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人的镶边美学,为什么要给茶盏加一圈白边?

 馱夫 2023-06-10 发布于福建

在肉庄五月的「虫二——中国历代陶瓷特展」上,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器物:

金 山西黑釉白覆轮铁锈花碗


趣味之处就在于它的口沿处有这么这一圈白釉,这种装饰手法通常被叫做:白覆轮


金山西黑釉白覆轮铁锈花碗


「白覆轮」这种叫法其实来自日本陶瓷学界,是对中国宋金时期口沿施一周白釉的瓷碗的专属称谓。

在日语中“覆轮”有“镶边”之意,「白覆轮」顾名思义即“镶着白边的茶碗”。

同样的,像这件也会在五月「虫二——中国历代陶瓷特展」展出的器物:碗身施白釉,口沿一圈施黑釉。举一反三一下,我们可将这种茶碗称为「黑覆轮」


北宋河南白釉黑覆轮碗 




1.  「白覆轮」要怎么烧?

搞清楚「白覆轮」的概念后,我们来看看「白覆轮」这种装饰效果要怎么烧?

「白覆轮」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一般需要整体先施黑釉,随后刮去口沿处的黑釉,施加白色化妆土后入窑烧制。


北宋黑釉白口斗笠碗 | 蓝理捷画廊

2013年 SONG DYNASTY CERAMICS:
The Ronald W. Longsdorf Collection展览


白覆轮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这泾渭分明的黑白撞色,对比强烈,极具极简之美。

不过也存在少量像这种交界线不明显,黑白呈现交融状态的「白覆轮」器物。


南宋 黑釉白口盏 | 蓝理捷画廊

2013年 SONG DYNASTY CERAMICS:
The Ronald W. Longsdorf Collection展览



纵观宋金元时期,诸多窑口都烧造过「白覆轮」器物,从南到北均有发现与出土,足以证明「白覆轮」的装饰风潮曾风靡一时。

当然虽然都采用了「白覆轮」这种装饰风格,但在釉色、造型上都各有特色。


宋代 白覆轮碗 | 英国巴斯东亚艺术馆


宋 黑釉白覆轮盏 | 荷兰国家博物馆


宋代磁州窑系白覆轮黑釉盏 | 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金 磁州窑 黑釉铁锈斑白覆轮盏 | 蓝理捷画廊

2013年 SONG DYNASTY CERAMICS:
The Ronald W. Longsdorf Collection展览



北宋至金 黑釉白口碗 | 2016年12月香港苏富比

成交价:25,000 HKD



宋代 褐釉白覆轮碗 | 大英博物馆馆




2.  为什么会诞生

「白覆轮」这种装饰风格?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为什么突然之间,宋代自南到北的窑口都开始流行起「白覆轮」这种装饰风格。

目前较为公认的说法:「白覆轮」出现的初衷,是为了模仿用金属给瓷器口沿做扣边的装饰效果。

可以来看个对比

新安沉船上出水的建盏,口沿就有用金属包边


宋至元包口建盏 | 新安号沉船出水


而「白覆轮」的风格

乍一看确实有几分相似的韵味


北宋 北方窑口 黑釉白覆轮碗 | 英国V&A博物馆



再来看几件较为著名的“镶边”瓷器

唐代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


晚唐定窑“新官款“白釉连托把杯 | 浙江临安水邱氏墓出土


五代越窑青釉镶银口碗 | 大英博物馆藏



通过研究这些出土的“镶边”瓷器,我们大致上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早在宋代之前,唐代、五代就已经出现了用金属给瓷器口沿做扣边的装饰技法。

2.这种装饰技法地域分布较广,从北方的定窑到南方的越窑、建窑均有发现。

3.从出土的地点来推断,不管是法门寺地宫,还是浙江临安水邱氏墓(水邱氏是为吴越国国王钱繆的母亲),能用上这类“镶边”瓷器的人,非富即贵

大英博物馆所藏的这件越窑银口碗,也能从纹饰、釉色品质推断出这件碗的主人并非普通人。

高品质的越窑器物的确曾经常以金或银镶嵌口沿,被作为吴越国的礼品和贡品赠与周边政权


碗心刻有双龙戏珠纹

五代越窑青釉镶银口碗 | 大英博物馆藏


那么「白覆轮」技法的出现,很有可能就是「金属扣边」的平价替代版,是宋代窑工们对权贵的审美喜好、消费行为的一种模仿与追捧。


宋代 白覆轮碗 | 英国巴斯东亚艺术馆





3.  「镶边」,从漆器到瓷器

其实呢,用金属来给碗口镶边的思路也并不是瓷器工匠们的原创发明。

这种装饰方法又可称为“釦”,早在战国就已经出现,秦汉时期常见于漆器。


西汉晚期·银釦贴金薄云虡纹漆奁

(江苏邗江县杨庙乡昌颉村汉墓出土)


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漆器中,也可见到这种用银来做镶边装饰的器物。

比如这件黑漆碗,底部用隶书写着“绪银十枝”几个字。根据历史学者王金中的解释:绪,本来是指丝的头,比喻事情的开端。“绪”字如果与“银”字相连,就应理解为器物一端上的白银装饰。

所以这件漆碗,很有可能便是银扣黑漆碗。


汉代银扣黑漆碗 | 海昏侯墓出土


海昏侯的生活过得有多奢侈,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能在他的墓葬中发现此种装饰风格的器物,可见在当时的达官贵人圈中,金银釦漆器也是颇为流行的。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当工匠们将这种装饰思路借鉴到瓷器上时,如此创意必定也是要“黑底白字”地强调出来。

来看看法门寺地宫出土“衣物账碑”上,就明明白白地写着:“瓷秘色椀七口内二口银稜”。


法门寺地宫出土“衣物账碑”拓片局部

图源:丁雨《一物|君子好色——从法门寺秘色瓷碗釉色与装饰说起》


唐代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



“绪银十枝”,“二口银稜”,看来王侯将相们的消费心理也没有我们想的这么淡定,用了金银包边,那是一定要cue出来,子子孙孙永记之。

这种用金银来镶边器物就约等于高级、高贵的审美也一直延续到了元明清。

我们之前写过的,在乾清宫被发现的乾隆私藏:元代的霁青釉杯盘,杯子的口沿、盘子的口沿就都做了「银扣」的装饰。


元 霁青釉杯盘 | 台北故宫藏


一般我们讲「白覆轮」的时候,总会提到通过这黑白的对比,是如何体现宋式的极简美学。

但会不会很有可能「白覆轮」一开始出现的目的,是对权贵豪奢消费的一种模仿,却没有想到在寻找金银镶边的平替之路上,意外探索出了这种超前的、伟大的极简审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