正反面。

2)立足反面、走向正面,所以立足于困难,才能走向顺利。

3)困难和顺利兼具,才是好的,才是健康的。

4)既能对付困难,又能对付顺利,那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5)困难越来越少,则顺利就越来越多。

所以,

毛主席:把工作放在困难点上,即使困难,奋斗到底,最后胜利是我们的。如无此种决心,则遇有挫折将不能支持,凡事向好坏两面着想,力争好的前途,同时也准备对付坏的局面。

也就是要先把困难挑出来,逐个创造解决困难的条件,逐个的解决困难,那么这个事情也就自然顺利了。

又如,

毛主席:要使会议取得成就,“有赖于事先克服许多困难和障碍,有赖于进行许多准备工作”。你们是忘记了这两句话,或者是没有看懂这两句话吧。如果是忘记,这就表现你们的记忆力是何等低下;如果是没有看懂,这就表现你们的理解力又是十分的不行。

所以,这就是准备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是做计划中要着重予以安排的。这么做,就得到了执行力。这句话,是符合了辩证法的规律的。

毛主席:在我们的征途上摆着一样东西,其名曰“困难”,我们告诉它,我们是从抗日军政大学锻炼出来的,不怕你!它说它有很大的本领,能使我们没衣服穿 ,我们不怕;能使我们没饭吃,我们不怕。它说它还有飞机、大炮、坦克,但我们都不怕。我们克服了一切的困难,再问它还有没有,它说没有了,便只好缴枪。

根据辩证法,困难搞完,就会是顺利。

毛主席的这番话和这段话,异曲同工,

毛主席:赵女士在这三角形铁网当中,无论如何求生,没有生法。生的对面是死,于是乎赵女士死了。

所有求生的法子都不行,那就只好求死了。所有困难都不行(挡住),那就只好得到顺利了。

所以,凡事要先列出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减肥,就要先设想可能发生的困难,一一要确定对付的策略和方法,然后减肥就变得容易了。

所以,

毛主席:只要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而打下长春,并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

也就是当前的每个行动,要减少下一步的困难,而不是增多下一步的困难,那么下一步就会越来越顺利。

所以,要考虑行动对下一步的困难的影响,所以,行动要以先难后易为原则,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先易后难往往是坚持不下去的,是会导致放弃的。

所以,

毛主席:必须经过困难,才能走向胜利。

如果没有经过困难,就不能算是胜利,也就不能算是成功。而只有经过了困难的顺利,才是巩固的,否则必有反复。

第三、困难的性质

根据辩证法正反面规则,困难就有各种性质。

01、战略上的困难

毛主席:三是战略。东西两线不能兼顾。四是吵架。人民向他们吵,国内两个党派吵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也吵架。我们没有战略的困难,没有吵架。我们没有战略的困难,没有吵架。

所以,有战略的困难,也有战术的困难,战略困难的价值极大,这就可以作为一个评价奖罚依据,这也作为优先级的依据。

02、向上的困难和向下的困难

斯大林:这里指的是 我们的困难的特殊性。这里指的是我们的困难不是衰落中的困难或停 滞中的困难,而是增长中的困难,高涨中的困难,前进中的困难。这 就是说,我们的困难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困难根本不同。

通过把困难分为,

1)增长中的困难、高涨中的困难、前进中的困难,这是向上的困难。这种困难是易于克服的。

2)衰落中的困难或停滞的困难,这是向下的困难。这种困难是难以克服的,克服起来难度更大。

陈毅:“胜利中的困难,前进中的缺点,是容易克服的。”

03、不了解造成的困难

毛主席:望令剿指注意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主要是物质补给困难和少数民族对我不了解的困难。

不了解会造成困难,所以解决的办法是向对方学习,这个过程,会造成对对方的了解。同样也会造成对方对我方的了解。

这时困难就会比较好解决,所以在销售上,又有“常拜访、常签单”的说法。

04、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

根据辩证法,可以分为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当困难只有内部困难,或者只有外部困难的时候,则这样的困难也往往是好解决的,而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兼具的时候,解决起来就会困难些。

05、其他常见的困难

比如,

1)被人否定,被人大骂。既被内部人、也被外部人骂。

2)失去。

3)内部发生分化,有人离开。

……

等等,即是发生各种处在反面的现象,对这些困难,首先要建立起精神上的准备,然后才可能不怕。

第四、对困难的态度和解决

01、当然是不怕。

毛主席:我们知道,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不怕这些困难。我们认为困难是必须克服,并且能够克服的。

不怕很重要,因为根据《孙子兵法》,不怕的一方成势,怕的一方失势。而善战者是要求之于势。所以,对困难,首先是要不怕。

畏惧困难,困难就有了“势”。不怕困难,自己就有了“势”。善战者任势。

02、其次是要相信。

毛主席:我们的情况概括地说来就是:有困难的,有办法的,有希望的。

有困难的,有办法的,有希望的,就是困难的发展方向,步步递进。

03、最后是要在困难中前进。

斯大林:如果在起义日趋高涨的时候畏缩后退,那是不好的。如果在取得政权以后,革命遭到严重困难 的时候畏缩后退,那就更坏了。

在困难的时候畏缩后退,那就不好了。所以,遇到困难,要任势,要前进,不是逃避,那样的人生才是有希望的,才是成功的。

相反的一种则是:他们总是准备逃避困难,在困难面前退却,放弃阵地。

04、困难的解决。

毛主席:我们是积了几十年的经验,深知凡遇到困难的事就和群众商量一下,睡一觉,开个会,就可以解决问题。

这就是找人来商量,暴露困难中的各种正反面,依据辩证法补充缺的那一面,往往就好解决了。

05、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性。

斯大林:既然中央在最困难的 关头提出了正确的口号,那就是说,中央基本上是正确的。

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正确的,那么他就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比如,毛主席在长征这个最困难的关头解决了问题,

毛主席:我们过去最不好的那一段是万里长征,前堵后追,军队少了,只剩下一点点,地方小了,党也小了,十个指头剩下了一个,那样的困难都克服了,得到了锻炼。以后机会来了,又发展了,又由一个指头发展到十个指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